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曠世纔女魂歸何處:張愛玲傳 》
《流言》(3)
餘斌 Yu Bin
有一天,我們桌上有一樣蘿蔔煨肉湯。我問我姑姑:“洋花蘿蔔跟鬍蘿蔔都是古時候從外國傳進來的吧?”她說:“別問我這些事,我不知道。”她想了一想,接下去說道:
“我第一次同鬍蘿蔔接觸,是小時候養叫油子,就喂它鬍蘿蔔。還記得那時候奶奶總是把鬍蘿蔔對切一半,塞在籠子裏,大約那樣算切得小了。--要不然我們吃的菜裏是嚮來沒有鬍蘿蔔這樣東西的。--為什麽給叫油子吃這個,我也不懂。”
我把這一席話暗暗記下,一字不移地寫下來,看看忍不住要笑,因為衹消加上“話說鬍蘿蔔”的標題,就是一篇時髦的散文,雖說不上衝淡雋永,至少在報章雜志裏也可以充數。而且妙在短--纔起頭,已經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這篇短文同另一篇《雨傘下》一樣,都是謔而不虐的遊戲文章,是對那種看似大有深意,其實並無深意的“衝淡”文章的戲擬。
張愛玲的散文當然不是空穴來風,她的文體深受英國散文的影響,這一點在《天才夢》中已見端倪。
《中國新文學大係》散文捲導言的兩位作者周作人、鬱達夫都是現代散文的建設者和最好的見證人。論及現代散文的發展,周作人強調“現代的散文在新文學中受外國的影響最少,這與其說是文學革命的,還不如說是文藝復興的産物”,所謂“復興”指的是古來言志派文學,尤其是明末公安派小品文的復興;鬱達夫則特別看重英國小品文字對中國現代散文的影響。雖然二人側重有所不同,但都承認新散文的發達實有外援內應兩個因素。周作人開初提倡美文,心中的範本即是英國人的散文;鬱達夫認為英國散文所以能在中國有深遠的影響,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所最發達也最有成績的筆記之類,在性質和趣味上,與英國的Essay很有氣脈相通的地方”。總之,從源流上看,晚明小品和英國散文可說是中國現代散文的不祧之祖。有些作傢從中受到的影響是間接的、廣義上的,即通過魯迅、周作人等人的介紹評論以及示範,體認到散文不衫不履,敘事、抒情、議論無所不可的性質。有些作傢則與之有更為直接的承傳關係,從文風、格調都可見其淵源所自。像周作人、俞平伯、廢名之於明末的散文,朱湘、梁遇春、梁實秋、林語堂、錢鐘書、張愛玲之於英國小品。
張愛玲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在聖瑪麗亞女校,尤其是在香港大學,所讀英文範文中當不乏英國散文名傢的作品,她練筆的那段時間,又正是林語堂提倡幽默,鼓吹西洋雜志文不遺餘力的時候,受英國小品文的影響是很自然的事情。她寫小說從中國章回說部中得到很多教益,寫散文則似乎古代的作傢並沒有給她提供範本,相反,她提到過的幾位英國作傢中,蕭伯納、赫胥黎、毛姆,同時也都是小品文的高手。她在港大三年寫信堅持用英文,回到上海後最初也是用英文從事寫作,這無疑也影響到她的文體。鄭樹森教授指出她在《二十世紀》上發表的作品“略帶一點維多利亞末期文風”鄭樹森:《張愛玲與〈二十世紀〉》,見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42頁。,事實上她轉而用中文寫作之後,雖然中文流利之極,絶無翻譯腔,但文章的情調以及結構章法,仍然帶有英國小品的風緻。且不說先有英文本的《更衣記》、《洋人看京戲及其它》等篇,像《公寓生活記趣》、《談女人》等文也是如此。這也是張愛玲的散文在淪陷區文壇上一出現即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的一個原因,因為林語堂走後,這一路的散文音沉響絶,少有高手之作,充斥雜志的都是暮氣沉沉、缺少活氣的考據、抄書之類了。
鬱達夫將古人的筆記與英國人的小品相比較,指出前者少一點“在英國散文裏極是普遍的幽默味”,輕鬆隨便、詼諧風趣,也確是英國散文的一般特點。幽默從機智來,機智最易見於議論,譯作小品的那個字眼在英文中本就有論說之意,雖說是“非正式的”(informal)、“隨意的”(familiar),也還是圍繞着某個話題的“論”。梁遇春、梁實秋、錢鐘書的散文皆長於議論,《流言》中的許多文章也以議論為主,敘事、抒情倒在其次,所以張愛玲最初的散文給人的強烈印象就是作者的機智,即使那些“記”文中也可見到大量狡黠靈慧的俏皮話,而文章的起承轉合往往是靠這些輕靈的議論推動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南京大學出版社 |
|
|
引言1 | 引言(1) | 引言(2) | 從前(1) | 從前(2) | 從前(3) | 從前(4) | 家庭生活場景(1) | 家庭生活場景(2) | 家庭生活場景(3) | 家庭生活場景(4) | 家庭生活場景(5) | 家庭生活場景(6)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1)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2)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3)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4)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5) |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6) | 讀書歲月(1) | 讀書歲月(2) | 讀書歲月(3) | 讀書歲月(4) | 讀書歲月(5)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