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新解:何新全新詮釋古代經典   》 第75節      何新 He Xin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①,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②。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③。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④。
  ①羅振玉曰:“民”,敦煌辛本作“百姓”。上,君上。
  食稅,帛書《老子》甲乙本作“取食稅”,收取租稅以自吞。
  ②朱謙之按:嚴本作“百姓難治,以上有為,是以不治”。“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57章)“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章)
  ③蘇轍註:“上以利欲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雖死求利不厭。”
  求生,異本多作“生生”。易順鼎曰:按“求生之厚”當作“生生之厚”。《文選·魏都賦》“生生之所常厚”,張載註引《老子》曰: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也。“謂通生生之情以自厚也。”足證古本原作“生生”。《淮南子·精神訓》、《文選·鷦鷯賦》註、《容齋隨筆》並引作“生生之厚”,皆其證。50章雲“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又其證之見於本書者矣。
  魏源說:“我自厚其生,則人亦各厚其生;人各厚其生而不得,夫安得不輕死乎?則是民之輕棄其生,由於生生之厚;而民之厚生,由於上之自厚其生,有以誘之而又奪之也。”
  人民所以看輕死,是由於統治者“求生之厚”,食稅太多,逼得人民沒有活路,所以看輕死。
  ④傅本作“無以生為貴者”,範本作“無以為生者”,河上公本、景竜本、帛書《老子》甲乙本均如王本作“無以生為者”,《淮南子·道應訓》引亦然。
  賢,林希逸說:“賢,猶勝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新版序序(1)序(2)序(3)序(4)序(5)序(6)序(7)序(8)序(9)序(10)序(11)
第1節第2節第3節第4節第5節第6節第7節第8節第9節第10節第11節第12節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