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十五元宵闹花灯(1)      Mei Chaorong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咆哮哮;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蛾斗彩,雪柳争辉。双双随绣带香球,缕缕拂华幡翠幰。鱼龙沙戏,七真五老献丹书;吊挂流苏,九夷八蛮来进宝。村里社鼓,队队喧阗,百戏货郎,桩桩斗巧。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等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女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
  ——《金瓶梅》第十五回
  这是叙述吴月娘等坐了轿子,来到狮子街灯市李瓶儿新买的房子看花灯。“见那灯市中人烟凑集,十分热闹,当街搭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些诸门买卖。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鳌山耸汉。”关于灯市,书中这么一段极其繁华详尽的描写。
  西门庆对花灯颇迷恋。第七十八回写潘金莲上寿。西门庆早起,衙门中去了,吩咐小厮每抬出灯来,收拾揩抹干净,大厅卷棚各处挂灯,摆设锦帐围屏……玳安与琴童站着高凳,在那里挂那三盏珠子吊挂灯。(潘金莲)笑嘻嘻说道:“我道是谁在这里,原来是你每在这里挂灯哩。”琴童道:“今日是五娘上寿,爹吩咐下俺每挂了灯,明日娘的生日好摆酒。”西门庆宴请应伯爵、谢希大一帮闲兄弟,也要挂灯结彩。应伯爵也经常差人请西门庆去赏灯吃酒。花灯在当时是一种时尚的送礼佳品。在《金瓶梅》第四十一回,乔亲家贺李瓶儿生子,礼物中就有花灯,“两挂珠子吊灯,两座羊皮屏风灯。”
  在明朝,闹花灯实际上是一项奢侈的活动,花费甚巨。据说,朱厚照幼年时就十分迷恋花灯,当了皇帝后更是常常为灯节花费大量的款项,采购新奇、装饰精巧的品种,悬挂在宫中,以供观赏。《明实录》记载:“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所费以数万计。1507年,库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中国历史研究社编写的《明武宗外纪》记述,1507年9月(正德二年),明武宗专门从太仓金库提取了35万两巨额的银子为灯节买灯。
  灯节,即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除了吃元宵,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观花灯,即所谓正月十五闹灯会。过去,灯节为皇家特别看重,会有皇家灯会,现在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民间习俗活动。
  一般认为,灯节起于西汉。到了唐朝,赏灯活动逐渐兴盛起来。唐朝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中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从中可见当年元宵灯会的盛况。宋朝的灯节更加热闹,还有猜灯谜活动,活动要持续5天。到明朝,灯节进入了最为兴盛的时期,时间延长到10天。
  在历朝帝王中,以明朝的朱姓皇帝对灯节最看重,嗜好灯会,史载,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应天(今南京)后,为庆贺当年的元宵节,他招徕天下富商,放灯10日。当时的南京城内盛搭彩楼。秦淮河畔的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凡。每年的夫子庙灯会都是南京的重头大戏,江南贡院前、古秦淮河边、文德来燕桥上,观灯的市民、游人如织,常常挤得水泄不通,“家家走桥,人人看灯”。
  灯会上猜灯谜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凑热闹,尤其是逛灯会。可有一次逛灯会的时候却很倒霉。据徐桢卿撰《剪胜野闻》说“太祖常于上元夜微行京师。时俗好为隐语相猜以为戏。乃画一妇人赤足怀西瓜,众哗然。帝就视,因谕其旨谓淮西妇人好大脚也。甚衔之。明日命军事大僇居民,空其室。马后祖贯淮西故云。”原来,朱元璋的皇后马氏从小没缠足,有双大脚,好事之人就讥讽她,联想到马皇后是淮西人,于是,就有了“淮(怀)西(西瓜)妇人好大脚”的戏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千古一奇梅
杀人不见血的刀(1)杀人不见血的刀(2)杀人不见血的刀(3)太监敢顶半边天(1)
太监敢顶半边天(2)太监敢顶半边天(3)玩主坯子皇帝命(1)玩主坯子皇帝命(2)
玩主坯子皇帝命(3)父母还是亲生好(1)父母还是亲生好(2)父母还是亲生好(3)
特务行业很吃香(1)特务行业很吃香(2)特务行业很吃香(3)平民组织闹党派(1)
平民组织闹党派(2)平民组织闹党派(3)亲兄弟得明算账(1)亲兄弟得明算账(2)
亲兄弟得明算账(3)别人挖坑自己跳(1)别人挖坑自己跳(2)别人挖坑自己跳(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