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名城名鎮名村   》 第86節:鐘靈毓秀之地——廣西興安      何躍青 He Yueqing

  鐘靈毓秀之地——廣西興安
  興安地處“湘桂走廊”中部,古屬百越之地。春秋、戰國為楚國疆土,秦始皇戍五嶺時曾駐軍於此。漢元鼎六年屬始安縣,唐武德四年設臨源縣,後晉三年改昌得,宋太平興國二年改興安,後沿用至今。
  三十六陡下興安 一陡一個天地——古靈渠
  興安是連接湘水、灕水的咽喉要塞,而一條靈渠則成就了中國的統一大業,更顯示了中國人開山開河的智慧。
  靈渠的建造始於公元前214年,分南北兩渠,主要工程包括鏵嘴、天平、渠道、陡門和秦堤。石塊相扣相銜砌成的500米長“人”字形大壩乃“鏵嘴”,內高外低,斜坡狀的壩面像鱗片一樣鑲嵌着一方方片石,遠看去,大壩活像一條降服急流狂濤的巨竜,緊鎖在湘江的源頭裏。大壩既可攔水,又能泄洪,不用設閘起閉就能自動調節水量,保持渠水相對平穩。這分水嶺中,三分湘水攜一路稻香橘紅,七分灕水輓八裏桃紅柳緑,水鳥低掠、鯉魚小跳,一番古樸清幽的景緻讓遊人贊嘆不已。據介紹,靈渠的泄水天平,采用側堰溢洪控製入渠流量,使蓄水緩緩而進,能保渠堤安全。而這一巧妙的設計,與埃及巴拿馬運河有異麯同工之妙。
  由於靈渠的開挖是舒緩而行的,不搞突然的降坡,所以迂回靈秀的渠道就像一篇律清韻長的詩文,和諧婉轉。“三十六陡下興安”,這該是對靈渠最好的贊譽,水路、雲路,一陡一個境界,一陡一個天地。
  水街有10座古橋,比較有名氣的是娘娘橋、萬裏橋、馬嘶橋、接竜橋。娘娘橋的出處已經無從考證,萬裏橋是秦軍從南往北時經過最多的一個橋;馬嘶橋則是水街的驕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二橋跨二水的“水立交”。據說是因當年漢代將軍馬遠之馬不肯過橋而得名;接竜橋則因其僅半邊臺階而得名,是目前廣西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據說此橋乃當年足智多謀的懷丙和尚的智慧,其一改古法將橋的重心放在渠的西面,橋東修有九級石臺階上橋,而橋西不留石階,成就了接竜橋的千古之謎。在早上的霧氣朦朧中看橋,這橋就像一隻竜身隱沒於身後的三臺嶺中,張開大口將上顎輕搭在渠東岸的竜頭,悠然地任人撫摸。
  秦風古韻之古建築
  水街的迷人之處還在於水街兩岸的民居,鱗次櫛比,均為青瓦白墻,木雕花門窗。水街的秦風古韻,表現在北門的“秦文流觴”。觴是古代的酒杯,“流觴”是中國古代一種趨吉避災的祭祀儀式,秦文流觴取“代承秦漢文化、祝願百姓吉祥”之意,由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組古建築群組成。
  城內的建築則依形取勢,層層跌落,杜牧《阿房宮賦》中“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便是其真實的寫照。古樸的建築中處處滲透着秦朝威武的氣息,三條古街更是盡顯秦漢風情,而酒肆茶樓,百年老店亦讓遊人不覺迷失其中。九井坊中的個個商鋪亦是別具一格、無奇不有,店內之物每一件都令人愛不釋手。
  此外,興安還是銀杏之鄉,産的白果量非常大,用白果製作的菜餚不少。除此之外,興安盆地是一座巨大的葡萄園,有“嶺南吐魯番”之譽,也是柑橘之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文化古城——北京第3節:三都之地——重慶
第4節:關外紫禁城——遼寧瀋陽第5節:六朝古都——江蘇南京第6節:九朝古都——河南洛陽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第8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第9節:湯在此建商國——河南商丘
第10節:中華文明的搖籃——陝西西安第11節:秦國都城——陝西鹹陽第12節:臨海城市——天津
第13節:典故之城——河北邯鄲第14節:世界文明藝術寶庫——大同第15節:現存完整的明清縣城——平遙
第16節:晉國三城——山西新絳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第18節:紅山文化故鄉——內蒙古赤峰
第19節:劉邦的故鄉——江蘇徐州第20節:名人之鄉——江蘇淮安第21節:水鄉古城——浙江紹興
第22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寧波第23節:福地寶城“三山”——福州第24節:“海上絲綢之路”——泉州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