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全书 》 册府元龜 》
捲八百六十一◎總錄部·筆札
王欽若 Wang Qinre
楊億 Yang Yi
◎總錄部·筆札
自結繩既代迄於夏商蟲篆鳥跡以紀庶物其後篆籀殊體草隸繼作踵事變本增華競逐世之學者研精極慮剋臻其妙各自名傢乃至馳聲於天台流譽於絶域傑出於衆為時所珍自非心術之幽通天機之異稟。又曷能窮妙墨之深緻為藝圃之殊觀哉!漢陳遵為校尉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弆以為榮(弆亦藏也。)。
後漢崔瑗為濟北相瑗子為尚書並善草書。
張超為車騎將軍別部司馬善於草書妙絶時人世共傳之。
張芝太常奐之子字伯英少持高操公車有道徵皆不至號張有道尤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傢之衣帛必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水為之黑下筆必為楷則號不暇草書為世所寶寸紙不遺韋仲將謂之草聖也。芝及弟昶字文舒並善草書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書稱於前代趙襲與羅暉拙書見蚩於芝芝頗自矜高與朱賜書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也。
孫敬少時畫地學書書日進焉(楚國先賢。《傳》曰:敬好學嘗閉戶號為閉戶先生)。
魏梁鵠字孟皇漢末師宜官隸書為最甚矜其能每書取削焚其札鵠乃益為版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其札鵠卒以攻書至選部尚書太祖欲為雒陽令鵠以為北部尉鵠後依劉表及荊州平太祖募求鵠鵠懼自纘詣門署軍假司馬使在秘書以勤書自效太祖嘗縣著帳中及以釘壁玩之謂勝宜官魏宮殿題署皆鵠書也。
韋誕為郎中除武都太守以書不之郡轉侍中雒陽鄴許三都宮觀始就命誕銘題以為承製以御筆墨皆不任用因奏曰: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張芝筆左伯紙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乃可以逞徑丈之勢小則方寸千言。
衛覬典著作好古文鳥篆隸草無所不善(一云:尤工古文筆跡精絶)劉廙為五官將文學文帝器之命廙通草書。
鬍昭字孔明養志不仕善史書與鍾繇邯鄲淳衛覬韋誕並有名尺牘之跡動見模楷焉。
王凌為太尉少子明山最知名善書多技藝人得其書皆以為法。
吳張為會稽東部都尉既好文學。又善楷篆嘗與孔融書融遺。《書》曰:前勞手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
張昭字子布為輔吳將軍少善隸書。
皇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人幼工書時有張子並陳梁甫能書甫恨遒並恨峻象斟酌其間甚得其妙中國善書者不能及也。
晉荀勖為光祿大夫領秘書監始書師鍾鬍法(鍾繇鬍昭也。)。
衛為尚書令與尚書郎敦煌索靖俱善草書時人號為一臺二妙漢末張芝亦善草書論者謂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
子恆為黃門郎善草隸書為四體書勢曰:昔在黃帝創製造物有沮誦蒼頡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睹鳥跡以興思也。因而遂滋則謂之字有六義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聲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曰轉註老考是也。六曰假藉令長是也。夫指事者在上為上在下為下象形者日滿月虧效其形也。形聲者以類為形配以聲也。會意者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註者以老壽考也。假藉者數言同字其聲雖異文意一也。自黃帝至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書焚燒先典而古文絶矣。漢武時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以不復知有古文謂之蝌鬥書漢世秘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恆祖敬侯寫淳尚書後以示淳而淳不別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蝌鬥之名遂效其形太康元衛覬也。年汲縣人盜發魏襄王蒙得策書十餘萬言案敬侯所書猶有仿佛古書亦有數種其一捲論楚事者最為工妙恆竊悅之故竭愚思以贊其美愧不足厠前賢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古無別名謂之字勢雲:黃帝之史沮誦蒼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紀綱萬事垂法立製帝典用宣質文著世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冫民古文亦滅魏文好古世傳丘墳歷代莫發真偽靡分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聲會意類物有方日處君而盈其度月執臣而虧其旁委蛇而上布星離離以舒光木卉苯尊以垂[A13C]山嶽峨嵯而連崗蟲其。若動鳥似飛而未揚觀其錯筆綴墨用心精專勢和體均發止無間或守正循塗矩折規旋或方員靡則因事製權其麯如弓其直如弦矯然特出。若竜騰於川森爾下頽。若雨墜於天或引筆奮力。若鴻雁高飛邈邈翩翩或縱肆阿那。若流蘇懸羽靡靡綿綿是故遠而望之。若翔風厲水清波漪漣就而察之有。若自然信黃唐之遺跡為六藝之範先籀篆蓋其子孫隸草乃其曾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辭之所宣昔周宣王時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與古同或與古異世謂之籀書者也。及平王東遷諸侯立政傢殊國異而文字乖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益之罷不合秦文者斯作蒼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鬍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或曰:下丕人程邈為衙獄吏得罪始皇幽係陽十年從獄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損減方者使圓圓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為御史使定書,或曰:邈所定乃隸字也。自秦壞古文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王莽時使司空甄豐較文字部改定古文復有六書一曰古文孔氏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秦篆書也。四曰佐書即隸書也。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書所以書幡信也。及許慎撰。《說文》用篆書為正以為體例最可得而論也。秦時李斯號為二篆諸山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漢建初中扶風曹喜少異於斯而亦稱善邯鄲淳師焉略究其妙韋誕師淳而不及也。太和中誕為武都太守以能書留補侍中魏氏寶器銘題皆誕書也。漢末。又有蔡邕采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然精密閑理不如淳也。邕作篆勢曰:鳥遺跡皇頡循聖作則製斯文體有六篆為真形要妙巧入神或龜文針列櫛比竜鱗紆體放尾長短複身頽。若黍稷之垂[A13C]藴。若蟲蛇之棼揚波振{敝手}鷹寺鳥震延頸脅翼勢似凌或輕筆內投微本濃末。若絶。若連似水露緣絲凝垂下端從者如縣橫者如編杳杪邪趣不方不圓。若行。若飛遠而望之。若鴻鵠群遊絡繹遷延迫而視之端際不可得見指不可勝原研桑不能數其詰屈離婁不能睹其間般亻垂揖讓而辭巧籀誦拱手而韜翰處篇籍之首目叔斌斌其可觀摘華豔於紈素為學藝之範先嘉文德之弘懿慍作者之莫刊思字體之頫仰舉大略而論旃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獨符印璽幡信題署用篆隸書者篆之捷也。上𠔌王次仲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錢詣酒傢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讎酒討錢足而滅之每書取削而焚其付梁鵠乃益為版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其付鵠卒以書至選部尚書宜官後為袁術將今鉅鹿宋子有耿球碑是術所立其書甚工雲:是宜官也。梁鵠奔劉表魏武帝破荊州募求鵠鵠之為選部也。魏武欲為雒陽令而以為北部尉故懼而自纘詣軍門署軍假司馬在秘書以勤書自效是以今者多有鵠手跡魏武帝懸著帳中及以釘壁玩之以為勝宜官今宮殿題署多是鵠書鵠宜為大字邯鄲淳宜為小字鵠謂淳得次仲法然鵠之用筆盡其勢矣。鵠弟子毛弘教於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漢末有左子邑小與淳鵠不同然亦有名魏初有鍾鬍二傢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升而鍾氏小異然亦各有巧今大行於世雲:作隸勢曰:鳥跡之變乃惟佐隸蠲彼繁文崇此簡易厥用既弘體象有度煥。若星陳鬱。若布其大徑尋細不容隨事從宜靡有常製或穹窿恢廓或櫛比針列或砥平繩直或蜿蛋膠戾或長邪角趣或規旋矩折修短相副異體同勢奮筆輕舉離而不絶纖波濃點錯落其間。若鐘虡設張庭燎飛煙斬岩嵯高下屬連似崇臺重宇層冠山遠而望之。若飛竜在天近而察之心亂目眩奇姿詭譎不可勝原研桑所不能計宰賜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而斯文之未宣豈體大之難睹將秘奧之不傳聊俯仰而詳觀舉大較而論旃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善作篇後有崔瑗崔亦皆稱工杜氏結字甚安而書體微瘦崔氏甚得筆勢而結字小疏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傢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下筆必為楷則號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韋仲將謂之草聖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薑孟穎梁孔達田彥和及韋仲將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於世然殊不及文舒也。羅叔景趙元嗣者與伯英並時見稱於西州而矜巧自與衆頗惑之故英自稱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河間張超亦有名然雖與崔氏同州不如伯英之得其法也。崔瑗作草書勢曰:書契之興始自頡皇寫彼鳥跡以定文章爰暨末葉典籍彌繁時之多僻政之多權官事荒蕪剿其墨翰惟作佐隸舊字是刪草書之法蓋。又簡略應時諭指用於卒迫兼功並用愛日省力純儉之變豈必古式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員不副規傾左揚右望之。若點竦企鳥峙志在飛移狡獸暴駭將奔未馳或<黑知><黑主>點<黑南>狀似連珠絶而不離畜怒怫鬱放逸生奇或凌邃惴慄。若據高臨危旁點邪附似蜩螗扌局枝絶筆收勢餘糹延糾結。若杜伯扌建毒緣蛇赴穴頭沒尾垂是故遠而望之頽焉。若沮岑崩崖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機微要妙臨時從宜略舉大較仿佛。若斯。
索靖為尚書郎與尚書令衛俱以善草書知名武帝愛之筆勝靖然有楷法遠不能及靖靖作草書狀其辭曰:聖皇禦世隨時之宜蒼頡既生書契是為蝌鬥鳥篆類物象形哲變通意巧滋生損之隸草以崇簡易百官畢修事業並麗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鈎漂。若驚鸞舒翼未發。若舉復安蟲蛇虯或往或還類阿那以羸形奮[C260]而桓桓及其逸遊盻鄉乍正乍邪騏驥暴怒逼其轡海水窊隆揚其波芝草蒲萄還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玄熊對踞於山嶽飛燕相追而差池舉而察之。又似乎!和風吹林偃草扇樹枝條順氣轉相比附窈嬈廉苫隨體散布紛擾擾以猗靡中持疑而猶豫玄螭狡獸嬉其間騰犭爰飛<鼠>相奔趣凌魚奮尾蛟竜反據投空自竄張設牙距或。若登高望其類或。若既往而中顧或。若俶儻而不群或。若自簡於常度,於是多才之英篤藝之彥役心精微耽此文憲守道兼權觸類生變離析八體靡形不判去繁存微大象未亂上理開元下周謹案騁辭放手雨行冰散高音翰厲溢越流漫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煥爛體磊落而壯麗姿光潤以粲粲命杜度運其指使伯英回其腕著絶世於紈素垂百世之殊觀。
李充為丞相掾纍遷中書侍郎善楷書妙參鍾索世鹹重之。
李式充從兄也。為侍中善楷隸。
辛謐為太子捨人兼散騎常侍工草隸書為時楷法王羲之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遊矯。若驚竜羲之嘗詣門生傢見幾滑淨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颳去之門生驚懊者纍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衡比張芝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及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曰: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嘗嘆妙跡永絶忽見足下答傢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王凝之羲之子也。為左將軍會稽內史亦工草隸。
王獻之凝之弟也。為中書令始七八歲時學書父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嘗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後為謝安長史安嘗問曰:君書何如君傢尊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外人那得知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桓玄雅愛其父子書各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
謝安字安石為太保善行書。
宋孔琳之為祠部尚書以草書擅名。
羊欣為中書郎尤長隸書初欣年十二父不疑為烏程令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着新練裙晝寢獻之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徐希秀為遊擊將軍甚有學解亦閑篆隸正費禪靈二寺碑即希秀書也。
蕭思話為中書令丹陽縣尹工書學於羊欣得草妙南齊劉繪為中書郎撰能書人名自云:善飛白言論之際頗好矜。
周為國子博士以從外氏車騎將軍臧質傢得衛恆散隸書法學之甚工文惠太子使書玄圃茅齋壁國子祭酒何胤以倒薤書求就換之笑而答曰: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王僧虔為尚書令弱冠善隸書初宋文帝見其書素扇嘆曰:非惟跡逾子敬(王獻之字)方當器雅過之晉泰始中出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晉世王獻之善書為吳興郡及僧虔攻書。又為郡論者榮之明中為尚書令嘗為飛白書題尚書省壁曰:圓行方止物之定質修之不已則溢高之不已則慄馳之不已則躓引之不已則逸是故去之宜疾當時嗟賞以比座右銘及太祖即位與僧虔賭書畢謂僧虔曰:誰為第一僧虔曰: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一云:臣書人臣中第一帝書帝中第一)帝曰:卿可謂善自為謀矣。示僧虔古跡十一帙就求能書人名僧虔得民間所有帙中所無者吳大帝景帝歸命侯書桓玄書及王丞相導領軍洽中書令珉張芝索靖衛伯玉張翼十一捲奏之。又上羊欣所撰能書人名一捲。又為論。《書》曰:宋文帝書自云:可比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羊欣功夫少於欣王平南廙右軍叔過江之前以為最亡曾祖領軍書右軍雲:弟書遂不減吾變古製今惟右軍領軍不爾至今猶法鍾張亡從祖中書令書與子敬雲:弟書如騎騾恆欲度驊騮前庾徵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分在荊州與都下人書云:小兒輩賤傢雞皆學逸少書須吾下當比之張翼王右軍自書表晉穆帝令翼寫題後答右軍當時不別久後方悟雲:小人幾欲亂真張芝索靖韋誕鍾會二衛並得名前代無以辯其優劣惟見其筆力驚異耳張澄當時亦呼有意郗章草亞於右軍嘉賓草亞於二王絮媚過其父桓玄自謂右軍之流論者以比孔琳之謝安亦入能書錄亦以自重為子敬書嵇康詩羊欣書見重一時親受子敬行書尤善正乃不稱名孔琳之書天然放縱極有筆力規矩恐在羊欣後丘道護與羊欣俱面受子敬故當在欣後范晔與蕭思話同師羊欣後小叛既失故步為復小有意耳蕭思話書羊欣之影風流趣好殆當不減筆力恨弱謝綜書其舅雲:生起是得賞也。恨少媚好謝靈運書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賀道力書亞丘道護庾昕書學右軍亦欲亂真矣。又著書傳於世。
王慈僧虔子也。為東海太守謝超宗嘗謂之曰:卿書何如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猶雞之不及鳳也。時人以為名答(超宗鳳之子)。
梁蕭幾字德玄為尚書左丞善草隸書。
王志初仕齊為吏部尚書善藁隸當時以為楷法齊遊擊將軍徐希秀亦號能書嘗謂志為書聖。
殷均字季和尚武帝女永興公主拜駙馬都尉善隸書為當時楷法南鄉範樂安任並稱貴之。
顔協為湘東王記室少博涉群書工於草隸飛白吳人範懷約能隸書協學其書殆過真也。荊楚碑碣皆協所書時有會稽謝善勳能為八體六文方寸千言京兆韋仲善飛白並在湘東王府府中以協優於韋仲而減於善勳。
蕭子為侍中善草隸書為世楷法自云:善效鍾元常王逸少而微變字體答敕曰: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摹子敬多歷年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論草隸。《法言》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一勢而已十許年來始見敕旨論書一捲商略筆勢洞徹字體。又以逸少之不及元常猶子敬之不及逸少自此研思方悟隸式始變子敬全範元常逮爾以來自覺功進其書跡雅為高祖所重嘗論子。《書》曰:筆力勁駿心手相應巧逾杜度美過崔當與元常並驅爭先其見賞如此百濟國使人至建業求書逢子出為東陽太守維舟將發使人於渚次候之望船三十許步拜行前子遣問之答曰:侍中尺牘之美遠流海外今日所求惟在名跡子乃為停船三日書三十紙與之。
蕭特子子也。為太子捨人亦善草書高祖嘗論子曰:子敬之書不及逸少近見特跡遂逼於卿。
蕭乾子兄子也。乾字思惕善隸書得叔父子之法仕陳為五兵尚書。
到沆為北中郎將諮議參軍勤學工篆隸。
劉孝綽為秘書監善草隸自以書似父乃變為別體陳蔡景歷好學善尺牘工草隸解褐諸王府佐。
趙知禮為右衛將軍善隸書。
王彬字思文為秘書監好文章善篆隸與兄志齊名時人為之語曰:三真六草為天下寶。
蕭引為金部侍郎善隸書為當時所重宣帝嘗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筆勢翩翩似鳥之欲飛引謝曰:此陛下假其毛羽耳。
毛喜為光祿大夫少好學善草隸。
謝貞為招遠將軍掌中宮管記初貞年十三工草隸蟲篆。
徐僧權為梁東宮通事捨人領秘書以善書知名。
後魏𠔌渾字元衝道武時以善隸書為內侍左右。
崔宏字玄伯潛之子也。位至天部大人爵為公尤善草隸行押之書為世摹楷玄伯祖悅與範陽盧諶並以博藝知名諶法鍾繇悅法衛俱習索靖之草皆盡其妙諶傳子偃偃傳子邈悅傳潛潛傳玄伯世不替業故魏初重崔盧之書。又玄伯之行押書特精巧而不見遺跡。
崔簡字衝亮玄伯子也。一名覺為中書侍郎參著作事好學少以善書知名。
崔浩玄伯子天興中為著作郎道武以其工書嘗置左右浩既工書人多寫急就章從少至老初不憚勞所書蓋以百數必稱馮代強以示不敢犯國其謹也。如此浩書體勢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寶其跡多裁割綴連以為模楷。
崔衡字伯玉學崔浩書頗亦類焉獻文天安元年擢為內秘書中散班下詔命及禦所覽書多其跡也。
崔挺為中書侍郎以工書受敕於長安書文明太後父燕宣王碑賜爵泰昌子。
崔潛仕慕容為黃門侍郎為兄渾誄其手筆本草宣武初著作佐郎王遵業買書於市而遇得之計誄至是將二百載寶其書跡深藏秘之東魏武定中遵業子鬆年以遺黃門郎崔季舒人多摹楷之左光祿大夫姚元標以工書知名於時見潛書謂過於己也。江式為殄寇將軍符節令以書文昭太後尊號謚册特除奉朝請仍符節令式篆體尤工雒京宮殿諸樓觀題皆式書也。
江順和式兄子也。為徵虜將軍亦工篆書先是太和中兗州人瀋法會能隸書宣武之在東宮敕法會侍書已後隸跡見知於閭裏者甚衆未有如崔浩之妙盧淵為秘書監自遠祖志法鍾繇書傳業纍世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跡淵習傢法代京宮殿多淵所題白馬公崔玄伯亦善書世傳衛體魏初工書者崔盧二門。
呂溫字陽為上黨太守善書。
李思穆為營州刺史工草隸為當時所稱竇遵為尚書郎善楷篆北京諸碑及臺殿樓觀宮門題署多遵書也。
柳僧習善隸書敏於當時為裴植徵虜府司馬。
劉仁之粗涉書史真草筆跡頗號工便御史中尉元昭引為御史。
裴敬憲為太學博士學博纔清工隸草書高遵為中書侍郎頗有筆札詣長安刊燕宣王廟碑進爵安昌子。
郭祚為雍州刺史少習崔浩之書尺牘文章見稱於世劉懋為太尉司馬善草隸多識奇字。
王繇為給事中東萊太守有文才尤善草隸。
北齊杜弼為徵虜府墨曹參軍典管記弼長於筆札每為時輩所推。
蕭慨好學攻草隸書南土中稱為長者歷著作佐郎待詔。
趙仲將為散騎常侍學涉群書善草隸雖與弟書書字楷正雲:草不可不解。若施之於人即似相輕易。若當傢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爾是以必須隸筆。
源楷字那延為黃門郎善草隸書。
張景仁幼孤傢貧以學書為業遂工草隸書選補內書生與魏郡姚元標潁川韓毅同郡袁買奴滎陽李超等齊名世宗並引為賓客天保八年敕教太原王紹德書除開府行參軍後主在東宮世祖選善書人性行淳謹者令侍書景仁遂被引擢小心恭慎後主愛之呼為博士。
劉顗好文學工草書為司空功曹待詔文林館。
後周王字子淵初在梁為國子祭酒蕭子之姑夫也。時善草隸少以姻戚去來其傢遂相模範俄而名亞子並見重於世。
趙文深字德本為太祖丞相府法曹參軍少學楷隸雅有鍾王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榜唯文深及冀俊而已平江陵之後王入關貴遊等翕然並學書文深之書遂被遐棄文深慚恨形於言色後知好尚難反亦改習書然竟無所成轉被譏議謂之學步邯鄲焉至於碑榜餘人猶莫之逮王亦每推先之宮殿樓觀皆其跡也。遷縣伯下大夫加儀同三司世宗令至江陵書景福寺碑漢南人士亦以為工梁主蕭觀而美之賞遺甚厚天和元年路寢寺初成文深以題榜之功增邑二百戶除趙郡守文深雖居外任每須題榜取復追之。
隋竇慶頗工草隸官至河東太守。
房彥謙為司隸刺史善草隸人有得其尺牘者皆寶玩之。
閻毗為殿內少監能篆書草隸尤善為當時之妙唐楊師道為中書令少善草隸。
虞世南為秘書監同郡沙門智永善學王羲之書世南師焉妙得其體繇是聲名籍甚。
歐陽詢為太子率更令初學王羲之書後漸更變其體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絶時人得其尺牘文字鹹以為楷範焉其八分竜爪古篆世無及之飛白尤妙議者方於蕭子高麗甚重其書嘗遣使求之高祖嘆曰: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彼觀其跡固謂其形貌魁梧也。
褚遂良為尚書右僕射博學文史尤工隸草父友歐陽詢甚重之太宗嘗謂魏徵曰:虞世南死後無人可與論書徵曰: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即日召令侍書太宗嘗出禦府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天下爭賫古書詣闕以獻當時莫能辯真偽遂良備論所出一無舛誤自是漸承恩遇每事顧問之。
裴行儉為吏部侍郎工草書高宗以縑素百捲令寫文選一部嘗謂人曰:褚遂良非精筆佳墨未嘗取書不擇筆墨而妍捷者唯餘及世南耳行儉撰草書雜體數萬言並傳於代。
王方慶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傢多書籍則天嘗訪求右軍遺跡方慶奏曰:臣十代從伯祖羲之書先有四十餘紙貞觀十二年太宗購求先臣並已進之唯有一捲見在今。又進臣十一代祖導十代祖洽九代祖八代祖曇首七代祖僧綽六代祖仲寶五代祖騫高祖規祖褒並九代三從伯祖晉中書令獻之已下二十八人書共十捲則天禦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書捨人崔融為寶章集以敘其事復賜方慶當時以為榮。
鍾紹京初為司農錄事以工書直鳳閣則天時明堂門額九鼎銘及諸宮門榜皆紹京所題。
王知敬則天時為麟臺少監以工書知名。
盧鴻一少有學業頗善籀篆楷隸隱於嵩山。
薛稷尤工隸書自貞觀永徽之際虞世南褚遂良書跡後罕繼者稷外祖魏徵傢富圖籍多有虞褚舊跡稷精模仿筆力遒麗當時無及之者終為太子少保韋陟為吏部尚書幼有文彩與弟斌篤志勤學以筆札知名。
賀知章為秘書監善草隸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十字共傳寶之時有吳郡張旭亦與知章相善旭尤善草書而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時人號為顛知章始與旭遊於人間每見人傢廳館好墻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人之張索不如也。然旭稍過於知章。
張廷為太子詹事素與陳州刺史李邕親善邕所撰碑碣必請廷八分書甚為時人所重。
顔真卿字清臣琅邪臨沂人五代祖之推北齊黃門侍郎真卿少勤學孝敬有文詞工書官至太子太師徐浩肅宗時為中書捨人浩屬詞贍給。又工楷隸韓字太衝少好學弱冠強學尤工書位至檢校僕射平章事封晉國公。
袁滋工篆籀雅有古法元和中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柳公權初為夏州李聽掌書記穆宗即位入奏事召見謂之曰:我於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遺充翰林侍書學士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傢當時公卿大臣傢碑版不得公權手筆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貝曰:此購柳書上都西明寺金剛經碑備有鍾王歐虞褚陸之體尤為得意文宗夏與學士聯句公權。《詩》曰:薫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文宗諷此兩句令公權題於殿壁字方圓五寸帝視之嘆曰:鍾王復生無以加之大中初轉少師中謝日宣宗召升殿御前書三紙軍容使西門季玄捧硯樞密使崔巨源過筆一紙真書十字曰:衛夫人傳筆法於王右軍一紙行書十一字曰:永禪師真草千字文得傢法一紙草書八字曰:謂語助者焉哉!乎!也。賜錦采瓶盤等銀器仍令自書謝狀勿拘真行帝尤奇惜之。
裴為兵部侍郎少篤學善隸書。
盧知猷為太子太師尤工書落簡飛翰人爭模仿周馬胤孫為太子詹事嗜八分書題署酬答必存其跡。
楊凝式以右僕射致仕凝式善於筆札居壁藍墻之間往往恣其題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册府元龜》簡介 | 捲一◎帝王部·總序·帝係 | 捲二◎帝王部·誕聖 | 捲三◎帝王部·名諱 | 捲四◎帝王部·運歷 | 捲五◎帝王部·創業 | 捲六◎帝王部·創業第二 | 捲七◎帝王部·創業第三 | 捲八◎帝王部·創業第四 | 捲九◎帝王部·繼統第一 | 捲十◎帝王部·繼統第二 | 捲十一◎帝王部·繼統部三 | 捲十二◎帝王部·中興·告功 | 捲十三◎帝王部·都邑 | 捲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捲十五◎帝王部·年號 | 捲十六◎帝王部·尊號一 | 捲十七◎帝王部·尊號第二 | 捲十八◎帝王部·帝德 | 捲十九◎帝王部·功業 | 捲二十◎帝王部·功業 | 捲二十一◎帝王部·徵應 | 捲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捲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