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時代最大絆腳石的人生傳奇:晚清有個李鴻章 Biggest stumbling block to the legendary times of life: there is a late Qing Li 》
第十三章 最後的時光(2)
趙焰 Zhao Yan
清國與義和團集體地深陷入一種幻覺。這樣的幻覺,從現在看,絶大部分是因為認識上的混沌不清造成的。當世界在19世紀工業化的背景下,人們的思維已在理性和科學的軌道上行駛的時候,在這個東方古國,義和團和清國的統治層的思維還停留在蒙昧的中世紀。一開始,義和團所代表的民間勢力還深懷着對於清朝的敵意,他們的口號是“推翻清朝,驅逐洋人”;但到了1899年底,口號突變,成為“擁護清朝,驅除洋人”了。在這種情況下,清朝的王公貴族,甚至慈禧,都覺得這樣的民間力量可以利用,最起碼,可以增加與洋人叫板的砝碼。出於這樣的動機,朝廷打起了如意算盤,準備利用這股民間的力量跟洋人討價還價。真實的情況是,在當時,整個清國的統治力已經變得鬆軟了,在很多情況下,事態都處於一種無政府的狀況。
最初,慈禧的態度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義和團可以在周邊活動,但不準到北京來搗亂。慈禧十分清楚,如果幾十萬義和團來到京城,局面將不可收拾。但奇怪的是,當四面八方的義和團們來到緊閉的北京城門下時,一個來自輔國公載瀾的命令卻出人意料地送達了,九門提督不得不開門。於是大批的義和團農民們絡繹不絶地擁入了清國的都城。
很多年後,當歷史回望100多年前世紀之交的那場義和團運動時,令人奇怪的是,更多的書籍對於這場運動仍然表示出含混不清。一切現象都復雜無比,那時候所産生的任何現象,都是無數種原因交織的結果。它撲朔迷離,像糨糊一樣具有復雜的黏性。
歷史看起來似乎總是必然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有着很多偶然性。這樣的偶然性往往由一些關鍵的細節决定,但關鍵細節,在歷史進程中往往丟失得無影無蹤,像海水衝過的沙灘一樣,將那些色彩斑斕的貝殼席捲得無影無蹤。這種關鍵性的缺失,又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歷史總是莫名其妙,像一個喜怒無常的小孩一樣,支離破碎,缺乏很多合理性。從現在看,義和團整個進程中的一些關鍵細節,也是毫無蹤影,譬如,為什麽載瀾會讓官兵打開城門,是因為洋人反對他的兒子接替光緒擔任皇帝嗎?為什麽慈禧在關鍵時刻表現得那樣遲緩?是一直在宮中沉湎於大戲嗎?解釋衹有一種,中國的專製政體在絶大多數時間裏總是拖沓而無效率,並且,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面前,因為害怕承擔責任,總是習慣於推諉拖拉,貽誤時機,從而導致局面失控。
真實的情況是,在那段時間裏,慈禧一直在宮中不斷地聽到人們在描述着這樣的傳奇。起初,熱愛戲劇的慈禧並不把這些傳言當回事,也不相信義和團所具有的法術。慈禧還專程派了軍機大臣兼順天府尹趙舒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何乃瑩前往涿州打探義和團的虛實,查證一下義和團各種“神功”究竟是真是假。經過幾天的考察,趙舒翹等實際上已經看出義和團的“神功”全是假的,但隨後趕來的剛毅卻認為這些神功“可恃”。這種情況下,趙舒翹、何乃瑩在嚮慈禧匯報時,含糊其辭,對於神功,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與此同時,王公大臣與宮中的太監們“三人成虎”,每天在慈禧面前叫囂義和團法術通天,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洋人的堅盾利器。天天聽着這樣的報告,慢慢地,慈禧有點將信將疑了。畢竟,慈禧與那些老眼昏花的大臣們一樣,都是生活在傳統戲劇的文化背景之中,他們從未放棄超越現實的幻想。正是由於思維方式上的根本性迷糊,終於,精明而果敢的慈禧聽信了大臣們的進言,準備依靠義和團的力量嚮洋人宣戰。
義和團進京之後,北京城徹底地炸了鍋。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義和團根本就沒有統一的領導,也缺乏統一的指揮。北京從未如此熙熙攘攘,大街小巷天天在唱着大戲,玩着把戲,如春節一樣熱鬧。似乎每一個人渾身上下都亢奮地膨脹着,仿佛他們已經找到了“驅逐韃虜”的不二法門,復興中華指日可待似的。慈禧决定嚮列強宣戰後,即給進入北京的義和團發放粳米2萬石、銀10萬兩,命令清軍和義和團一同攻打使館區。進入京城的義和團們首先在城內的教堂、教會醫院和中國教民傢的建築物上點火,大火騰起的濃煙如同長城烽火臺的信號一樣,預示着這座千年古都巨大的災難將要來臨。緊接着,火光蔓延,很多信教的中國居民的房屋也開始燃燒起來。清國的官員們下令把正陽門的城門關了,並派出重兵把守,說是奉太後之命,防止亂人混入內城。這樣的命令,更像是給人們一個信號:要放火就儘管放,衹要不把皇城點着就行。於是,京城的大火更熊熊地燃燒起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楔子(1) | 楔子(2) | 楔子(3)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1)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2)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3)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4)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5) | 第一章 鴉片的宿命(6)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1)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2)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3)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4)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5)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6)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7) | 第二章 塵歸塵,土歸土(8) | 第三章 曾門弟子(1) | 第三章 曾門弟子(2) | 第三章 曾門弟子(3) | 第三章 曾門弟子(4) | 第三章 曾門弟子(5) | 第三章 曾門弟子(6) | 第三章 曾門弟子(7)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