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智空和尚講禪   》 第84節:滿足自由的狼      釋智空 Shi Zhikong

  滿足自由的狼
  一條饑餓的瘦狼在月光下四處尋食,遇到了被喂養得壯實的傢狗。他們相互問候後,狼說:“朋友,你怎麽這般肥壯,吃了些什麽好東西啊?我現在日夜為生計奔波,苦苦地煎熬着。”
  狗回答說:“你若想像我這樣,衹要學着我幹活兒就行。”
  “真是這樣?”狼急切地問,“什麽活兒?”
  狗回答說:“就是給主人看傢,夜間防止賊進來。”
  “什麽時候開始幹呢?”狼說,“住在森林裏,風吹雨打,我都受夠了。為了有個暖和的屋子住,不挨餓,做什麽我都不在乎。”
  “那好,”狗說,“跟我走吧!”
  它們倆一起上路,狼突然註意到狗脖子上有一塊傷疤,感到十分奇怪,不禁問狗這是怎麽回事。狗說:“沒什麽?”
  狼繼續問:“到底是怎麽回事?”
  “一點點小事,也許是我脖子上拴鐵鏈子的頸圈弄的。”狗輕描淡寫地說。“鐵鏈子!”狼驚奇地說,“難道你是說,你不能自由自在隨意地跑來跑去嗎?”
  “不對,”狗說,“白天有時候主人把我拴起來。但我嚮你保證,在晚上我有絶對的自由。主人把自己盤子中的東西喂給我吃,傭人把剩飯拿給我吃,他們都對我備加寵愛。”
  “晚安!”狼說,“你去享用你的美餐吧,至於我,寧可自由自在地挨餓,也不願套着一條鏈子過舒適的生活。”
  狼有野性,它崇尚的是自由,它寧願挨餓也不願被鏈子套在脖子過那種舒適的生活,這又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切生命有機體對自由的渴求。
  同樣,管理者應該給予員工適度的自由與權利,這是十分必要的。任何尊重個人的權益,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責任感和熱情的方法,都是受歡迎的。很多時候,管理者自以為比別人懂得多而指手畫腳,剝奪員工參與的權利與自由,也正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心態,使企業失去了不少發展良機,也壓製了員工的創作潛能,從而喪失了人心。
  鰻魚買速度
  一天,鰻魚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擁有了七座金山。鰻魚從美夢中醒來,覺得這個夢是個神秘的啓示。
  於是它毅然地决定離開自己的傢,帶着僅有的七個金幣,去尋找夢中的七座金山,雖然它並不知道七座金山到底在哪裏。
  在路上,鰻魚遇見了一個水母。水母問:“小鰻魚,看你急匆匆的樣子,你想要到哪裏去?”
  鰻魚驕傲地說:“我去尋找我夢中的七座金山,衹是……我遊得太慢了。”
  “那你真是太幸運了。對於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有一個很好的解决方案。”水母說,“你看,這是一個噴氣式快速滑行艇,你衹要給我七個金幣,我就把它給你,它可以在大海上飛快地行駛,你想到哪裏就能到哪裏。”鰻魚用僅有的七個金幣買下這個小艇。
  它發現這個神奇的小艇使它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三倍。它想,用不了多久,金山馬上就會出現在眼前了。
  然而金山還是沒有出現,出現在鰻魚面前的,是一條大鯊魚。大鯊魚瞭解了原因後,對它說:“你太幸運了,我本身就是一條在大海裏飛快行駛的大船,搭乘我這艘大船,你就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大鯊魚說完,就張開了大嘴。
  “那太好了,謝謝你,鯊魚先生!”小鰻魚一邊說一邊鑽進了鯊魚的口裏,高高興興地嚮鯊魚的肚子深處遊去……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有不少管理者把諸多的管理問題歸結為速度的問題,又把速度問題簡化為提速的問題。他們像那條鰻魚一樣,用金錢來購買速度,追求結果而忽視公司的日常管理、企業文化的強化與積澱。
  然而,在衹有強烈發財願望而毫無指導思想,在企業的經營尚處於“漫遊狀態”時,快或慢是沒有分別的。因為此時人們找不到一個參照係數來判定多快纔算快,多慢纔算慢。正像人們在鰻魚的故事中所看到的,一味追求速度的發展模式最終可能使企業耗盡資源,並且歡快地走嚮死亡。混亂的戰略、模糊的目標,極有可能使企業陷入一種可怕的“商業浪漫主義”之中。作為商業浪漫主義的典型形態,漫遊式經營註定了企業不能通嚮盈利之路,衹能通嚮毀滅之路。
  螞蟻報恩
  在一個炎熱的夏季裏,有一隻螞蟻被風颳落在池塘裏,命在旦夕。
  樹上有衹鴿子看到這情景說:“好可憐喲!去幫他吧!”鴿子趕忙將葉子丟進池塘。
  螞蟻爬上葉子,葉子漂到池邊,螞蟻便得救了。
  “多虧了鴿子的幫助。”螞蟻始終記得鴿子的救命之恩。
  過了很久,有位獵人來了,他用槍瞄準了樹上的鴿子,但是鴿子一點兒也不知道。這時螞蟻發現了危機,並爬上獵人的腳,狠狠咬了一口。
  “哎呀,好痛!”獵人一痛,就把子彈打歪了。這使得鴿子逃過一劫,並且螞蟻也報答了鴿子的救命之恩。
  感恩既是一種良好的心態,又是一種奉獻精神,當你以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情工作時,你會工作得更愉快,更出色。
  所以,千萬不要忘了你身邊的人,你的老闆,你的同事,他們是瞭解你的,支持你的,你要親口說出對他們的謝意,並用良好的工作回報他們,這樣不僅能得到他們更多的信任和支持,還能給公司帶來更強大的凝聚力,於你於公司都有益處。
  當人滿懷感激,忠心地為公司工作時,老闆一定會為你設計更輝煌的前景。
  鴕鳥夫婦
  兩衹年輕的鴕鳥十分傷心。因為它們每次抱窩,鴕鳥蛋總是承受不了它們的體重,一壓就破了。
  它們很失望,决定嚮沙漠另一邊一隻聰明且有豐富經驗的老鴕鳥請教。
  它們不分晝夜地趕了很多路,總算來到了目的地。
  “好心的老人,請幫助幫助我們吧!”它們懇求說,“我們雖然努力抱窩,但到現在還是沒有孩子,請您一定多多指點,教會我們這兩個不幸者,怎樣才能孵出小鴕鳥來?”
  “這事可不簡單,除了願望和努力,還得要有一樣東西。”老鴕鳥回答說。“是什麽東西呀?”年輕的鴕鳥急切地喊了起來,“您儘管說吧,不論什麽條件我們都會依從!”
  “好吧,請聽我說。有一句話你們必須謹記在心,要有內心的熱情。你們要像愛護稀世珍寶那樣愛護自己的鴕鳥蛋。衹有你們內心的熱情,才能嚮蛋殼裏註入生命。”
  年輕的鴕鳥在百般感謝後,懷抱着信心與希望,高高興興地踏上了歸途。
  它們小心翼翼地看顧着剛剛生下的鴕鳥蛋,充滿了溫情,滿含摯愛的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它。
  也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年輕的鴕鳥夫婦纍得都快站不穩了,不過,它們的信心、耐心和努力終於得到了報償。一天,蛋殼裏的小生命開始躥動了,“咔嚓”一聲,破裂的蛋殼口探出了小鴕鳥毛茸茸的腦袋。
  這個故事意在告訴人們,衹要有一顆赤誠的心和滿腔的熱情,再難的事情都能成功。
  許多剛踏入社會工作,缺乏實戰經驗的年輕人,應該可以從這個故事中獲得啓發。雖然面對生疏的工作、毫無經驗,但衹要具備熱情,肯下苦功,並虛心地嚮周圍有經驗的老同事學習,那麽再大的睏難都能剋服,再睏難的事情都能辦好。中國有兩句古語,一句叫做“世上無難事,衹怕有心人”,另一句是“衹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第5節:盲人點燈第6節:不幸的騾子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第8節:聰明的狐狸
第9節:得勝的鬥雞第10節:火焰和木柴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第13節:鵜鶘第14節:自私的驢第15節:楊樹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第17節:相遇第18節:小孩買油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第21節:桃樹第22節:石頭和道路第23節:獅子的反思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