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悟 影響一生的心態修養書:處世智典   》 第86節:說話之道(11)      方廣 Fang An

  其實,更難的還在後面——哪個人前不說人,哪個人後無人說——信息在傳遞中的扭麯卻是最難防的啊。人人都是信息源,既為社會帶來歡快和喜悅,也為生活增添煩惱和苦楚——關鍵在於嘴巴如何擺弄。雖有千方百法,但有兩條原則似可遵循——
  請記住:常在你面前說人傢如何如何的人,一定不要相信他、親近他,因為,他也會在別人面前說你怎樣怎樣;
  同樣,也莫忘了,如果你老在張三面前說李四,在李四面前說趙五,最後就會說到你自己。千萬不要去幹那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聯合別人來打倒自己的蠢事。
  人有一張嘴,要講許多話——該講的話要講,爭取把它講好;不該講的話不講,也不要去多想——我們可要管好自己的一張嘴。
  □ 說話有“術”
  有個人為了慶賀自己的四十歲生日,特別邀請了四個朋友來傢中吃飯。
  三個人準時到達了。衹剩一人不知何故遲遲沒有來。
  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脫口而出:“急死人啦!該來的怎麽還沒來呢?”
  在座的有一客人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對主人說:“你說該來的還沒來,意思就是我們是不該來的,那我告辭了,再見!”說完,就氣衝衝地走了。
  一人沒來,另一人又氣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該走的卻走了。”
  剩下的兩個客人,其中有一個生氣地說:“照你這麽講,該走的是我們啦!好,我走。”說完,掉頭就走了。
  又把一個客人氣走了。主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
  最後留下的這一個朋友交情較深,就勸主人說:“朋友都被你氣走了,你說話應該留意一下。”
  這人很無奈地說:“他們全都誤會我了,我根本不是說他們。”
  最後這朋友聽了,再也按捺不住,臉色大變道:“什麽!你不是說他們,那就是說我啦!莫明其妙,有什麽了不起。”
  說完,鐵青着臉也走了。故事解讀:
  有的人缺少“嘴”上的功夫,說話乏“術”,因此,言談表達往往“話不投機”,以致很難把事情辦好,有時甚至還會將好事辦砸;而有的人則深諳說話之“術”,能得體地運用語言,準確地傳遞信息、表情達意,有的人甚至能點“語”成金,使所言收到奇佳的表達效果。應用之道:
  說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值得推敲的藝術,尤其是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說話的好與壞關係交往的功效。而揣測對方心理,把話說到別人的心裏去,是說話得體、動聽從而達到成功交往的關鍵因素。在這方面,《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可稱典範。下面僅就她在《林黛玉進賈府》中的一段話加以說明。
  王熙鳳初見黛玉,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衹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麽姑媽偏就去世了!”
  王照鳳是賈府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她的權勢多半是來源於賈母的寵信,所以熙鳳行事說話時時刻刻都依據賈母的愛憎好惡,揣測其心理。初見賈母的外孫女黛玉,便恭維她是天下最標緻的人物,“我今兒纔算見了”,似乎是在說她從未見識過,而周旋於賈府上下人中,又是名門之女的王照鳳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為什麽對黛玉如此誇奬呢?我們知道:是賈母一再執意要把自己唯一的女兒的孩子黛玉接進賈府的,承受失女之痛的賈母自然會把對女兒的感情轉移到外孫女的身上,心肝兒肉地疼愛。聽到有人這麽誇奬外孫女,賈母定是歡喜,儘管這話已恭維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誰能拒絶呢!接着,熙風又說黛玉不是賈母的外孫女而是孫女,這顯然違背事實。但有時候,假話比真話更讓人愛聽。由外孫女到孫女,其潛臺詞是想告訴賈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調教出來的孫女一樣。此話如撲面之清風,賈母怎不受用?對於寄人籬下的黛玉來說,置身於人地兩疏的賈府聽到別人的誇奬,並且說自己是賈府的最高統治者賈母的嫡親孫女,除了高興之外,說不定還有感激呢!不僅如此,王熙鳳始終沒有忘記,或者說更清楚黛玉進賈府的原因:姑媽去世。女兒的去世會給賈母以精神上的打擊,而失去母親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說。所以熙鳳又嚮二人表達自己的悲傷與哀痛——“怎麽姑媽偏就去世了”。真是做盡了人情,好一個八面玲攏的人物!可謂:言為“心”生甚機敏,巧於周旋太聰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西北大學出版社
第1節:有容乃大(1)第2節:有容乃大(2)第3節:有容乃大(3)第4節:有容乃大(4)
第5節:有容乃大(5)第6節:有容乃大(6)第7節:有容乃大(7)第8節:有容乃大(8)
第9節:有容乃大(9)第10節:有容乃大(10)第11節:人在江湖(1)第12節:人在江湖(2)
第13節:人在江湖(3)第14節:人在江湖(4)第15節:人在江湖(5)第16節:人在江湖(6)
第17節:人在江湖(7)第18節:人在江湖(8)第19節:人在江湖(9)第20節:協作共贏(1)
第21節:協作共贏(2)第22節:協作共贏(3)第23節:協作共贏(4)第24節:協作共贏(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