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駡最多的人和最多人駡的人--李敖 Most people curse curse most people - Li Ao   》 十五、後 記      陳纔生 Chen Caisheng

  在很久很久以前,豫北山區有過一個壯漢,個子不高,勤勞能幹,他的熱心和善良,贏得左鄰右捨的稱贊。  一個夏天,壯漢的兒子考上了大學,壯漢十分風光,他嚮鄉鄰藉了糧票,藉了錢,背着鋪蓋捲,雄赳赳地踏上東去的山道,把兒子送出了山。  第二天,壯漢回來了。昨日的榮耀似乎從未有過似的,他一如既往地下地幹活,從泥土中刨食,用汗水換錢,後來,又跟外出打工的人奔了太原。  壯漢掙來的錢除了傢用,都源源不斷地寄往一個小城,在那裏,他的兒子正在念大學,想到兒子,壯漢就來勁,受多少苦他也情願。  壯漢這一輩子都在勞作,像在完成一項使命似的,風裏來,雨裏去,從春到秋,從鼕到夏。兒子大學畢業了,兒子留了城;兒子成傢了,兒子有了新居。壯漢高興,但高興歸高興,他從未到城裏住過一天。  壯漢老了,壯漢的頭髮白了,壯漢病了,壯漢拄着拐杖衹能斜着身子走路了。  他開始想兒子,但兒子離他太遙遠了,壯漢衹能在冥想中想象兒子的模樣。他站在籬笆門外,嚮東方的山巔眺望,那裏,山嵐一片,有幾衹老鷹在飛,在飛,在幽遠的山𠔌上空盤旋。時間久了,壯漢竟覺得,兒子是兒子,兒子和自己無關。  春天裏的一個晚上,壯漢院中那兩棵開滿白花的梨樹突然枯萎了。  壯漢像是明白了什麽,別人指指點點,他衹是笑笑,不發一言。  幾天之後,壯漢死了。  正是清明時節,壯漢的兒子冒雨回到山村。他處理着壯漢的後事,沒掉一滴眼淚,平靜得好像那去者與他無關。  清晨,山裏人看到那個壯漢的兒子在村外漫步,馬上又想起壯漢。  壯漢的兒子走了,鄉親們繼續忙活自己的生計,壯漢從此消失了。  那個壯漢的兒子就是我。  想起父親的一生,午夜夢回,我曾淚流滿面,但這種思念,我從未在人前流露過。父親傳給我的除了大山的沉默,便是大山的內涵。  我是壯漢的兒子。  到高校工作後,陰錯陽差,我步入“李敖研究”的行列。那個在臺灣島上倔犟地與黑暗抗爭了一輩子的老頭兒,竟然使我傾註了數年的精力、財力和時間。就像當年父親供我讀書、成傢一樣,沒有考慮過收穫,沒有考慮過報答,冥冥之中,我像在完成上蒼交付的一項使命,我的血肉,我的生命,我的薪水,似乎都是為了那個使命而來,為了它,我不惜代價。  李敖說過,來年之後,他會歸骨於昆侖之西,那是大陸的動脈,大陸的根,雖然它已經一片浩瀚、荒涼與死寂。我覺得他的話為我們的時代敲響了警鐘,在人文價值失落的今天,值得我們每一個知識分子午夜長考。  當然,李敖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一點!他那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時髦不能動的人格、那為理想主義而戰的信念、為人類憂患而吶喊的精神、“雖萬千人,吾往矣”的大勇,對我們每一位步入21世紀的中國人都具有施教意義。  就像父親無怨無悔地培養他的兒子一樣,我把挖掘李敖的價值當做了一項神聖的使命。一晃五年過去了,我的思考漸漸化作了擺在桌子上的這部書稿。  《李敖這個人》在三年前就已具雛形,後又三易其稿,方成眼前模樣。儘管如此,限於資料原因,許多地方依然未能滿意,如今惴惴不安地獻給讀者,一方面意在交流,更重要的是接受讀者的指導。  在本書付梓時,我要深深地感謝那些曾經給本書以支持和指導的老師和朋友們。如在百忙中審閱本書並提出中肯意見的賈允河博士,赴香港講學依然不忘為筆者尋找資料的曾祥芹教授,為筆者訪問南京大學圖書館港臺資料室而提供種種方便的徐雁博士,為本書的完成給予過極大支持和關懷的瀋衛威博士,為本書熱情推薦出版單位的林賢治先生,大力支持筆者開設“李敖研究”課程的翟傳增先生,還有郝劍平、陳獻軍弟在經濟上的援助,陳志明君在校稿上的協助、王萍君在幫助購置資料上的辛苦……沒有這些見面和未見過面的老師、朋友的幫助,本書的完成定會更加睏難。  此外,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筆者翻閱了大量他人的有關著述和文章,受益匪淺,在此一並對他們表示感謝,恕不一一列出。  學術性評傳的寫作有着比較嚴格的規範和要求,而我並未受過此方面的係統訓練,大多靠的是對先賢著作的學習和感悟,因此,書中荒腔走板的地方,還望讀到本書的讀者方傢不吝賜教。  陳纔生  2003年10月16日於殷都古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五、暗戀羅君若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1)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2)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3)七、姚本師,“不拒麯木”八、鬍適:(1)
八、鬍適:(2)九、“偏要驚人過一生!”(1)九、“偏要驚人過一生!”(2)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1)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2)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3)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