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录 西藏遊記:女人上路   》 第87節:若羌-羅中鎮-哈密(4)      李彥 Li Yan

  羅布泊曾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它的特點而命名,如坳澤、????澤、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後,稱羅布淖爾。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裏,其水亭居,鼕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紀,曾經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羅布泊西之樓蘭,到了要用法令限製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葉,羅布泊水漲時,僅有“東西長八九十裏,南北寬二三裏或一二裏不等”,成了區區一小湖。1921年,塔裏木河改道東流,經註羅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積又達2000多平方公裏。60年代因塔裏木河下遊斷流,使羅布泊漸漸幹涸,1972年底,徹底幹涸。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裏,民國二十年(1931年),陳宗器等人測得面積為1900平方公裏。民國三十一年(1941年),在蘇製1/50萬地形圖上,量得面積為3006平方公裏。1958年,我國分省地圖標定面積為2570平方公裏。1962年,航測的1/20萬地形圖上,其面積為660平方公裏。1972年,最後幹涸部分為450平方公裏。羅布泊無人區有9.7萬平方公裏的區域,而不衹是湖盆位置,至今仍沒有單身一人嘗試穿越羅布泊無人區。彭加木失蹤地位於該地區的東南部,距涸湖盆300公裏,離原子彈試驗區就更遠了。於純順乘後勤給養車兩天後纔進到該地區的羅布泊湖盆北岸的徒步起點,他朝南走了30多公裏後遇難於湖盆中部。有些人所謂號稱單獨穿越羅布泊的紀錄都是缺乏科學常識的謊言。
  註入羅布泊的水,主要有:塔裏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和米蘭河等,同時也部分的受到齊連山冰川融水的補給,融水從東南通過勒河流入湖中。近代,一些進入羅布泊地區的外國人把羅布泊說成是“遊移湖”。1876年,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塔裏木下遊考察後,以其片面之見,錯誤的認定,卡拉河和順湖即中國古之所記羅布泊。他的學生科茲洛夫和英國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德國地理學家範李希霍芬卻持反對的觀點。接着,瑞典人斯文·赫定係統的提出一套關於羅布泊遊移的理論,認為它南北遊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於湖底周期性沉積、擡升和風飽蝕降低的結果。這種遊移說,曾長期為中外學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國人亨庭頓提出了“盈虧湖”的理倫。中國學者陳宗器發表了“交替湖”的觀點,而蘇聯地質學家西尼村則試圖用構造運動來做解說,圍繞羅布泊遊移問題的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我國科學家近年實地考察,證實了羅布泊是塔裏木盆地的最低點和集流區,湖水不會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積物3600年僅1.5釐米),幹涸後變成堅固的????殼,短期內湖底地形不會劇烈變化。對湖底沉積物通過年代測定和孢粉分析證明,羅布泊長期是塔裏木盆地的匯水中心。這說明,遊移說是不切實際的推斷。2000多年來,不少中外探險傢來羅布泊考察,寫下了許多專著和名篇,發表了不少有關羅布泊的報道。但是,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也製造了許多訛誤,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樓蘭古城 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裏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期西域36國之一,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州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已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緑洲,到了唐代,“樓蘭”卻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李白的《塞下麯》中就有“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詩句。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要城鎮,為什麽在公元3世紀後迅速地退出歷史舞臺,這是一個至今還沒有真正解開的謎。從樓蘭遺址發掘出的文物震驚了世界,其中有珍貴的晉代手抄《戰國策》,考古工作者還在樓蘭墓葬群中發掘出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經測定距今已有3000年,幹屍衣飾完整,面目清秀,定名為“樓蘭美女”,其他文物有做工精細的漢錦,還有漢五銖錢、貴霜王國錢幣、唐代錢幣、漢文和會盧文殘簡等。
  羅布泊沿途景點
  ????1、漢代烽火臺:離庫爾勒60公裏處的一座保持較好的古烽火臺遺址。有學者根據修建長城的防禦意義,認為古長城的西端應包括了尉犁縣的古烽火臺,若此成立,該烽火臺應是西長城的起始。 ????2、營盤漢代遺址:一處羅布泊地區中保存較完好的古遺址。有一圓形城墻,直徑300米,墻殘高近6米,城西有一佛塔遺址,碎土坯形成金字塔形。古城北邊兩公裏處的高臺地上,存有佛塔基座,佛塔基座西邊則是著名的古墓群,為羅布泊地區最大的墓葬群。據資料介紹,營盤是官辦的屯兵驛站,一方面也扼守絲綢之路的中道,起保護商旅作用,一方面孔雀河就於城旁流過,土地可以屯墾。 ????3、竜城雅丹:羅布泊地區三大雅丹群之一,位於羅布泊北岸。土臺群皆為東西走嚮,成長條土臺,遠看為遊竜,故被稱為竜城。 ????4、土垠:為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並命名的一處漢代後勤驛站遺址,殘存物極少,但在古時是絲綢之路的一處軍事要地。 ????5、太陽墓: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它是1979年鼕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古墓有數十座,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幹條射綫,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它是哪個民族哪個部落的墓地?為何葬在這裏?這群人居住何方?是把太陽當做圖騰建造此墓還是有別的意義……20年過去,仍是個不解之謎。羅布泊文明和樓蘭文明之間近2000年的斷裂又是怎麽一回事?也許待太陽墓之謎解開也便有了結論。 ????6、羅布泊文明的古鬍楊林:位於太陽墓地西側,在古河道北岸的一片臺地上,有成片的株距相等、行距相同、樹幹尺餘粗的枯死的鬍楊林。這成排成行的枯樹,帶有明顯的人工營造的特徵。 ????7、於純順墓:位於鐵板河出口不遠的一處土臺,1996年6月於純順迷失方向步行到此,因幹渴全身衰竭而死亡。他死時距自己親手填埋的水和食品供給地點僅2公裏。現建有墓地墓碑。 ????8、羅布泊湖心標志:1997年底,一工程師根據地圖經緯度測量的湖心地點,雖然沒人考證,也成了一景觀。1997年標志點衹埋下一個空汽油桶,1998年2月廣東首個女子羅布泊探險隊樹下第一塊木碑後,現已增加了數個石座、木碑,成了一些走羅布泊者留下紀念物之處。 ????9、庫木剋塔格沙漠:為高海拔沙漠,位於阿爾金山和湖盆之間,為我國第三大沙漠,並以獨特的羽毛狀沙帶著稱。 ????10、孔雀河:源於博斯騰湖,流經庫爾勒、尉犁縣進入羅布荒漠,現中遊河道灌滿流沙,偶有稀疏鬍楊樹和蘆葦、紅柳,下遊河道則寸草皆無,一片死寂,淪為荒漠,河道兩岸偶有轟然倒地的枯鬍楊。 ????11、樓蘭古城:古樓蘭國遺址。現在,還可看到民居遺址,民居的一些用具,佛塔、古墓群,一小佛塔上的彩繪雖經千百年,至今還可辨識。西域36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臺上衹活躍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紀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說法不一。過了1500多年,瑞典探險傢斯文·赫定和羅布人嚮導奧爾德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因而轟動世界,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百年來,樓蘭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傢、史學家、旅行傢研究考察的熱點。樓蘭美女、樓蘭古墓、樓蘭彩棺……一個又一個樓蘭之謎誘惑着所有的人們。 ????12、紅柳溝:羅布泊南岸一片紅柳土包構成的戈壁灘景觀。 ????13、米蘭古城遺址:絲綢之路南道的重鎮,曾為樓蘭國都,現保存有最為完好的是一巨大的戍堡。此外還有零散的民居、佛塔寺院遺址。斯坦因盜走的著名有翼飛天壁畫就在米蘭寺院遺址中挖掘。 ????14、米蘭農場:緊挨着米蘭古城有一建設兵團團場,因該處自古以來得益於阿爾金山的雪水,有農牧業存在的條件,因此除了現代人在墾荒,古時就有發達的灌溉係統。在米蘭農場的民族連可以拜訪羅布人的後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光明日報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旅行簡歷第3節:北京——澤當(1)
第4節:北京——澤當(2)第5節:北京——澤當(3)第6節:澤當—果傑—納木錯(1)
第7節:澤當—果傑—納木錯(2)第8節:澤當—果傑—納木錯(3)第9節:澤當—果傑—納木錯(4)
第10節:澤當—果傑—納木錯(5)第11節:澤當—桑耶寺—拉薩(1)第12節:澤當—桑耶寺—拉薩(2)
第13節:澤當—桑耶寺—拉薩(3)第14節:澤當—桑耶寺—拉薩(4)第15節:澤當—桑耶寺—拉薩(5)
第16節:澤當—桑耶寺—拉薩(6)第17節:澤當—桑耶寺—拉薩(7)第18節:澤當—桑耶寺—拉薩(8)
第19節:北京—成都—拉薩(1)第20節:北京—成都—拉薩(2)第21節:拉薩—日喀則—定日(1)
第22節:拉薩—日喀則—定日(2)第23節:拉薩—日喀則—定日(3)第24節:定日—紮西宗—樟木(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