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 解析人格触摸灵魂的书:童话人格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五      Ke Yunlu

  渔夫的老婆是又一种典型。她面对世界,面对丈夫,总是怨天尤人,总是不断索取。这种索取常常表现得贪得无厌。  她这样做,既是由丈夫现实生活中的无能、对妻子的亏欠造成的,又是她本人从小的社会家庭经历造成的。  无论是由哪些具体原因汇集而成,渔夫的老婆必定一生都生活在这个情结中:对丈夫不满,对家庭不满,对生活不满,总是感到自己被亏欠。这种情结我们可以称之为“渔夫老婆的情结”。  这样的情结在生活中也会成为支配某些女性的核心心理力量。  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大概所有的人,无论是男人女人,最初都会对渔夫产生同情,对他的老婆感到憎厌。  然而,向生活索取并非罪恶;对无能的丈夫不满也不是罪恶;贪心甚至幻想着飞黄腾达同样不是罪恶。这或许是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的欲望。只不过在行动中欲望不可过限,一旦过限就成为愚蠢,要受到惩罚。  当惩罚落到贪心的渔夫老婆身上时,读者甚至可能隐隐生出一丝对老太婆的同情。这是对一个痴心妄想了一阵之后又回到苦难中的女人的同情。公允地说,她的苦难是和男人有关的。  审视了对贪心的老太婆由憎厌到怜悯的情绪转化之后,我们便又想到,这个童话是男人的梦。它到处表现出男人的思想感情逻辑。  这个逻辑就是报复了女人,又原谅了女人。  首先,用不断满足妻子的索取补偿了丈夫的亏欠心理;而后,又用批判女人的贪心使受欺凌的丈夫实现了报复;最后,用同归穷困相依为命的结局表现了对女人的宽谅。  一个像渔夫这样亏欠了女人又被女人欺凌的懦弱男人,终于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实现了内心潜存的全部愿望。  渔夫、渔夫的老婆和小金鱼,同是令人同情的人物。  渔夫情结,渔夫老婆情结,小金鱼情结,同是令我们叹惜的情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作家出版社
一 为什么活着(1)一 为什么活着(2)二 人格的概念(1)二 人格的概念(2)
三 童年(1)三 童年(2)狼来了一狼来了二
狼来了三(1)狼来了三(2)狼来了四狼来了五
狼来了六狼来了七俄狄普斯情结一俄狄普斯情结二
俄狄普斯情结三(1)俄狄普斯情结三(2)俄狄普斯情结三(3)俄狄普斯情结四(1)
俄狄普斯情结四(2)俄狄普斯情结五(1)俄狄普斯情结五(2)俄狄普斯情结六(1)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