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中国社会现状:大危机 》
第87节:梦没有根,何谈中华文化(2)
李涛 Li Tao
对于洋节的日益流行,传统节日日益被忽略这一现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过洋节是无伤大雅的娱乐,而另一种则认为是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背弃。
第一种观点认为,与西方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圣诞节不同,中国化的圣诞节仅仅是一个供人娱乐的节日。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是他们的习俗,是历代相传而沉淀下来的节日,是他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而对中国的年轻人而言,圣诞节是朋友欢聚的理由,是释放心中压力的理由,是购买大批不必要的奢侈品的理由,如此而已。外来文化虽然改变了年轻人的一些穿着服饰、生活习惯、处世方式等,但是溶在他们血液里的中国文化、火热的中国心是不会被改变的。年轻人吃完了麦当劳、肯德基,还是更爱吃涮羊肉、水煮鱼。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鄢庆丰指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上讲,传统节日往往是传递传统文化信息的,比如说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都是传承中华文明礼仪的载体;而现在的节日,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主要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释放,是对沉重现实生活的暂时脱离,这也是现代生活应有的一个部分。中国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释放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少之甚少。而中国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强调的都是家人团聚和祥和气氛。所以,年轻人不愿过传统意义过强的节日,反而注重娱乐和发泄的西方节日,越是轻松的节日他们越欢迎、越喜欢,其实他们也不是像西方人那样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而是简单的玩乐而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傅希春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适应了民族、民情、民俗和习惯而传承下来的,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华夏民俗文化,给民众带来了浓烈的亲和力,并由此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习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其中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至今依然魅力四射。尽管眼下不少年轻人追逐新潮,迷恋过洋节,热衷于“圣诞”、钟情于“情人”、嬉戏于“愚人”诸节,但过年的感觉,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是最浓的。“年”就像一根长得看不到头的纽带,连接着普天下所有华夏儿女的心,是任何洋节都不能替代的。
北京交通大学财经学院的一位教授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洋节在中国的大部分青年人心中,只是一种快乐的仪式,并没有其他的含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压力也加大了,他们需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和合法的渠道来宣泄一下,而不至于达到精神崩溃的地步。过个圣诞节,并不意味着就接受了西方的信仰,情人节送玫瑰,也不意味着一定就改变了自己的道德观念。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徐万邦也说,随着改革开放,一些洋节进入国人的生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一方面说明我们接触的外国人和外国文化越来越多;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愿意在国际上交更多的朋友。因为过洋节表现了我们对他们文化的一种尊重与交流,这种文化交流和逐渐融合的现象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过圣诞节并不是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而是求得一种节日的休息和快乐。其实中国很早就开始过洋节了,比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另外近些年联合国提出的“世界粮食日”、“世界助残日”这样一些日子实际上也是节日,甚至可以说奥运会也是节日。
另一种观点则比较悲观,他们认为,中国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传统节日的深层意蕴,但却对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数家珍、趋之若鹜。这股盲潮的涌流泛滥,已经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如果再任这种盲流继续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是文化的危机;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主要是对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丧失。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一个连自己的文化都抛弃的民族,怎么会让别的民族尊重你呢?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民俗研究学会会长李万鹏就持这种观点,他不无忧虑地说,我们的民俗节日正在逐步丧失,而洋节却乘虚而入,节节升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一些大城市里过节的民俗氛围越来越被淡化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虽然还勉强能钟情于传统节日,但对于需要精神满足的年轻人来说,当然就不合拍了。因此,抢救民俗民艺包括抢救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已是当务之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
第1节:前言(1) | 第2节:前言(2) | 第3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1) | 第4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2) | 第5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3) | 第6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4) | 第7节:当爱情爱上品牌(1) | 第8节:当爱情爱上品牌(2) | 第9节:中国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剑”(1) | 第10节:中国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剑(2) | 第11节:想创品牌,不懂品牌(1) | 第12节:想创品牌,不懂品牌(2) | 第13节:想创品牌,不懂品牌(3) | 第14节:危机时代 | 第15节:地板丑闻(1) | 第16节:地板丑闻(2) | 第17节:地板丑闻(3) | 第18节:地板丑闻(4) | 第19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1) | 第20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2) | 第21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3) | 第22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4) | 第23节:虎狼环视下的艰难(1) | 第24节:虎狼环视下的艰难(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