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在路上尋找靈魂(1)
許知遠 Xu Zhiyuan
1950年夏天,剋魯亞剋在墨西哥城開始了《在路上》的寫作。顯然,開端並不令人愉快,嚴重的痢疾讓這個28歲的年輕人的英俊面孔時常扭麯,他需要大量的大麻與嗎啡讓自己舒服些。我時常懷疑,剋魯亞剋是坐在馬桶上,用一架醜陋的打字機開始他的靈魂流浪之旅的,而衛生間裏是大麻煙的煙霧騰騰。整整的三個星期裏,在一張長達250尺的紙捲上,剋魯亞剋打出了沒有空格、沒有楣邊甚至沒有標點的文字。這種暢快的氣勢似乎衹有痢疾與大麻的共同作用才能帶來。
我常覺得,閱讀《在路上》其實是對剋魯亞剋的誤讀。在傍晚,在明亮的燈光下,在溫暖的房間裏,這些適合閱讀的時間與地點正好背離了“在路上”的精神。我寧願把這本缺乏條理的書看作一本行動指南,它號召着我勇敢地站起來,告別那因為過於熟悉而變得庸常的生活環境,踏上一條不知目標的道路,並在路上達到生命中快樂的巔峰。我始終假想自己在那種環境中閱讀它,那是一條在長江上緩慢行駛的輪船,我被擁擠在地下室的一個陰暗的空間裏,燈光時明時暗,因為寒冷,我蜷縮在角落裏,但我牢牢地抓着這本書。這是個有點怪的場景,它與美國西部那遼闊開放的地帶相差甚遠,而緩慢的輪船與狄安的每小時90英裏的快車也相去甚遠。這或許是中國版本的在路上吧。
很顯然,主人公狄安是一個註定的流浪者,他的父母在顛簸的車上讓他降臨到世間,而接着成為一個年輕的囚徒,他必須憑藉不斷地奔波才能讓自己平靜下來的人。狄安的野性與自我無疑打破平靜生活的尖刀,令人感到無比暢快——“狄安的智慧……更能給人啓發,也更為完整,絶不故作斯文,令人乏味。他那種越軌的‘劣跡’甚至也並不招致憤懣,被人鄙視。那是美國式的歡樂對人生持肯定態度是情感的瘋狂發泄,具有西部特徵,猶如西部吹來的狂風,發自西部草原的一麯贊美詩,令人感到清新……”而“我”,薩爾,一個作傢,一個在內心深處潛藏着躁動不安氣質的傢夥,狄安的出現則將這種躁動不可阻擋地激發了出來——於是我們上路了,帶着無限的憧憬。那些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姑娘,陌生的性,未知的冒險,這些或許可以給厭倦的靈魂提供歸宿——“在旅途某處,我知道會碰到姑娘,也伴隨着幻想,會發生一切的一切;可在途中,我準會大有所獲。”
從東部到西部,再從西部到東部,攔住那些呼嘯而過的貨車、卡車、轎車還有公共汽車。儘管我身無分文,但是我一定要去一個地方,我有體力可以付出。迫不及待地尋找途中的姑娘,或許我們可以相互慰藉,性是如此讓人着迷,不是嗎?還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朋友們,我們莫名其妙地碰到了一起,我們都熱愛漂泊,因為我們不願意被束縛起來。丟掉一切無聊的擔心,讓本能的需要占據我們的心——“迎着社會現實衝刺,渴望面包愛情,不要因為這事或那事而顧慮、擔心。”
這極端的放任主義讓青年讀者們欣喜不已,而瘋狂似乎正是戰後一代尋求精神安慰的最佳途徑,極端的感官刺激不正是幫助我們逃離現實的殘酷的最棒的東西嗎?這似乎比薩特的悲觀論調更來勁。當1957年,《在路上》出版後,《紐約時報》稱之為“垮掉一代”的聖經,而剋魯亞剋則是他們的代言人。
剋魯亞剋在替誰發言?早在1952年,《紐約時報雜志》就對這一代做了描述:“‘垮掉一代’成員個性異常鮮明……他們是在一個令所有人極度不安的糟透了的經濟蕭條期長大成人的……他們的青春伴隨着戰爭的混亂……他們既有情緒最低沉的時刻,也有情緒最振奮的體驗……他們渴望自由,渴望能在和平中生存,然而所有這一切都因為戰爭而破滅,他們不得不混跡於黑市交易,沉溺於爵士樂、吸毒、性放縱、打零工,醉心於薩特作品。”
追求放縱感官是薩爾們逃避社會不幸的方法。不管是狄安還是薩爾,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潛藏着對於純真美好事物的嚮往。我喜歡薩爾和那個墨西哥姑娘的相愛過程中的純真,薩爾還會不斷地問那些萍水相逢的姑娘:“你想在生活中得到什麽?”薩爾接下來的想法讓我感動不已,“美國的青年男女一旦有機會在一起時他們真的很悲哀,他們得故作老練,無須在行事前進行任何恰當的交談就立即沉溺於性愛中。沒有溫存的交談——真正發自內心震撼靈魂的綿綿情話,就匆忙做愛了。要知道,生命是神聖的,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彌足珍貴……我渴望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尋找我的生命之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
|
|
目錄 | 自序:46年之後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 | 一條人文主義狗(1) | 一條人文主義狗(2) | 沒有顔色的青春(1) | 沒有顔色的青春(2) | 荒原上的我們(1) | 荒原上的我們(2) | 男人快樂原則(1) | 男人快樂原則(2) | 生於70年代(1) | 生於70年代(2)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 | 曖昧的懷舊 | 砸爛背後的眼睛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 | 窺探者的狂歡節(1) | 窺探者的狂歡節(2) | 鏡 子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