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84節:江漢湯湯,問鼎中原唱大風(13)
劉緒義 Liu Xuyi
7年後,楚莊王伐鄭。一名戰將主動率領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將所到之處拼力死戰,大敗敵軍,直殺到鄭國國都。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纔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賞賜,坦承7年前宴會上無禮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舉全為報7年前不究之恩。楚莊王大為感嘆,便把許姬賜給了他。這樁滅燭絶纓的典故,有力地表明了楚莊王的氣度與風範。
問鼎中國,吹響了楚莊王北進的號角,加上內亂平息,楚國這時全力嚮北。公元前598年,楚國收降了陳國,把陳國變成了楚國的一個縣,當時陳侯還在晉國作國事訪問吧;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發兵攻鄭。這年6月,晉國趕來救鄭,隨之晉楚雙方在河南滎陽一帶的邲展開了一場惡戰。史稱晉楚邲之戰。
邲之戰,晉景公派出中軍將荀林父為帥,先𠔌副之,士會領上軍,郄剋輔之,趙朔領下軍,欒書輔之,趙括、趙嬰齊任中軍大夫,鞏朔、韓穿任上軍大夫,荀首、趙同任下軍大夫,韓厥任司馬,兵車六百乘。而楚國這邊是楚莊王親率大軍,瀋尹領中軍,子重領左軍,子反領右軍。當晉國前來救鄭之時,其實鄭國早投降,楚軍深入他的大路上,鄭伯脫了衣服,露出上身,牽着羊迎接楚莊王,表示鄭國已服楚國,如果要把鄭國變成楚國的一個縣也好,繼續保持鄭國的宗祀也好,都聽楚王發落。楚莊王看到鄭伯能夠自下於人,應該會取信於他的百姓,就答應退兵三十裏,與鄭國講和。荀林父本來剛剛執政,見楚國收兵,也就打算收兵回國,但副將先𠔌不同意。他說:"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而不從,不可謂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且成師以出,聞敵強而退,非夫也。命為軍師,而卒以非夫,唯群子能,我弗為也。"
先𠔌是說晉國之所以能領袖諸侯,是因為軍隊勇敢,臣下盡力。現在有了敵人卻不敢迎戰,不能說勇敢;看到敵人強大而退卻,這不是大丈夫。於是他自率本部人馬渡過了黃河。
楚莊王本來伐鄭得勝,已經打算回去了。這時聽說晉國過了黃河,莊王大約還記得當年的城濮之敗,一開始也不想與晉軍正面交戰。他和群臣商議,伍參和叔孫敖圍繞打還是不打爭了起來。叔孫敖不想打,他調戲伍參說:"去年攻進陳國,今年攻進鄭國,戰事已經不少了(言下之意就是說楚國不愁沒有仗可打)。如果打起來不能得勝,你伍參的肉足夠讓大夥吃嗎?"伍參想打,他一聽這麽說,也反唇相擊:"如果打贏了,那就是你叔孫敖沒有謀略。如果打不贏,伍參的肉就到了晉國人手裏了,你哪裏吃得上?"楚國的令尹聽到他們兩人鬥嘴,已經把兵車朝南,倒轉旌旗,準備回國了。伍參又嚮楚莊王進言:"晉國參戰的主帥是新人,不能行使命令。而他的副手先𠔌卻為人剛愎自用,不肯聽從主帥的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想要專權行事又無法辦到。想要聽從命令,卻沒有上級。這一次晉軍一定失敗。況且國君逃避臣下,楚國怎麽能受此恥辱呢?"意思是晉國派的是臣子,你楚王作為國君怎麽能避而不戰呢?難道國君怕臣下不成?故莊王聽了自然不舒服,當即命令令尹再把車頭和旌旗掉頭嚮北。
實際上伍參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晉軍方面,中軍主帥荀林父不想打的原因,《左傳》也有記載。他說:"沒有趕到鄭國而勞動百姓,出兵又有什麽用呢?楚歸而動,不後。"就是說他的使命是來救鄭的,現在救也遲了。等到楚軍退兵時趁他動起來時再打不遲。老將士會也贊成他,說:"我聽說用兵之道,觀察敵人的空隙而動,德刑政事典禮都不違背常道,就不好對付了。不能攻打這樣的敵人。楚軍討伐鄭國,是因為憤恨他有二心,但又哀其卑下,順服了就赦免了他。恩德和刑罰都達到了目的。去年楚攻陳,今年又伐鄭,楚國百姓並不疲勞,國君也沒有受到怨恨,政令合乎常道。各行各業都不廢時令,百姓和睦。蔿敖做令尹,能夠實行好的法典,軍隊出動,右軍跟隨主帥的車轅,左軍替他打草準備休息之所,前軍旄旌開路以防意外,中軍斟酌謀劃,後軍精兵押陣,軍事政令不必等待命令就已完備。楚王選拔人才,同姓中擇其親支,異姓中選其世舊,舉賢不遺漏有德之人,賞賜不忽視有功之人,對老者加恩,對旅客有賞賜,君子和小人各有各的衣服顔色。對尊者示以禮節,對賤民示以威嚴,可謂政和禮順。德行確立,刑罰施行,政事成就,事務合時,典則執行,禮節順當,這樣的國傢怎麽可以匹敵呢?見可而進,知難而退,這就是治軍之道。兼併暗弱攻伐昏庸,這是用兵之道。大帥估且整頓軍備,籌劃兵略,何必一定要與楚國爭鬥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