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八十五回 戀花叢公子扶喪 定藥方醫生論病      吳趼人 Wu Jianren

  “這封信,你道他說些甚麽?他說:‘臺灣一省地方,朝廷尚且拿他送給日本,何況區區一座牯牛嶺,值得甚麽!將就送了他罷!況且爭回來,又不是你的産業,何苦呢!’這裏撫臺見了他的信,就冷了許多,由得這裏九江道去攪,不大理會了。不然,衹怕還不至於如此呢。”我聽了這一番話,沒得好說,衹有嘆一口氣罷了。逛了一回,便出城去。
  看看沒甚事,我便坐了下水船,到蕪湖、南京、鎮江各處走了一趟,沒甚耽擱,回到上海。恰好繼之也到了,彼此相見。我把各處的正事述了一遍,檢出各處帳略,交給管德泉收貯。
  說話間,有人來訪金子安,問那一單白銅到底要不要。子安回說價錢不對,前路肯讓點價,再作商量。那人道:“比市面價錢已經低了一兩多了。”子安道:“我也明知道。不過我們買來又不是自己用,依然是要賣出去的,是個生意經,自然想多賺幾文。”那人又談了幾句閑話,自去了。我問:“是甚麽白銅?有多少貨?”子安道:“大約有五六百擔。我已經打聽過,蘇州、上海兩處的腳爐作、煙筒店,盡有銷路,所以和繼翁商量,打算買下來。”我道:“是哪裏來的貨,可以比市面上少了一兩多一擔?”子安道:“聽說是雲南藩臺的少爺,從雲南帶來的。”我道:“方纔來的是誰?”子安道:“是個掮客(經手買賣者之稱,滬語也)。”我道:“用不着他,我明天當面去定了來。”繼之道:“你認得前路麽?”我道:“陳稚農,我在漢口認得他,說是雲南藩臺的兒子,不是他還有哪個。是他的東西,自然該便宜的。”子安道:“何以見得?”我道:“他這回是運他娘的靈柩回福建原籍的,他帶的東西,自然各處關卡都不完釐上稅的了。從雲南到這裏,就是那一筆釐稅,就便宜不少。我在漢口和他同過好幾回席,總沒有談到這個上頭。”繼之道:“他是個官傢子弟,扶喪回裏,怎麽沿途赴席起來?”我道:“豈但赴席,我和他同席幾回,都是花酒呢。
  終日沉迷在南城公所一帶。他比我先離漢口的,不知幾時到的上海?”子安道:“這倒不了利,並且也不知他住在哪裏。”我道:“這個容易,一打聽就着了。”說罷,叫一個會幹事的茶房來,叫他去各傢大客棧裏去打聽雲南藩臺的少大人住在哪裏。那茶房道:“我有個親戚,在天順祥票號裏做出店的,前回他來說過,有個陳少大人住在那邊。此刻不知在那裏不在,一問便知道了。”說罷自去。過了一會來說:“陳少大人衹在那裏歇一歇腳,就搬到集賢裏天保棧去了,住在樓上第五、第六、第七號。”
  我聽了,等到明天飯後,便到天保棧去找他。誰知他並不在棧裏,衹有幾個傢人在那裏。回我說:“少爺這幾天有病,在美仁裏林慧卿傢養病呢。”我聽了,便記了地方,先自回去。等吃過晚飯,再到美仁裏林慧卿處,問了龜奴,說房間在樓上,我便登樓,說是看陳老爺的。那丫頭招呼到房裏。慧卿站起來招呼道:“陳老爺,朋友來了。”我卻看不見他;回轉頭來,原來他擁了一床大紅縐紗被窩,坐在床上。欠身道:“失迎,失迎!恕我不能下床!閣下幾時到的?”我道:“昨天才到的。白天裏到天保棧去拜訪。”稚農又忙道:“失迎,失迎!”我接着道:“貴管傢說是在這裏,所以特來拜望。”說着,又看了慧卿一眼道:“順便瞻仰瞻仰貴相好。”慧卿笑道:“這位老爺倒會說!來看朋友罷了,偏要拿旁人帶一帶。還不曾請教貴姓啊?”我笑道:“方纔我坐車子到這裏來,忘了帶車錢,無可奈何,拿我的姓到當鋪裏當了。”慧卿笑道:“當了多少錢?我藉給你去贖出來罷。不然,沒了姓,不象個老爺。”我道:“原來老爺要帶着姓做的,今天又長了見識了。”稚農道:“閣下來了就熱鬧。我這幾天正想着你的談鋒。自從到了這裏,所見的無非是幾個掮客,說出話來,無非是肉麻到入骨的恭維話,聽了就要惡心,恨的我誓不見他們的面了,衹叫法人、醉公兩個招呼他們。”
  原來稚農帶了兩個人同行:一個姓計,號醉公;一個姓繆,號法人。大抵是他門下清客一流人,我在漢口也同過兩回席的。我聽說,便問道:“此刻繆、計二公在那裏?”稚農問慧卿道:“出去了麽?”慧卿用手一指道:“在那邊呢。”稚農推開被窩下床。我道:“稚翁不要客氣,何必起來招呼。”稚農道:“不,我本要起來了。”慧卿忙過去招呼伺候,稚農早立起來。我看他身上穿的洋灰色的外國縐紗袍子,玄色外國花緞馬褂,羽緞瓜皮小帽,核桃大的一個白絲綫帽結,釘了一顆明晃晃白果大的鑽石帽準。較之在漢口時打扮,又自不同。走到煙炕一邊坐下,招呼我過去談天。我此時留神打量一切,衹見房裏放着一口保險鐵櫃,這東西是嚮來妓院裏沒有的,不覺暗暗稱奇。
  談了幾句應酬話,忽然計醉公從那邊房裏跑了過來,手裏拿着一個鑽戒。見了我便彼此招呼,一面把戒指遞給稚農道:“這一顆足有九釐重。”稚農接來一看道:“幾個錢?”醉公道:“四百塊。”慧卿在稚農手裏拿過來一看道:“是個男裝的,我不要。”醉公道:“男裝女裝好改的。”慧卿道:“這裏首飾店沒有好樣式,是要外國來的纔好。”醉公便拿了過去。一面招呼我道:“沒事到這邊來談談。”我順口答應了。稚農對我道:“這回虧了他兩個,不然,我就麻煩死了!”一言未了,醉公又跑了過來道:“昨天那挂朝珠,來收錢了。”稚農道:“到底多少錢?”醉公道:“五百四十兩。”稚農道:“你打給他票子。”
  醉公又過去了,一會兒拿了一張支票過來。稚農在身邊掏出一個鑰匙來交給慧卿,慧卿拿去把那保險鐵櫃開了,取出一個小小拜匣來;稚農打開,取出一方小小的水晶圖書,蓋在支票
  上面。醉公拿了過去,慧卿把拜匣仍放到鐵櫃裏去,鎖好了,把鑰匙交還稚農。我纔知道這鐵匣是稚農的東西。
  和他又談了幾句,就問起白銅的事。稚農道:“是有幾擔銅,帶在路上壓船的。不知賣了沒有,也要問他們兩個。”我道:“如此,我過去問問看。”說罷,走了過去,先與繆法人打招呼。原來林慧卿三個房間,都叫稚農占住了。他起坐的是東面一間,當中一間空着做個過路,繆、計二人在西邊一間。我走過去一看,衹見當中放着一張西式大餐臺子,鋪了白臺布,上面七橫八竪的,放着許多古鼎、如意、玉器之類。除了繆、計二人之外,還坐了七八個人,都是寧波、紹興一路口氣,醉公正和他們說話。我就單嚮法人招呼了,說了幾句套話,便問起白銅一節。法人道:“就是這一件東西也很討厭,他們天天來問,又知道我們不是經商的,胡亂還價。閣下倘是有銷路最好了。”我道:“不知共有多少?如果價錢差不多,我小號裏可以代勞。”法人道:“東西共是五百擔,存在招商局棧裏。至於價錢一層,我有雲南的原貨單在這裏,大傢商量加點運費就是了。”說罷,檢出一張票子,給我看過,又商定了每擔加多少運費。我道:“既這麽着,我明天打票子來換提貨單便了。但不知甚麽時候可來?”法人道:“隨便下午甚時候都可以。”
  商定了,我又過去看稚農,衹見一個醫生在那裏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便去了。稚農問道:“說好了麽?”我道:“說好了,明天過來交易。”慧卿拿了小小的一把銀壺過來道:“酒燙了,可要吃?”稚農點點頭。慧卿拿過一個銀杯,在一個洋瓶裏,傾了些末子在杯裏,衝上了酒,又在頭上拔下一根金簪子,用手巾揩拭幹淨,在酒杯裏調了幾下,遞給稚農,稚農一吸而盡;還剩些末子在杯底,慧卿又衝了半杯酒下去,稚農又吃了。對我說道:“算算年紀並不大,身子不知那麽虛,天天在這裏參啊、茸啊亂鬧,還要吃藥。”我道:“出門人本來保重點的好。”稚農道:“我在雲南從來不是這樣,這還是在漢口得的病。”我道:“總是在路上勞頓了。”慧卿道:“可不是。這幾天算好得多了,初來那兩天還要利害呢。”我隨便應酬了幾句,便作別走了。回到號裏,和子安說知,已經成交了。所定的價錢,比那掮客要的,差了四兩五錢銀子一擔。子安道:“好很心!少賺點也罷了。”一宿無話。
  到了次日下午,我打了票子,便到林慧卿傢去,和法人換了提單。走到東面房裏,看看稚農。稚農道:“閣下在上海久,可知道有甚麽好醫生?我的病實在了不得,今天早起下地,一個頭暈就栽下來!”我道:“這還了得!可是要趕緊調理的了。從前我有個朋友叫王端甫,醫道甚好,但是多年不見了,不知可還在上海。回來我打聽着了送信來。”稚農道:“晚上有個小宴,務請屈尊。”我道:“閣下身子不好,何必又宴客?”稚農道:“不過談談罷了。”說罷,略為了幾句,便作別回來,把提單交給子安,驗貨出棧的事,由他們幹去,我不管了。因問起王端甫不知可在上海。管德泉道:“自從你識了王端甫,我便同他成了老交易,傢裏有了毛病總是請他。他此刻搬到四馬路鬍傢宅,為甚不在上海。”我道:“在甚麽巷子裏?”德泉道:“就在馬路上,好找得很。”過了一會,稚農那邊送了請客帖子來,還有一張知單。我看時,上面第一個是祥少大人云甫,第二個便是我,還有兩個都士
  雁、褚迭三,以後就是計醉公、繆法人兩個。打了知字,交來人去了。我問繼之道:“那裏有個姓祥的,衹怕是旗人?”繼之道:“可不是。就是這裏道臺的兒子,前兩天還到這裏來。”我道:“大哥認得他麽?”繼之道:“怎麽不認得!年紀比你還輕得多。在南京時,他還是個小孩子,我還常常撫摩玩弄他呢。怪不得我們老了,眼看見的小孩子,都成了大人了。”
  大傢閑談了一會,沒到五點鐘,稚農的催請條子已經來了,並註了兩句“有事奉商,務請即臨”的話。我便前去走一趟。稚農接着道:“恕我有病,不能回候,倒屢次屈駕!”我笑道:“倒是我未盡點地主之誼,先來奉擾,未免慚愧!”稚農道:“彼此熟人,何必客氣!早點請過來,是兄弟急於要問方纔說的那位醫生。”我道:“我也方纔問了來,他就住
  在四馬路鬍傢宅。”稚農道:“不知可以隨時請他不?”我道:“盡可以。這個人絶沒有一點上海市醫習氣,如果要請,兄弟再加個條子,包管即刻就來。”稚農便央我寫了條子,叫人拿了醫金去請,果然不到一點鐘時候就來了。先嚮我道了闊別。我和他二人代通了姓名,然後坐定診脈。診完之後,端甫道:“不知稚翁可常住在上海?”稚農道:“不,本來有事要回福建原籍,就叫這個病耽誤住了。”端甫點頭道:“據兄弟愚見,還是早點回府上去,容易調理點;上海水土寒,恐怕於貴體不甚相宜。”說罷,定了脈案,開了個方子,卻是人參養榮湯的加減。說道:“這個方子衹管可以服幾劑。但是第一件最要靜養。多服些血肉之品,似乎較之草根樹皮有用。”稚農道:“鹿茸可服得麽?”端甫道:“服鹿茸——”說到這裏,便頓住了。“未嘗沒點功效,但是總以靜養為宜。”說罷,又問我道:“可常在號裏?我明日來望你呢。”我道:“我常在號裏,沒事衹管請過來談。”端甫便辭去了。
  我又和稚農談了許久。祥雲甫來了,通過姓名。我細細打量他,衹見他生得唇紅齒白,瘦削身裁;穿一件銀白花緞棉袍,罩一件夾桃灰綫緞馬褂;鼻子上架一副金絲小眼鏡;右手無名指上,套了一個鑲鑽戒指;說的一口京腔。再過了一會,外面便招呼坐席。原來都、褚兩個早來了,不過在西面房裏坐,沒有過來。稚農起身,招呼到當中一間去,親自篩了一輪酒,定了坐。便叫醉公代做主人,自己仍到房裏歇息。醉公便叫寫了局票發出去。坐定了,慧卿也來周旋了一會,篩了一輪酒,唱了一支麯子,也到房裏去了。我和都、褚兩個通起姓名,纔知都士雁是骨董鋪東傢,褚迭三是藥房東傢。數巡酒後,各人的局陸續都來了。祥雲甫身邊的一個,也不知他叫甚名字,生得也還過得去。一隻手搭在雲甫肩膀上,衹管唧唧噥噥的說話。忽然看見雲甫的戒指,便脫了下來,在自己中指上一套,說道:“送給我罷。”
  雲甫道:“這個不能,明日另送你一個罷。”那妓女再三不肯還他,並說道:“我要轉到褚老爺那邊了。”說罷,便走到褚迭三旁邊坐下。迭三身邊本有一個,看見有人轉過來,含了一臉的醋意,不多一會,便起身去了。恰好外面傳進來一張條子,是請雲甫的,雲甫答應就來,隨嚮那妓女討戒指。那妓女道:“你去赴席,左右是要叫局的,難道帶在我手裏,就會沒了你的嗎?”雲甫便起身嚮席上說聲“少陪”,一面要到房裏嚮稚農道謝告辭。醉公兀的一下跳起來,嚮房裏便跑。不料門房口立了個大丫頭,雙手下死勁把醉公一推道:“冒冒失失的,做甚麽啊!”回身對雲甫道:“陳老爺剛纔睡着了。他幾夜沒睡了,祥大人不要客氣罷。”雲甫道:“那麽他醒了,你代我說到一聲。”那丫頭答應了,又叫慧卿送客。慧卿在房裏一面答應,一面說:“祥大人走好啊!待慢啊!明天請過來啊!”卻衹不出來。雲甫又對衆人拱拱手自去了。這裏醉公便和衆人豁拳鬧酒,甚麽擺莊咧,通關咧,衆人都有點陶然了,慧卿纔從房裏亭亭款款的出來,右手理着鬢發,左手搭在醉公的椅子靠背上,說道:“黃湯又灌多了!”醉公道:“我不——”說到這裏,便頓住了。
  衆人都說酒多了,於是吃了稀飯散坐。
  我問慧卿:“陳老爺可醒着?”慧卿道:“醒着呢。”我便到房裏去,衹見稚農盤膝坐在煙炕上,下身圍了一床鸚哥緑縐紗被窩。我嚮他道了謝,又略談了幾句,便辭了過來,和衆人作別,他們還不知在那裏議論甚麽價錢呢,我便先走了。回到號裏,纔十點鐘,繼之們還在那裏談天呢。我覺得有點醉了,便先去睡覺。一宿無話。
  次日飯後,王端甫果然來訪我,彼此又暢談了許多別後的事。又問起陳稚農可是我的好友。我道:“不過在漢口萍水相識,這回不過要買他的一單銅,所以纔去訪他,並非好友。”端甫道:“這個人不久的了!犯的毛病,是個色癆。你看他一般的起行坐立,不過動生厭倦,似乎無甚大病。其實他全靠點補藥在那裏撐持住,一旦潰裂起來,要措手不及的。”我道:“你看得準他醫得好醫不好呢?”端甫道:“我昨天說叫他回去調理的話,就是叫他早點歸正首邱了。”我道:“這麽說,犯了這個病,是一定要死的了?”端甫道:“他從此能守身如玉起來,好好的調理兩個月後,再行决定。你可知他一面在這裏服藥,一面在那邊戕伐,碰了個不知起倒的醫生,還給他服點燥烈之品,正是‘潑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罷了。”我道:“他還高興得很,請客呢。”端甫道:“他昨天的花酒有你嗎?”
  我道:“你怎麽知道?”端甫道:“你可知這一臺花酒,吃出事情來了。”
  正是:杯酒聯歡纔昨夜,緘書挑釁遽今朝。未知出了甚麽事,端甫又從何曉得,且待下回再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