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我当代表十年   》 第87节:第八章 把脉"药价虚高"(10)      Zhao Yongqiu

  2006年3月5日,人民大会堂,在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报告,声音平缓而有力。
  温总理推出的一条条新政鼓舞人心,会场上掌声阵阵。代表们专心听着总理的每一句话,用心解读着针对每一个焦点问题提出的决策。以关注民生著名的温总理今年对看病贵有何决策?我们都在惦记着。我听到了,报告中总理提出了解决看病贵的三大措施,将社区医院建设作为解决城镇人民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之一。温总理说: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要通过调整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机制创新等措施,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实行社区首诊制度试点,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探索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我听明白了,总理提出的思路是将平民医院与社区医院二者合一!与我们代表想到了一起!我感到了一种特别的振奋与畅快。温总理深入群众调研实情的作风在民间早有传诵,而在解决看病贵的决策上,完全以普通群众的需求为目标,真真切切表现了总理与贫困百姓的心连在一起。我认为,这将是从体制上治理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之策,是政府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能够达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
  赵咏秋与全国人大代表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等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调研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2006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又重新推出常红写的这则报道:赵咏秋代表详解药价虚高,为看病贵开处方。各网站又重新转载。这次我真的有点喜在眉梢。我赶快打电话将这些令人高兴的事情告诉我的亲人、朋友、同事们。
  要实现总理提出的"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的目标,既要建设好社区医院,又要引导病人到社区医院看病。现在的一个现象是,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现在病人不到社区医院看病的原因。3月10日,我们几位全国人大代表到北大医院调查情况,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进行了跟踪采访。
  大会期间中午11点多钟,我们来到北大医院,可是医院的划价、取药大厅还排着长队。几位老人告诉我们:天不亮就来排队,直到现在。
  "为什么不到社区医院看病呢?"我们问。
  "社区医院不是医保定点医院,看病不能报销"。
  "社区医院没有看我这种病的医生和药品,没有办法看。"看病的老人们抢着回答。
  "您知道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吗?你对这个思路看法怎样?"我们又问。
  "您们在电视里看到了。社区医院药品便宜,路程又近,如果能报销,有好医生和需要的药品,我们肯定愿意。"
  ……
  调查后,我的心里更有数了。社区医院首先必须确立为医保定点医院,必须确保使用医保基本用药,然后需要政府资金投入保障医务人员工资,需要引进复合型医疗人才,需要添置基本设施。
  据新华社北京2月26日讯,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胡锦涛强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以造福人民群众。
  温家宝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革机制,完善管理,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和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6年开始,以社区医院为基础的惠民医院试点在全国各地开展。2006年9月29日,黄石市首家惠民医院在黄石港区挂牌。市委书记王振有、市长肖旭明亲自揭牌。救助对象是该区未参加医保的低保困难居民,主要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治疗费优惠30%,住院诊疗费优惠40%,药品费优惠15%,惠及该区7000困难居民。
  有报道,2006年,包括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11部委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医疗改革大方案据称将于2006年底2007年初出台。医改小组比较青睐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的"英国模式"。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将坚持社会公益性,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合理补偿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运营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
  一条消息特令人惊喜:社区医院的医生还将承担定向保健医生职责。每一位社区居民将有自己的保健医生。这个发达国家的人民才能享受的专利在我国贫困人民中也能实现了!我赶紧将这条消息告诉丈夫,他怀疑的看着报道说:"可能吗?"
  "一定可能!"我充满信心,当然也是我的希望。
  据专家透漏,新医改将实行三重保障机制:
  第一,小病实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制度,由政府直接举办医疗机构、利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品、免费向全体国民提供。
  第二,大病保障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基础,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为商业医疗保险,公民自愿加入,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需求。
  据悉,财政部已经酝酿在医疗卫生事业上追加投入1千多亿元,主要用于覆盖城乡的医保支出,以保障惠民医院的公益性质。
  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道出的消息更加具体:从2007年开始,中央政府将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同时,中央对中部地区实行人均3元的补助,西部地区提高到4元。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人员的培训等,中央财政将给予适当补助。省级政府则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本省贫困地区给予支持。地级市和市辖区承担发展的主要责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自序第2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1)
第3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2)第4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3)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第6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5)
第7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6)第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
第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2)第1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3)
第1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4)第1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5)
第13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6)第14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7)
第15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8)第16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9)
第17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0)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第1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2)第2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3)
第2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4)第2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5)
第2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第24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