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十二、李商隱(2)
閔澤平 Min Zeping
2.誤會
李商隱號玉溪生。玉溪在懷州玉陽山,據說他曾到玉溪附近學仙,所謂“憶昔謝四騎,學仙玉陽東”,又言“共上雲山獨下遲,陽臺白道細如絲。君今並倚三珠樹,不記人間落葉時”,寫的都是玉陽山的往事,可見對那段生活刻骨銘心。有專傢進一步考證說李商隱學仙的道觀是在玉陽東面的瓊瑤宮,與西面的玉真公主故院靈都觀兩相對峙,中隔玉溪,所以李生幹脆自號“玉溪生”。那麽李商隱究竟什麽時候開始學道,又什麽時候與女道士産生了感情糾葛呢?
父喪之後,李商隱跟隨母親回到鄭州。兩年後,父喪期滿,他們遷居洛陽。這時候他們的日子過得很清苦,作為長子,李商隱還得做點小本生意來維持生計,如“傭書販舂”,抄書掙錢,補貼傢用。受堂房叔的影響,他對古文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十六的時候就寫出了《纔論》、《聖論》等好文章,在洛陽闖出了名號,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以古文出諸公間”。嶄露頭角的李商隱引起了駢文大傢令狐楚的註意。大和三年(829),時為天平軍(治所在今山東東平)節度使的令狐楚邀請十七歲的李商隱到他的幕府去做巡官,讓他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綯一起學習,並親自教他寫作四六文以便在仕途上有所拓展。
令狐楚為什麽要這樣器重李商隱呢?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李商隱才華出衆,引人註目,令狐楚也是文壇執牛耳者,提攜後進是理所當然;另一方面令狐楚是牛黨中的重要人物,是當時的實權派,自然會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政治團隊。李商隱接受了令狐楚的栽培與資助,在時人的眼中也就意味他站在令狐楚的身後,在需要他的時候,令狐楚大手一揮,李商隱必須奮不顧身地衝將出去。可惜,年輕而浪漫的詩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終其一生,他衹是把令狐楚當作長者來敬奉與感激。李商隱曾有一首《謝書》來表達自己的惶恐與驚喜: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竜韜。自蒙夜半傳書後,不羨王祥有佩刀。
這裏用了幾個典故,大意是令狐楚雖然把他請進了幕府,但很少讓他從事事務性的工作,衹是在夜晚傳授他寫作四六文的技巧,這讓詩人很激動。在李商隱的眼中,令狐楚手把手地教他寫駢文,就是文壇上的衣鉢相傳,是個人情誼。而在令狐楚看來,這是一種政治投資,因為駢文是官場上的應用文字,他讓李商隱繼承駢文大傢的旗號,同時也是讓他扛起令狐傢所代表的那面政治大旗。詩人往往在情感上過於敏銳,而在政治嗅覺上又過於遲鈍,這就造成了後來的悲劇。
大和六年,令狐楚資助他前去京城應試,因為無法得到考官的認可,他落榜了,後來給令狐楚寫了一封信表達歉意,說什麽“仰塵裁鑒,有負吹噓”,辜負了令狐楚的厚望。這時他的還是把考試當做自己的事。韓愈等人在考場上失利一次,就弄懂了其中的訣竅。李商隱奮鬥了五年,多次失敗,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或智商太低或長相不討人喜歡的緣故。後來令狐楚的公子令狐綯給了他一個進士的名額,他還以為令狐公子是看在同學之誼的情面上。開成二年(837),禮部侍郎高鍇為主考官,他是令狐綯的鐵哥兒們,考試之前專門來問令狐綯與誰關係最好,令狐綯連續說了三次李商隱,兩人心照不宣,爾後李商隱果然榜上有名。上榜的詩人對令狐同學很感激,但也衹是停留在感激層面,沒有想到應該貼耳俯首做誓死追隨狀,沒有想到應該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報答,這是一個詩人與政治傢的誤會。
很多年後,詩人還未醒悟。直至令狐楚死時,詩人依然很單純。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隱寫了一篇《奠相國令狐公文》。文曰:“天平之年,大刀長戟。將軍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意思是令狐楚做天平軍節度使時,在刀戟森森的大堂中他悠然端着酒杯,旁邊的那個白衣秀士就是詩人。他說自己經過令狐楚多年的指點,寫作四六文的水平取得了飛躍性的突破,就好像蟬兒蛻殼而獲得新生。對於一個初涉仕途的年青人而言,駢文就是追求富貴利祿的階梯;但對於文學家而言,駢文就不一定具有同樣的意義。晚年的李商隱,回顧當年學習駢文的欣喜,很含蓄地說了一句駢文就是對對子工整而已,頗有些不以為然的味道。他還是衹從文人的角度來看待駢文,這樣的立場,也註定他衹能是個文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