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十一、杜牧(6)
閔澤平 Min Zeping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傢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人生短暫,聚合無常,總令人傷感。不過,宣州是個人文薈萃之地,詩人輩出,他又找到了詩人趙嘏“趙依樓”,他的招牌詩句就是“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依樓”。在宣州任職不到兩年,他又高升了,重新回到京城,不久遷為膳部、比部員外郎。但此時當政的李黨首領李德裕並不喜歡他,據推測是因為小杜與牛僧孺走得太近,而且小杜為人“剛直有奇節”——這是《新唐書》的評語。會昌二年(842)春,他被外放為黃州刺史,然後又遷池州與睦州,做了七年的父母官,這就是小杜所自嘲的“三守僻左,七換星霜”。這期間,小杜的官職雖然沒有升遷,但七絶水平突飛猛進。
大中三年(849),杜牧三度回到長安任職,成為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就在這一年,晚唐詩壇上兩顆巨星相碰撞,“小李”與“小杜”相逢了。作為後進之士的“小李”表達了自己的景仰之情,而已負盛名的“小杜”則不冷不熱,這與“大杜”、“大李”的情況頗為類似。
因為京官工資不高,家庭負擔過重,杜牧多次請求外任,三次上書宰相,終於當上了湖州刺史。至於十三年前在湖州定了那門親事,專傢說它並不可靠。他來到湖州任職,是為了更高的收入,而不為了是愛情,這樣的真相頗讓人泄氣,與小杜風流倜儻的形象不相匹配。臨別首都之際,他的心情很灰暗: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將赴吳興樂遊原 》)
兩年後,朝廷認為他是個人才,不應滯留在地方,又把他提拔為考功郎中、知製誥,次年又升為中書捨人。當時人們重京官而輕外任,削尖腦袋留在首都。而小杜一心想做地方官,看領導偏偏把他輓留在首都,人生失意之事,十之八九。
杜牧不願到京城,據說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金華子》一書記載,杜牧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裏面神仙言之鑿鑿地說他最後的官位就是紫微郎。杜牧一當上中書捨人,果然重病纏身,他自知不久於人世,寫好墓志銘,並把詩稿燒掉了絶大部分。他的外孫裴延翰所收藏的杜牧詩篇,比杜牧自己留存下來的都多上十分之七、八。李賀的詩篇被人扔進厠所,小杜的詩又被自己焚燒,看來,上天也嫉妒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好唐詩。
林妹妹焚燒詩稿,是因為失望,是因為詩稿承載着她的情感與生命。杜牧為什麽也要焚燒詩稿呢?杜牧曾經批評元稹、白居易寫了太多了豔詞俗句,認為這些豔體詩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宋人劉剋莊指責杜牧“風情不淺,青樓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報(即杜牧在揚州時保安人員的工作回報),未知去元、白幾何”。可能杜牧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給後世留下光輝形象,他有意識地毀掉了大量詩篇。他沒有意識到,後人對這些豔詞的興趣遠遠超過他的《罪言》等莊言危論。
杜牧之子杜晦辭,亦有其父風範。《金華子》說他“狂於美色”,路過常州時,在李太守給他舉行的宴席上看見營妓朱娘前來言別,竟掩袂痛哭。李太守很不以為然,說道:這是個風塵女子,你倘若喜歡,儘管開口,何必做出這番模樣?看來,杜晦辭有其父好色之心,卻沒有其父好色之膽。更讓杜牧哭笑不得的是,聽到李太守的承諾,杜晦辭高興得沒有心思喝酒,一等宴會結束,衣服都來不及換,就跑到所住的船上嚮他夫人請示。他的夫人,按照那時的觀點,非常賢惠,點頭同意接納朱娘。杜晦辭連鞋子也顧不上穿好,樂呵呵地跑去將朱娘接上了船——父親的顔面都被他丟盡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