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代 》 大宋帝國的滄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兒 》
明星蘇東坡(1)
周膺 Zhou Ying
蘇軾這個人很復雜。拿他的詩文,再加以他的仕宦史料來參照,我最終的感覺正是一個“雜”字。目前可以看到的蘇軾最早的文字是嘉祐二年(1057年)的應試考卷《刑賞忠厚之至論》,他寫此文時年22歲。到66歲死去這40多年時間裏,他留下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及捲帙繁富的散文作品,數量之巨為北宋之冠。蘇軾不僅在文學上涉獵廣泛,書畫、音樂等也無所不及。在思想領域,則儒、釋、道兼收。蘇軾一生經歷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正值北宋社會危機大爆發之時,此時改革思潮迭出紛呈,政局反復多變,黨爭此起彼伏。蘇軾捲入了黨爭,其仕宦生涯隨之浮沉。除了嘉祐、治平間初入仕時期外,他兩次在朝廷任職(熙寧初、元祐初)、兩次在外地做官(熙寧、元豐在杭、密、徐、湖;元祐、紹聖在杭、潁、揚、定)、兩次被貶(黃州、惠儋),所以他的生活經歷也是相當復雜的。
蘇軾的“雜”給他的思想和為人處世帶來相當多的矛盾。比如他在《韓非論》裏把“虛無淡泊”的老莊哲學斥為“猖狂浮遊之說”,把“君臣父子”關係視做“若萍浮於江湖而適相值”。在《議學校貢獻狀》中,指責“今士大夫至以佛老為聖人”的風氣,認為莊子“齊死生、一毀譽、輕富貴、安貧賤”的一套,是“人主”“礪世磨鈍”的銷蝕劑。這是從儒傢治世的角度批判佛老。而在《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二樂榭》中則又謂:“仁智更煩訶妄見,坐令魯叟作瞿曇。”“二樂榭”之命名來源於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文同提出質疑“二見因妄生,仁智何嘗用”,蘇軾和詩以為佛理高過儒學。在政治見解上,他從未提出有深度、有創見的建議,衹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糾纏,認識層次不高。王安石變法時,他堅持不改革科舉制度,攻訐青苗法的實施。後來司馬光執政,他又反過來指責“元祐更化”(指以司馬光為首的反變法派在元祐年間推翻王安石變法的事件)。但是他又特別能調理自己。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時,吟《初到黃州》詩自我解嘲,但對貶逐淡然處之,還想有“補”於國“事”。後來體會到政治之險惡,又加之生活睏頓,一種淪落的悲苦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但是他馬上找到了佛老這個武器。他在《黃州安國寺記》裏說,到黃州歸誠佛僧,“間一二日輒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從生而不可得。一念清靜,染污自落,表裏翛然,無所附麗,私竊樂之。旦往而暮還者,五年於此矣”。儒傢入世,佛傢超世,道傢避世,蘇軾並不根究其哲學深奧,而以相當實用主義的態度用之“飾身治心”。署名王十朋的《集註分類東坡詩》捲二引師尹謂:“白居易晚年自稱香山居士,言以儒教飾其身,佛教治其心,道教養其壽。”蘇軾有詩:“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可見其轉換能力。
蘇軾的創作隨其復雜的經歷和思想的不斷轉換,在題材的選擇上有相當寬的剪裁。他在朝中總是要按捺不住大發議論,而在外放的過程中,又寫了大量有政治社會性內容的詩文。其中有抨擊時政的《吳中田婦嘆》及其他涉及新法流弊的詩篇,有他在杭州賑濟疏湖、密州收養“棄子”、徐州抗洪開礦、潁州紓民饑寒的記錄,有《於潛女》、《新城道中》、《無錫道中賦水車》、《石灰》等對各地風土人物的形象描繪。貶謫後則大發個人感慨,詠日常生活。在風格上,他慕習的範圍甚廣,特別是頗多李杜韓柳之氣。比如《送張嘉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謫仙此語誰解道,請君見月時登樓。”此乃從李白《峨眉山月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等句中化出。紀昀曾評價,他的《荊州十首》之於杜甫《秦州雜詩》,《真興寺閣》之於《同諸公登慈恩塔》,《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之於《題張氏隱居二首》等,“句句似杜”。杜、韓之議論化、散文化之傾嚮,對蘇詩的結構、選字、用韻以至宏偉風格的形成,更有直接影響。趙翼《甌北詩話》捲五謂:“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不僅如此,蘇軾的風格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捲上說的“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所說的“曠”的特點。但是也正由於蘇軾不拘一格的雜取,使他的詩文失之於粗疏。陳師道《後山詩話》曾說:“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不慎也;晚學太白,至其得意則似之矣,然失於粗。”紀昀則謂“東坡善於用多,不善於用少;善於弄奇,不善於平實”,“傷率、傷慢、傷放、傷露”,“獷氣太重”(紀昀:《和陶〈讀山海經〉批語》)。趙翼說他“一瀉千裏,不甚鍛煉”。蘇軾在《竹坡詩話》裏也說自己:“字字覓奇險,節節纍枝葉。咬嚼三十年,轉更無交涉。”
相比較而言,蘇軾在貶居的十多年中比其他時期取得了更高的藝術成就。他在晚年的《自題金山畫像》中曾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叫“秀語出寒餓,身窮詩乃亨”(《次韻仲殊雪中遊西湖》)。我的理解是:蘇軾少年得志,而以一種非常大的架勢來操弄詩文及其他,有其功利的一面,在“蘇文散天下”之勢下,他以一個“明星”的姿態站在公衆面前,决不能在任何一個方面下深入的工夫。衹是功名之路斷去的時候,他才能真正有心思錘煉文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錄 | 序言蝴蝶夢裏傢國(1) | 序言蝴蝶夢裏傢國(2) | 900年前的現代化問題 | 《救荒活民書》 | 紙幣與信用 | 奇璞與良儈(1) | 奇璞與良儈(2) | 開肆三萬傢(1) | 開肆三萬傢(2) | 粘在地上的商業 | 皇傢外貿 | 官辦“公司” | 專業戶 | 《耕織圖》 | 畫金刺綉滿羅衣 | 南宋官窯 | 竜井問茶(1) | 竜井問茶(2) | 宋學精神 | 理學為誰用 | 官學私學(1) | 官學私學(2) | 選人考什麽纔(1)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