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十一、杜牧(5)      閔澤平 Min Zeping

  揚州的這段生活,讓小杜食髓知味。離開揚州時,他還寫了兩首深情款款的詩留給所眷念的煙花女子,《贈別二首》: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恰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後來他寫了《遣懷》詩回顧這段美好時光:“落拓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一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的姿態,似乎一別揚州,他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其實,反思的背後更是炫耀與嚮往。年紀大了,官位高了,他自然得收斂一些,不過,逮住機會,他仍然會故態復萌。這首《寄揚州韓綽判官》,可見他對揚州生活的眷念: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回到京城任監察御史的杜牧,因為好朋友李中敏受到鄭註的壓製而灰心,藉口身體有恙,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分司東都洛陽。這次消極怠工,使他逃過一劫。該年十一月,文宗皇帝與鄭註合謀誅殺宦官失敗,引起宦官瘋狂反撲,大量無辜官員被亂刀砍死。在洛陽的小杜,見形勢更加惡化,生活細節上也更為隨意。當時洛陽最高行政長官李尚書在傢裏舉辦宴會,按照規定,監察部門的官員應該避嫌不能參加。杜牧聽說宴會上傢妓盛列,美女如雲,連忙輕騎而來,連引三觥,然後對座中的傢妓一一掃描,最後纔回過頭來對李尚書說:“嘗聞有能詠紫雲篇者,今日方知名不虛得。儻垂一惠(如果能把她送給我),無以加焉。”李尚書傢妓中最富盛名的,就是崔紫雲,她詞華清峭,眉目端麗,深受尚書寵愛。衆位傢妓聽到小杜這個無理要求,都回頭掩笑。杜牧見此情形,立刻現場賦詩一首:
  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召分司御史來。忽發狂言驚滿座,三重粉面一時回。
  詠完詩,杜牧當即告別,準備騎馬而去。李尚書見小牧把話說到這種程度,也不好意思拒絶這個大才子,於是就把紫雲贈給了他。紫雲臨行前也獻詩一首曰:“從來學得斐然詞,不料霜臺御史知。愁見便教隨命去,戀恩腸斷出門時。”表面上對李尚書戀戀不捨,心底裏甭提有多高興。
  在洛陽,這種放任不羈的生活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他的弟弟杜顗得了眼疾,據說是白內障,寄居在揚州禪智寺。杜牧請長假前去探望與照顧,在禪智寺住了很長時間。看他這首《題揚州禪智寺》: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這時他心中頗有些“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味道。在繁華喧鬧的市井揚州,也能滋生這樣寂寞,可見實在是落寞之至。唐代對官員的管理還是很嚴格的,按照規定,“職事官假滿百日,即合停解”,也就是說,官員最多衹能請一百天的事假,否則就算自動離職。也許是對京都的生活有些失望吧,也許是想離開那個風暴中心,也許生病的弟弟確實需要他全力照顧,他趁機留在了江南。看來,他對揚州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濃厚。看看張祜的《縱遊淮南》,就可以明了杜牧為什麽要拋棄監察御史的職務:
  十裏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衹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小杜的確是張祜的知音。當年張祜與徐凝爭奪解頭的名額,把自己最出色的詩句拿出來比試,徐凝的“萬古常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得到了杭州太守白居易的好評,張祜鎩羽而歸。杜牧得知比試的結果,很為張祜不平,寫詩稱贊張祜高風亮節:“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還肯定他的詩歌飄逸出塵:“如何‘故國三千裏’,虛唱歌辭滿六宮。”晚唐的重要詩人鄭𠔌公開宣稱:“張生‘故國三千裏’,知者惟應杜紫微。”
  這裏的杜紫微就是杜牧。唐代的中書省又稱紫微省,杜牧曾做過中書捨人,當然這已經是晚年的事情了。禪智山的風光雖好,是個“好墓田”,但杜牧此時還年輕,三十五歲的他還擔負着養傢糊口的重任,所以就近出仕,帶着生病的弟弟到宣州任團練判官。八年前,他曾隨瀋傳師在宣州任職,如今故地重遊,風景依然如畫,無奈年華已逝,老朋友也散落他鄉,心中感慨頗多,如《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所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