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全书 》 太平御覽 》
捲八百五十六 ◎飲食部十四
李昉 Li Fang
○茹
《史民》曰:公儀休食茹而美,拔其園葵。
《後漢書》曰:孔奮為姑臧長。時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緻豐積。奮左職四年,財産無所增。事母孝謹,雖自儉約,而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瀋約《宋書》曰:文帝為王玄謨作四時茹詩云:"堇茹供春膳,粟飧充夏餐。"
《傅玄詩》曰:廚人進藿茹,有酒不盈杯。
枚乘《七發》曰:白露之茹。
○菹
《周禮》曰:朝事之豆,其實韭菹、昌本、菁菹、茆菹。(昌本,昌蒲根也,切之四寸為之。菁菹,韭菹。鄭大夫讀茆為茅。或曰茆水草。杜子春讀茆為卯。玄謂:菁,蔓菁也;茆,鳧葵也。)饋食之豆,其實葵菹。加豆之實,芹菹、深蒲、菭筍菹、筍菹。(芹,楚葵也。鄭司農雲:深蒲,弱入水深,故曰深蒲;或曰:深蒲,桑耳。菭,水中魚衣也。玄謂:深蒲,蒲始生水中子也。菭,箭萌、筍竹萌。)王舉則共七菹。(韭、菁、茆、葵、芹、菭、筍菹。凡醯醢所和,細切為齏,全物若為菹。齏菹之稱,菜肉通稱矣。)
《記》曰:麋鹿為菹,野豕為軒,皆而不切。麇為闢雞,菟為宛脾,皆而切之。切蔥若薤實之,醯以柔之。(此軒、闢雞、宛脾、皆菹類也。其作之狀,以醯與薫菜淹之,殺肉及腥氣也。)
又曰:水草之菹,陸産之醯,小物備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實,美物備矣;昆蟲之異,草木之實,陰陽之物備矣。(水草之菹,芹、茆屬。陸産之醯,蚳、之屬。天子之祭,八簋。昆蟲,謂溫生寒死之蟲也。《內則》:可食之物有蜩範。草木之實,菱茨榛慄之屬。)
《傳》曰:王使周公閱來聘,饗有昌歜(昌菹。)
《毛詩》曰: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剝瓜為菹也。《箋》雲:中田,土也,農人作廬焉,以便其田事。於畔上種瓜,瓜成又入其稅,天子剝削淹漬以為菹。貴四時之異物。)
《毛詩義疏》曰:蒲,周禮以為菹。謂蒲始生,取其中心入地蒻,大如指,白,生啖之甘脆。又煮以苦酒受之,如食筍法,大美。今吳人以為菹。
《廣雅》曰:齏、{隊韭}、{艹釀}、{艹酤}、菹也。(墜,大內切。{艹酤},口故切。)
《蒼頡解詁》曰:{艹酤},酢菹也。
《說文》曰:菹,菜酢也。蘫,瓜菹也。(蘫,力甘切。)
《釋名》曰:菹,阻也。生釀之,遂使阻於寒溫之間,不得爛也。
《呂氏春秋》曰:文王好菹。孔子聞之,蹙頞而食之三年,然後美之。
賈誼《新書》曰: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病,而不能食之。令尹入,問曰:"王安得此疾?"王曰:"我食寒菹而得蛭,念譴之而不得其罪乎,是法廢而威不立,非所以使國聞也;譴而行其誅乎,則庖宰監者皆當死,心又弗忍也。故吾恐蛭之見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拜而賀曰:"臣聞:天道無親,惟德是輔。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是昔也,惠王之後而蛭出,其夕,病心腹之積皆愈。
《晉書》曰:吳隱之年十餘歲,丁父母憂,食鹹菹,以其味甘,掇而棄之。
盧諶《祭法》曰:秋祠有菹消。(《食經》有此法也。)
範汪《祠製》曰:孟鼕不鹹菹。
○甕
《釋名》曰:生氵籥蔥薤曰甕,言柔滑兌兌然也。
《太平御覽》 宋·李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捲一 ◎天部一 | 捲二 ◎天部二 | 捲三 ◎天部三 | 捲四 ◎天部四 | 捲五 ◎天部五 | 捲六 ◎天部六 | 捲七 ◎天部七 | 捲八 ◎天部八 | 捲九 ◎天部九 | 捲十 ◎天部十 | 捲十一 ◎天部十一 | 捲十二 ◎天部十二 | 捲十三 ◎天部十三 | 捲十四 ◎天部十四 | 捲十五 ◎天部十五 | 捲十六 ◎時序部一 | 捲十七 ◎時序部二 | 捲十八 ◎時序部三 | 捲十九 ◎時序部四 | 捲二十 ◎時序部五 | 捲二十一 ◎時序部六 | 捲二十二 ◎時序部七 | 捲二十三 ◎時序部八 | 捲二十四 ◎時序部九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