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六章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9)      田居儉 Tian Jujian

  不想入夜時分,秦弱蘭又悄然出現在陶𠔌面前,經過一番充滿柔情蜜意的親熱之後,又執意嚮他索取墨寶,聲稱用作別後慰藉思念苦澀之用。陶𠔌不知其中奧妙,遂把陰謀誤作愛情,並將他倆此番別離喻為斷弦,希冀他日能有重續之時,於是便欣然提筆,將他倆這樁風流韻事寫成了一首小令,調寄《風光好》:
  好因緣,惡因緣,衹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彈盡相思調,知音少。再把鸞膠續斷弦,是何年?
  李煜假手秦弱蘭得到陶𠔌這首小令,當即傳旨教坊排練,並要秦弱蘭演唱,準備為陶𠔌餞行時讓他當衆出醜。
  排演就緒之後,李煜便設宴為陶𠔌餞行。酒宴伊始,陶𠔌還是派頭十足,盛氣凌人,與宴會應有的賓主互敬氣氛極不協調。儘管李煜極盡地主之誼,命內侍用夜光杯嚮陶𠔌敬酒,可是陶𠔌卻不苟言笑,拒不賞光。
  李煜見狀心想:看來,他敬酒不吃衹好吃罰酒了。於是命內侍傳令歌伎“勸酒”。事先在堂下等侯的歌伎,聽到傳喚後當即升堂。陶𠔌定睛一看,這花枝招展的歌伎竟是秦弱蘭!至此,他方知上當,神色不禁緊張起來。
  而秦弱蘭卻輕鬆自如,手執檀板,在教坊琴師的伴奏下,字正腔圓地唱起了《風光好》。陶𠔌聞聲,如坐針氈,汗流滿面,手足無措。李煜和韓熙載在一旁看着陶𠔌這副狼狽相,頗感自鳴得意。秦弱蘭唱完那首小令,便陪內侍嚮陶𠔌輪番敬酒,他們先是好言相勸,動之以情,接着便強人所難,舉杯硬灌,最後,將陶𠔌灌得酩酊大醉。陶𠔌招架不住,中間曾幾度告饒,李煜怎肯善罷甘休,直到陶𠔌醉後失態,軟癱在地,語無倫次,口吐穢言為止。
  陶𠔌被送回客館後,醉得不省人事,和衣大睡半天一夜,方纔醒了過來。酒醒之後,陶𠔌想起昨日掃興之事,氣急敗壞,可是又不便發作。他想來想去,覺得三十六計,還是走為上策。於是差人去韓府送信,聲稱翌日啓程北歸。韓熙載將信轉呈李煜,李煜授意韓熙載:指派兩名小吏,到十裏長亭從簡送行。這種冷落的儀式,與當初陶𠔌來時百官在此夾道歡迎的熱烈場面相比,不啻是天壤之別!陶𠔌明知這是有意奚落和侮辱,也衹好忍氣吞聲,聽之任之。李煜則落井下石,搶先派親信趕往汴梁,將陶𠔌在金陵的桃色醜聞和那首小令《風光好》廣為張揚,弄得他在京城中聲名狼藉,苦不堪言。純紛矠
  如今,李煜連這種惡作劇式的較量都成了奢想。他對眼前的一切衹有在背地裏橫眉冷對,日復一日,苦熬時光。這種國亡身虜的生活,使他不時想起翰林學士當年抄呈的一首暗傷亡國的詞。那是後蜀進士出身的檢校太尉鹿虔,為了憑吊前蜀王衍亡國而作的感事詞。
  鹿氏在這首詞中,淋漓盡致地詠嘆了宮苑荒寂,綺窗愁怨,人去樓空,歌吹聲斷的凄涼景象,並藉助煙月不知,夜闌還照,野塘殘荷,愴然啜泣等自然景物,抒發了他的哀悼感憤之情。由於南唐後來與前蜀有着相同的滅國遭遇,這首詞在李煜的情感上經常引起共鳴,故而他不斷輕吟鹿氏的嘔心之作《臨江仙》: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嚮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每當李煜吟起鹿虔的詞,自然就聯想到自己眼前的處境:往事堪哀,對景難排。秋風蕭瑟,庭院空曠,門前冷落,無人問津,小樓珠簾終日不捲,青緑苔蘚布滿石階。入夜,秋涼襲人,月華瀉地。他伫立窗前,不禁又想起金陵的宮苑殿宇,此刻縱然安在,奈何早為他人所有,往日的一切繁華,都已成了過眼雲煙。而懸在中天的那輪明月,對此卻全然不知,依舊空照着李傢祖孫三代的故居和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真是“煙月不知人事改”,令我傷悲。李煜想到這裏,似感藉他人之酒杯,已不足以澆自己胸中的塊壘,於是,他又填了一首自怨自責的感傷詞,調寄《浪淘沙》:
  往事衹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捲,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這類懷念傢山故國,感嘆身敗心痛的詞作,很快就流傳到江南,在通都大邑的文人學士中間不脛而走。同時,也很快就被趙光義安插在各地的耳目所察覺,他們晝夜兼程,奏報京師。趙光義讀過李煜的一些近作,心中的怨怒與忌恨憤然而生。
  在趙光義看來,大宋朝對待李煜這個降王,可謂仁至義盡,古今少有了。在汴梁,李煜的府第規格僅次於當朝皇帝的宮殿,不要說一般的皇親國戚,就連京兆府尹、秦王趙廷美的衙署也無法與之相比。可是李煜對此還不知足,整天唉嘆什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對我明服暗不服,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為此,他决定派人前去李煜住地再探動靜。究竟派誰合適,他一時還拿不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目錄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