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86节:雪上加霜,宗室操戈徒叹息(1)
刘绪义 Liu Xuyi
10、雪上加霜,宗室操戈徒叹息
王子之乱
此时,我们应该来看看周天子的情况了。
与齐桓公同时的周王是东周的第五任天子周惠王。前面四位天子分别是周平王,周桓王(林),周庄王(佗),周僖王(胡齐)。周惠王,名阆,乃周庄王之孙、周僖王(一作周厘王)之子。周惠王即位之初,东周内部发生了著名的"子颓之乱"。子颓是周襄王的叔叔,周庄王的庶子。
过去宗周时期的周天子作为天下宗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进入春秋之后,王室衰微,郑庄公率先抵抗王师并射伤天子之后,周王室几近名存实亡,天子权威一落千丈,"周之子孙日失其序"。这个时候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只剩下一个鲁国与他保持着亲近的关系。然后就是这样,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春秋》记载了诸侯间朝聘盟会共450次,其中鲁国国君朝齐、晋、楚三国多达33次,而朝周天子仅仅只有3次。后来,鲁国大夫执政后,他们朝聘列国多达56次,朝周天子仅仅4次。相反,《左传》记载周天子和王室的事迹笔墨不多,倒是突出了几次"王子之乱"。甚至按惯例周天子驾崩与葬礼,一般都要通报诸侯的,但《春秋左传》自鲁桓公十五年载有周桓王崩,鲁庄公载葬桓王之后,其它诸天子的崩与葬长时间不复见于《春秋》,这表明,王室衰弱到了无法与诸侯互通的地步。
清冯李骅作《春秋左绣》一书,对周东迁之后十四王有过简单的评述,他说:
周十四王,都无甚昏虐,第忠厚之遗,过失之弱耳。然平王赗惠及仲,首昧匹嫡之训;桓王助沃逐翼,全懵裂冠之戒,干纲不正,宜繻葛之肆逆而无忌也;庄锡鲁桓之命,而法漏于吞舟;僖列晋武为侯,而赏僭于窃国。积而至于子颓;惠犹不鉴,反令郑逃首止之盟,而叔带之衅不旋踵矣;襄王守匹夫之孝,自致鄙汜之辱,顾始则告难齐桓,王人会洮而位以定。终则策命晋文,河阳下狩而名亦尊。知人则哲,庶几近之;自顾及匡,王室无事;若乃定却楚庄问鼎,王孙犹布周德之盛;简命单、刘,会伐晋厉,犹假周室之威;无如灵王,生而有髭,虚有其表;景王多言,举典徒托空言,以至心疾不瘳,已牺酿祸,悼猛不终;敬仍 杌,狄泉姑莸,奔走不暇,赖晋始城成周,继戌胥靡,迄于春秋犹然共主。
事实上,冯李骅的说法一点不假,都有史实作证。如平王之昧,有"周郑交质"为证;桓王之懵,有"繻葛之战"为凭;庄王之法漏吞舟,有册封杀兄自立的鲁桓公为证;僖王之僭赏,有承认曲沃代晋为诸侯为证。
正因为天子尚且如此,因而,王室内部接而三连三地发生"王子之乱"。
先说庄王时的王子克之乱;公元前697年(鲁桓公十八年),周桓王有三个儿子,太子佗,就是周庄王,王子成父,王子克。三个儿子中最笼爱王子克(《左传》称子仪),桓王病重,把王子克托付给周公黑肩,意思是如果太子佗善终,就希望兄终弟及,传位给王子克。桓王死后,庄王即位,周公黑肩就想杀掉周庄王而立王子克,与辛伯商量,辛伯向周公进谏,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什么是"并后"?就是宠妾与王后地位相当;"匹嫡"就是把庶子的地位提升到太子一样高;"两政",就是二卿权力一样大;"耦国"就是大城与国都一样。但周公不听。辛伯就把这件阴谋告辞了周庄王,周庄王与辛伯联合起来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出亡到燕国。王子成父避子克之乱奔齐,并在管仲的推荐下做了齐国大夫,后又做子大司马,成为齐国的国防防部长、首席将军。《左传》所载的这次"子克之乱",揭开了春秋时期,卿、诸侯参与周王权政变的序幕。公元前693年夏天,周庄王为了笼络齐国,要将女儿嫁给齐国国君。他让鲁桓公作媒,并派卿单伯先将女儿送至鲁国。冬天,姬佗又派臣荣叔赴鲁,"赐命"(即册封)杀兄自立的鲁桓公,鲁桓公就派人将王姬嫁往齐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 | 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 | 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 | 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 | 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 | 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 | 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 | 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 | 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 | 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 | 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 | 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 | 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