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83節:江漢湯湯,問鼎中原唱大風(12)
劉緒義 Liu Xuyi
這就是著名的問鼎中國。這個典故給楚莊王添了不少的名氣。後世把諸侯爭霸,群雄逐鹿就稱之為問鼎中原。
二是一鳴驚人的故事。
楚莊王剛即位之時,晉國見楚國忙於辦喪事,便趁機又重新會盟諸侯,將楚國拉過去的陳、鄭等國又收編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這一舉動激怒了楚國的貴族大臣們,他們都要求與晉國决戰。但是,楚莊王仍無動於衷。三年過去了,楚莊王依然整天打獵、喝酒,不理政事,還在宮門口挂起塊大牌子,上邊寫着:"進諫者,殺毋赦!"這一天,大夫伍舉進見楚王。楚莊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觀賞歌舞。他眯着眼睛問道:"大夫來此,是想喝酒呢,還是要看歌舞?"伍舉話中有話地說:"有人讓我猜一個謎語,我怎麽也猜不出,特此來嚮您請教。"楚莊王一面喝酒,一邊問:"什麽謎語,這麽難猜?你說說看。"伍舉說:"我聽說'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我猜了好久都猜不出來,心中犯疑,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衹什麽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着說:"我猜着了。它可不是衹普通的烏。這衹鳥啊,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等着瞧吧。"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
然而,過了幾個月,大臣們並沒有等來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大鳥。倒是楚莊王這衹大鳥依然故我,既不"鳴",也不"飛",照舊打獵。喝酒欣賞歌舞。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他纔進宮門,便大哭起來。楚莊王驚問:"先生,何事這麽傷心啊?"蘇從回答道:"我為自己就要死了傷心,還為楚國即將滅亡傷心。"楚莊王很吃驚;便問:"你怎麽能死呢?楚國又怎麽能滅亡呢?"蘇從說:"我想勸告您,您一定聽不進去,肯定要殺死我。您整天觀賞歌舞;遊玩打獵,不管朝政,楚國的滅亡不是在眼前了嗎?"楚莊王聽完大怒,斥責蘇從:"你是想死嗎?我早已說過,誰來勸諫,我便殺死誰。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傻極了!"蘇從十分痛切地說:"我是傻,可您比我還傻。倘若您將我殺了,我死後將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這樣下去,楚國早晚是要滅亡的,您就當了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還傻嗎?我的話說完了,您要殺便殺吧。"
楚莊王忽然站起來。動情地說:"大夫的話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說的辦。"隨即,他便傳令解散了樂隊,打發了舞女,决心要大幹一番事業。楚莊王首先整頓內政,起用有才能的人,將伍舉、蘇從提拔到關鍵的職位上去。當時楚國的令尹和鬥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莊王便任命了三個大臣去分擔令尹工作,削弱了他的權力,防止了鬥越椒作亂。
這就是著名的成語"一鳴驚人"的出典。
《史記·楚世傢》記有此事,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同是《史記》,司馬遷又在《滑稽列傳》中把這一故事寫到了齊威王與淳於髡身上。同一個故事怎麽可能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國傢不同的人身上呢?這就是司馬遷的不察了。後人一般都傾嚮於此事發生在齊威王身上。但我不這麽認為,司馬遷之前韓非子在其書中《喻老》篇就記載有此事,主人公是楚莊王。從故事本身來看,發生在楚國的可能性要比發生在齊國的可能性大得多。
從這兩個故事大致可以看出楚莊王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了。第一,他有敢於問鼎的氣魄,第二,他沉得住氣,又有一鳴驚人的大志。
周定王二年,也就是楚莊王問鼎之後回來的次年,趁楚莊王不在國內,原來被削職的鬥越椒公然造反。莊王知道硬拼於己於國都不利,便首先穩住他,說:"鬥氏一傢於楚有大功,寧肯使越椒負我,我决不負越椒。"接着派蘇從去講和。鬥氏以為莊王怕他,愈發驕橫。莊王假意退兵。暗中於途中河邊設下埋伏,同時又派一隊士兵在附近活動以作誘餌,單等鬥氏來追。鬥氏果然來追,待過了河,遇上伏兵,方覺上當,正要退回,河上的橋己被人拆了。慌不擇路的鬥氏衹好涉水過河,就在此時,岸上莊王的士兵早已箭如雨下。其中一位神箭手叫養由基的,一箭就把鬥越椒射死。鬥氏之亂平息。
鬥氏之亂平息後,楚莊王召開慶祝會。六年沒有喝酒,六年沒有聽鐘鼓之音的楚莊王高興之至,把自己最愛的許姬叫來,讓她為大臣們獻舞敬酒。突然,一陣風把殿上的蠟燭都吹滅了。黑暗中,有人拉住了許姬的袖子,捏她的手。許姬非常生氣,順手把那人帽子上的纓揪了下來,許姬拿着帽纓來到楚莊王跟前,悄悄說了幾句。楚莊王一聽,立即吩咐正在點蠟燭的傭人停下來,大聲對群臣說,今晚難得高興,君臣之間也不必拘束那麽多禮節,大傢把帽子及帽纓都摘下來,痛痛快快一醉方休。大臣們都莫明其妙地照其吩咐把帽子摘了下來。因此,大傢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在黑暗中對許姬非禮這件事了。許姬怪他,楚莊王呵呵一笑,大傢都喝醉了,見了你這美人兒,哪個不動心呢?非要查出來,也就沒有意思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