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科林描寫安徒生的作品(3)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即使是在今天,當我們坐在這四大捲通信的面前,再去對照科林寫下的關於安徒生的書,仍然會想象到愛德華?科林隨心所欲地拿着剪刀和膠水,肆意裁減的情景。科林常常把信中那些過於溫情、感情洋溢、看似被安徒生暫時徵服的段落,毫不留情地刪減掉。即使他把那些帶有感情色彩的段落包括於其書中,也衹是因為他希望能以此來嚮讀者展示這兩個朋友在作為男人的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異。比如在一封寫於1836年的一封信中,安徒生拒絶承認,他對於朋友的感情僅僅是多愁善感:
  “哦,愛德華!要是你在這裏陪伴我該有多好啊!然而,在我腦海中我所看到的,衹是你那忠誠的眼睛。也許你會嘲笑我,說我多愁善感,但那絶對不是———如果這樣的話,你就是一個‘小人’。”
  而科林對於這封信件的處理卻采取了一種極為簡潔但是關鍵的原則———在1882年的書中,“但那絶對不是”這句話成為了他剪刀下的犧牲品。他想通過引用這段刪減後的書信來強調,安徒生基本的感情在根本上就僅僅是多愁善感,而不是什麽更純潔、更高尚的感情。
  當然,對於19世紀30年代那些數目巨大的書信來說,愛德華?科林僅僅選擇其中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但即使是這一小部分,他那帶有偏見的主觀選擇依然昭然若揭。很多被遺漏的文稿涵蓋了這段奇怪友情中初始階段的很多重要方面。其中一部分包括寫於1830年夏天那段時間內的一些信件,在這些令人感動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愛德華在信中以“朋友”作為簽名,並用這種誠摯的語氣寫下“信比我自己的語言更加誠摯”的時候,這段友誼也平生第一次為安徒生帶來了喜悅:安徒生認為,有足夠的理由讓這段敏感的友情更進一步:“當你對我真誠相待的時候,我也應該給予你同樣真誠的信任。”在愛德華?科林所刪減的其它信件中,我們可以對這段友情的最初動機略知一二。其中包括1830年那個神秘8月所寫下的書信,當時,安徒生在法堡遇到了裏伯格?沃伊格特,並寫下了《愛》這首詩詞。詩中的開始幾句充滿了激情,讓人感到震驚:“看到太陽閃耀着愛的紅色光芒,/它把頭枕在波濤上”,這似乎僅僅是寫給作傢腦海中的裏伯格。但實際上,安徒生後來把這句示愛性的對白完全照抄下來,並一同裝在信中寄給在哥本哈根的這位朋友。這顯然值得探究。連同第二句描寫一對戀人坐在船上隱藏於蘆葦中情節的這首詩,詩中科林還收到下面一段文字:
  “不要對我重複以前說過的話感到意外:你是我認為唯一的朋友,我用我所有的心去依戀着你。這是我從來沒有親自告訴過你的事情,但你可以相信,你說過的每一句話對於我來說,都有着無比的意義,因此,不要推開我———我的感情已經很脆弱了。你肯定理解我的內心世界!也許上帝允許我這樣永遠全身心地嚮你傾訴。在所有的詩歌中,有兩首新近創作的詩,也就是我抄給你的這兩首。你認為如何?”
  在愛德華?科林决定以全文或刪減形式公開的信中,包括了安徒生的這兩首新詩,也就是他請朋友閱讀並評價的這兩首新詩。這些抒情性文字的主題圍繞這封信的閱讀者。但科林卻衹選擇了其中的一個,一首感情不是特別外露的詩———《死亡時刻》。同時,科林還故意漏掉了安徒生在19世紀30年代寫給他的一係列情詩,作傢希望自己的第一位讀者能對此予以評價———當然不是作為一個文學批評傢,而是作為一個具有情感的人。在這些信件中還涉及其它一些人,比如路易絲?科林、亨麗埃特?漢剋、亨麗埃特?伍爾夫和B?郾S?郾英吉曼。
  愛德華?科林在信中的感情獨白當然也沒有包括在他的書中。例如,在1832年,當安徒生喜不自禁地告訴他遇到年輕迷人的路德維格?穆勒之時,我們所看到的科林,則是一個難得一見的不拘小節且充滿嫉妒之情的愛人角色,科林同樣也認識這個女孩。儘管這封信的很多言詞更像是劇院的賣弄風情的演出,但也包含了這樣的句子:“我已經對你與路德維格?穆勒之間的愛有所耳聞,這讓我有些嫉妒;你不會拋棄我,是吧?”在19世紀70年代末,當他消除了這種男性友情之中有可能帶來誤解並最終敗壞科林傢族名聲的所有痕跡之後,這顯然不是他想說的話。和他的父親一樣,愛德華?科林同樣也是一個對自己的私生活守口如瓶的人,他在70歲的時候曾經說:“對於我的內心世界,我覺得衹屬於我一個人。”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錄真正的野蠻人(1)真正的野蠻人(2)真正的野蠻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舞蹈學生(1)舞蹈學生(2)
舞蹈學生(3)舞蹈學生(4)邁入黃金時代(1)邁入黃金時代(2)
邁入黃金時代(3)邁入黃金時代(4)安徒生的處女作(1)安徒生的處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