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大宋帝国的沧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儿   》 毕昇这个名字(2)      周膺 Zhou Ying

  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棚北大街陈解元书籍铺为陈起、陈续芸父子经营,他们拥有刻工数十人,刻印唐宋名人诗集与笔记小说100余种。刻本均十分工致,故生意兴拢陈氏父子待人友善,买不起书的人可以赊账。陈氏刻书现今尚有流传。陈起,字宗之,一字芸居,钱塘(今杭州)人。丁申《武林藏书录》载:“钱塘陈宗之起,事母孝,宁宗时乡贡第一人,称陈解元。居睦亲坊,开肆鬻书,自称陈道人。著《芸居乙稿》。凡江湖诗人皆与之善,取名人小集数十家选为《江湖集》。”陈起是出版商,又是诗人。郑斯立《赠陈宗之》诗称:“诵其所为诗,刻苦雕肺肝。陶韦淡不俗,郊岛深以艰。君勇欲兼之,日夜吟辛酸。”可见他是一个书卷气很重的好学深思的人。陈起父子与当时的许多高官,以及刘克庄、叶绍翁、赵师秀、许棐、周端臣、吴文英等江湖派诗人交善,刊印他们的诗集。人称南渡后诗家姓氏不显者,多赖以传。另外,他们还刊印了大量唐诗。周端臣《挽芸居二首》诗云:“良田书满屋,乐事酒盈觞。字画堪追晋,诗刊欲遍唐。”《两浙古刊本考》称:“今日所传明刊十行十八字本唐人专集、总集,大抵皆出陈宅书籍本也。然则唐人诗集得以流传至今,陈氏刊刻之功为多。”陈起后因刊诗贾祸,为宋代自北宋“乌台诗案”以来最大的一次诗狱。在中国文学史上,流派的产生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但以一个书商之力促使一个流派的形成,却是不多见的。
  由于印刷书籍增多,宋代出现了许多藏书家。早期有江正、李昉、宋缓、王洙等,后来有叶梦得、晁公武、郑樵、尤袤、陈振孙等,他们的收藏达到一两万至五六万之多。藏书家获得的善本,往往不是官刻,而是版本来路多、出书效率高的私刻。周密《癸辛杂识》称:“廖群玉诸书,《九经》本最佳。凡以数十种比较,百余人校正而后成。以抚州萆草纸、油烟墨印造,其装褫至以泥金为鉴。”廖群玉的刊书,极有名声,均在临安刻樱
  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便向国外传播。雕版印刷术外传较早。13世纪高丽已有活字印刷,16世纪末日本也较普及。古登堡的发明比新疆一带的活字印刷文物要迟一个世纪。据其他文献我们可以猜测,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后,经由中亚,特别是波斯,在13世纪至14世纪之间传入欧洲。不过古登堡应用于拼音文字,并发明了简单的印刷机。古登堡之印刷术在文艺复兴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人文科学精神的发扬,与之分不开。这一点,中国就大为逊色了。古登堡之名字之所以为人重视,是因为其印刷术与文艺复兴联系在一起。毕昇之名字不过被中国人视为一发明家而已,雕版印刷的发明者更无从查考,可见印刷这一古老技艺在中国的命运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尽管如前所述,印刷术仍被中国人用以印行了许多书,而且数量十分可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录序言蝴蝶梦里家国(1)序言蝴蝶梦里家国(2)900年前的现代化问题
《救荒活民书》纸币与信用奇璞与良侩(1)奇璞与良侩(2)
开肆三万家(1)开肆三万家(2)粘在地上的商业皇家外贸
官办“公司”专业户《耕织图》画金刺绣满罗衣
南宋官窑龙井问茶(1)龙井问茶(2)宋学精神
理学为谁用官学私学(1)官学私学(2)选人考什么才(1)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