饮食文化 盐与文明   》 14.百味之主(2)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烹调用盐的法则
  食盐的咸味为“百味之主”,所谓“一盐调百味”也。烹饪调味,离不了盐。五味之中,咸为首,所以盐在调味品中列为第一。但古人认为,“喜咸人必肤黑血病,多食则肺凝而变色”。没有盐不成,吃多了也不成。烹调用盐,也是有学问的,不是随意加点盐就可以的。
  北魏时代的贾思勰撰有《齐民要术》,书中提到当时的一种吃盐方法,可以称为“再造盐”。那会儿买回盐来,可能是因为品质不够纯净的原因,还要放入水中再作一次加工。方法是取一个特大不渗水的瓮,放置在庭院内的石板上。瓮中满盛白盐,用干净的水浇在盐上,使盐上保持有游水。须用盐时,舀取上面的盐水,在锅里煎成盐。接着还要添水入瓮,取一升就添一升。太阳一晒,盐水又能还原成盐,永不穷尽。如此得到的盐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作“常满盐法”,意思是总吃总有,食之不尽也。
  《齐民要术》同时还记有造花盐、印盐的方法。在五六月时,取水二斗,以盐一斗投水中,待盐融化后又以盐投之,水咸极时,盐就达到饱和。再用器皿淘治沙汰,澄去垢土,将清汁盛入干净容器中。等到有好太阳又无风尘时,汁水便可晒成盐,这便是花盐,光泽晶莹似钟乳一般。时间一长,汁水中的盐粒会继续结晶成印盐,粒大如豆,正四方形,千百粒一样大小。成印盐时,盐粒会沉入汁中。
  花盐与印盐,品质有了明显改变,白如珂雪,滋味又美。这实际上是一种洗盐的方法,大户人家吃盐可能都是这样讲究。一千多年过去,这办法还在使用。清代无名氏的《调鼎集》说:“凡盐入菜,须化水澄去浑脚,既无盐块,亦无渣滓。”古时所用的是粗盐,有一些杂质要去掉后才可用,不然会影响到菜肴的品质。
  古时烹饪用盐,也有不少讲究。清人《调鼎集》提到,做菜时候,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最后下盐方好。“若下盐太早,物不能烂。”这是因为,盐可使蛋白质凝固,因此烧煮含蛋白质丰富的原料(如鱼汤),不可以先放盐。先放盐,则蛋白质凝固,不能吸水膨松,那就烧不烂了。清代文学家袁枚写过一部《随园食单》,谈及烹调的“调味须知”,他说,“调味者,宁淡毋咸;淡可加盐以救之,咸则不能使之再淡矣”。这是一个最可靠的办法,尤其初习厨事,更要谨慎行事。
  现代烹饪中的用盐法则,也有这样一些经验之谈。如要待食物烹制将毕时放盐,如烹制爆肉片、回锅肉、炒白菜之类的蔬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全部炒透时再适量放盐。在菜肴快熟时加盐,可减少盐对菜肴的渗透,保持菜肴松嫩,养分不致流失。也有在烹调前先放盐的。如蒸制大块肉鱼,蒸的过程中又不能再调味,所以开蒸之前要将盐等调味品放足。烧整鱼、炸鱼块,先用适量的盐腌渍再烹,有助于入味。一些爆、炒、炸的菜肴,挂糊上浆之前加盐拌匀,有助于芡浆与原料粘紧不致脱袍。
  在原料加热前加盐,目的是使原料有基本咸味,并有所收缩。在使用炸、爆、滑馏、滑炒等烹调方法时,都可结合上浆挂糊加入一些盐。因为这类烹调方法的主料被包裹在一层浆糊中,味不得入,所以必须在烹前加盐。不少凉拌菜,是在进食之前才放盐。如凉拌莴苣、黄瓜,放盐过早过量,汁液外溢,会失去脆感,食前片刻放盐,更爽脆可口。也有的菜肴是在刚烹制时就放盐,红烧肉、红烧鱼块,应及时放入盐及调味品,然后旺火烧开,小火煨炖。还有的菜肴是在烹好后放盐,肉汤、骨头汤、蹄爪汤、鸡汤、鸭汤等荤汤,在熟烂后放盐调味,可使肉中蛋白质、脂肪充分地溶在汤中,汤味更鲜美。炖豆腐也要后放盐,豆腐才能鲜嫩可口。
  做菜放盐是一个大学问,如果盐放的不得当,不但味道不鲜美,而且会损失营养。放盐还得考虑到用油,如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放盐。用花生油做菜,因花生易被黄曲霉菌污染,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黄曲腐菌毒素,应先放盐炸锅,可以大大减少毒素。用荤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然后在做菜中间加入另一半盐,以尽量减少盐对营养素的破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卤(1)2.穿井取卤(2)2.穿井取卤(3)2.穿井取卤(4)
2.穿井取卤(5)2.穿井取卤(6)2.穿井取卤(7)2.穿井取卤(8)
2.穿井取卤(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阳光产品(1)4.阳光产品(2)4.阳光产品(3)5.造盐者:盐丁(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