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寻找北大 》
第85节:承担,独立,自由,创造 文/钱理群(13)
钱理群 Qian Liqun
"还是文人最自由"
这是叶公超教授的一句醒悟之言:他先当教授,后又去从政;但终因"放不下他那知识分子的身段,丢不掉那股知识分子的傲气"而弃官,回来当教授,于是,就有了"还是文人最自由"的感叹。--然而,"毕竟文人最天真",不久,有关方面便来干预,向校方施压。叶教授的课匆匆上了一个学期,便被迫收场。
但说"还是文人最自由",仍有部分的道理:我们在包括叶公超先生在内的这一代学人身上,还是可以看到一种自由精神:所谓身子被捆着,心灵是自由的。
这样的自由精神,在我看来,不仅表现在这一代人大都具有的传统"名士"的真性情,真风流,更是一种"大生命"的"大自由"。
我们谈到了这一代的"大承担";其实,"大承担"的背后,是一个"大生命"的观念。如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所谓"心事浩茫连广宇",在他们的心目中,整个民族,整个人类,整个宇宙的生命都和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只要国家、民族、人类、宇宙有一个生命是不自由的,他们自己也是不自由的。有人说,真正的诗人是能感受到天堂的欢乐和地狱的痛苦的;看到别人被杀,是比自己被杀更苦恼的。因此,他们追求的个体精神自由是包含着博爱精神,佛教所说的大慈悲情怀的。这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境界,独立不依他的,不受拘束的,同时又可以自由出入于人我之间、物我之间的,大境界中的大自由状态:这是令人神往的,也是这一代人的魅力所在。相形之下,我们一些人所追求的一己之"自由",就显得太委琐了。
人的创造力究竟有多大
读这本书,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民国那些人"的创造力,实在惊人。
请看这位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教授:他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二战后,他到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巴黎穷了。"(笑)后来他又去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笑)赵元任的绝活,是表演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语,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惊叹)人们说他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恩格斯早就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出"巨人"的时代,而思想文化学术上的巨人,是不受学科分工的限制的,是多方面发展的通才:而未来学术的发展,将越来越趋向综合,所呼唤的正是新一代的通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钱理群序:北大失精神 | 第2节:编后记:拒绝"意淫"北大 | 第3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 | 第4节:目录(1) | 第5节:目录(2) | 第6节:北大最美的十棵树 文/王立刚(1) | 第7节:北大最美的十棵树 文/王立刚(2) | 第8节:北大最美的十棵树 文/王立刚(3) | 第9节:三角地 文/丛治辰(1) | 第10节:三角地 文/丛治辰(2) | 第11节:三角地 文/丛治辰(3) | 第12节:三角地 文/丛治辰(4) | 第13节:三角地 文/丛治辰(5) | 第14节:三角地 文/丛治辰(6) | 第15节:北大需要荒凉感 文/冯永锋(1) | 第16节:北大需要荒凉感 文/冯永锋(2) | 第17节:北大需要荒凉感 文/冯永锋(3) | 第18节:草坪音乐记忆 文/胡续冬(1) | 第19节:草坪音乐记忆 文/胡续冬(2) | 第20节:纪念与反思 文/涂骏(1) | 第21节:纪念与反思 文/涂骏(2) | 第22节:纪念与反思 文/涂骏(3) | 第23节:纪念与反思 文/涂骏(4) | 第24节:纪念与反思 文/涂骏(5)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