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阉者的梦呓:酸腐儒时髦的和平战略》有感
最近在“华岳论坛”(1999/10/10)看到一个帖子《阉者的梦呓:酸腐儒时髦的和平战略》,署名为“小将”。实为好文,读后有颇多感受,想在此借别人的好文发发自己的议论。原贴如下。
最新一期《文史知识》是纪念孔子诞生2550周年专辑,许多宿儒大家粉墨登场,歌颂先师。通读全辑,受益匪浅,对国故又多一层理解,然有几点疑惑,垂请不吝赐教。
吉林大学XXX教授在《儒家主和哲学与未来国际政治》一文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和平外交是新中国的国策”,真不愧“立片言以居要”。且看先生是如何论证的:
论据1:大段大段地引用《尚书》等儒家经典,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协和万邦”云云,并认为这些主和哲学论述得“何等透辟”。
论据2:引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话。
论据3:只有这一段是X教授自己的话,只有百字,抄录如下:
“当今有识之士,都承认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因为本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都深知战争之危害,而渴望和平。尽管目前还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过如西下夕阳,是不会长久的。我敢断言,未来国际政治一定是和平而不会是相反,因为只有和平,世界才会安宁,人民才有幸福可享。”
请问X先生,这是论据还是结论?如果这也算论据,教授的学术水准就不能不令晚辈大开眼界,原来做学问的可以这等梦呓。
梦呓之一:
“当今有识之士,都承认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敢断言,未来国际政治一定是和平。”
晚辈不能忝列“当今有识之士”,当然不承认“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既然先生酷爱引经据典,晚辈只好“步其韵”。
儒家经典博大精深,如只引用主和哲学,未免误导后学。曹操在《孙子序》中写道“《论语》曰:足兵。《尚书》八政曰:“师”。《易》曰:师贞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受整其族。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
先生引用毛主席、周总理的话,我也引用伟大导师列宁的话: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列宁的许多话都随时代发展而过时了,而“我敢断言”,这句话一千年也不会过时……如果那时人类还存在的话。
英国著名的军事专家富勒说,自进入19世纪以后,就全球而言,几乎没有哪一年没有战争,又大约每隔10年或20年,便有一次大的战争,战争如潮汐,呈现有规律的起落。
先生年长齿长,想必亲身经历过日本侵华、朝鲜战争直至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先生对我国渔民在黄岩岛被小国菲律宾军舰追得狼奔豕突也不会没有耳闻吧。我记得CIA的座右铭是:我们从不睡觉。CIA不睡觉都干什么呢,先生能告诉我吗?
二战后,大国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那乃是力量均势和核恐怖下的和平,如果先生认为核恐怖下的和平也是和平,并作为您的“主和哲学”的论据,晚辈无话可说。
先生是经学大家,“六经皆史”,先生对历史烂熟于胸。请先生告诉我,自1840年以降,在战争中,中国失去了5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领海,被东洋、西洋列强屠杀了3000多万中国人,有哪一场战争是中国对外侵略造成的?
先生之“主和哲学”正是满清、民国政府曾忠实执行过的外交路线。先生唯恐今天站起来的中国人丢掉这一国粹,由是引经据典,对晚辈后学谆谆教诲。不过先生这一回恐怕要失望了,从小学加入少先队那天起,我们的誓词就是“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我们需要和平,但我们知道和平不能靠先生教导的方法去渴望,和平需要有实力去捍卫。如果只是“渴望”和平,唯一的结果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难道中国人的血流得还不够多吗?血写的中国近代史还不足以使先生从“主和哲学”的梦呓中猛醒吗?
没有什么和平外交,只有利益外交。舍利益而取和平乃是本末倒置,和平和利益皆不可得,先生这样的宿儒给和平涂上了太多的胭脂,却讳言利益甚至把利益妖魔化。这不是先生的悲哀,也不是儒学的悲哀,这是中国的悲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