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詩經》心得   》 第83節:第七章(11)      劉緒義 Liu Xuyi

  後來北戎伐齊,齊國派人到鄭國求援,鄭國便派太子忽帥軍救齊,大獲全勝。齊侯便想把女兒文薑嫁給太子忽。沒想到,齊侯先後兩次提出要求,兩次都被太子忽拒絶了。《左傳》還記載,有人問太子忽拒絶的緣故,忽前後的理由都不一樣。第一次是說,人各有偶,齊是大國,不適合我。太子忽還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句“自求多福”的詩,意思是,大國是靠不住的,要想求福衹有靠自己。第二次又說,就算齊國沒有這次戰爭,我都不敢娶齊國的女兒,更何況我這是奉君命前來解齊國之危,如果我娶了齊女回國,那是靠軍隊的力量來與齊國通婚的,老百姓會怎麽說我呢?
  《左傳》桓公十一年,鄭莊公死,太子忽即位,稱昭公。可是不到三個月,他的弟弟公子突與鄭相祭仲在宋國的縱容與支持下,把昭公趕到了衛國,公子突即位稱厲公。此時,周王室也發生了“王子頽之亂”,把周惠王趕下了臺。鄭厲公站在惠王一邊,在櫟地接待了惠王,並協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頽之亂”。周惠王因厲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東地方重新給了鄭國。周鄭關係隨之緩和。鄭厲公不願做祭仲之傀儡,企圖謀害祭仲,結果發生了那件著名的“人盡可夫”的泄密事件,被祭仲趕到了蔡國。昭公又被召回當國君。昭公以高渠彌為卿,高渠彌數諫昭公不聽,就殺昭公。昭公就是公子忽,他死後,鄭國出現了兩個國君,厲公與子嬰同時存在。直到公元前680年 鄭厲公得到當時鄭相傅瑕支持,殺子嬰,厲公復國,深知權臣禍國,又殺了傅瑕,自己獨立執政,至此鄭國四公子奪權之爭平息下來。
  四公子之亂,國人深受其苦。於是便有人作了這首《有女同車》。意在諷刺昭公即公子忽,當年要是娶了姜家的美女,不就有了大國作靠山,就不至於身死如此之快了。
  公子忽不娶齊女,應該說是合禮的,周禮有規定,君子一娶。在此之前,即《左傳》隱公八年,公子忽已經娶了陳國的美女陳媯。但由於婚禮的過程中,是“先配而後祖”,時人認為“非禮,何以能育?”因而,大概沒有生育。再娶姜家美女也是可以的。但公子忽偏偏不娶齊女,其中的原因也許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不想藉大國之力,有那種自力更生自求多福的男子漢氣概。國人的諷刺也許在於同情他的遭遇。但無論如何,公子忽沒有迎娶的這個文薑,實實算不上有德,還“德音不忘”。文薑的故事,春秋時代人人皆知。
  文薑是齊僖公之女,齊襄公之妹,然而,兩兄妹竟然長達十數年時間通姦,即便後來嫁給了魯桓公,文薑仍然想盡辦法與其兄偷情。這段“豔事”,《詩經》中有詩專門唱過,就是那首齊風中的《載驅》。
  我以為,極有可能是,公子忽在帥軍幫助齊國之時,就聽說了文薑這兩兄妹之間的“豔事”,而不願意戴緑帽子,故而藉口“自求多福”而堅决拒絶了。公子忽不娶文薑,應該是明智的,至少他沒有落到魯桓公的那種下場。
  《有女同車》寫的是婚禮的場面。有人認為,這場婚禮前面是寫公子忽娶陳女媯氏,“顔如舜華,將翺將翔,佩玉瓊琚”,說陳媯容顔如舜木之華,而走動的時候,身上佩的玉飾發出和諧的鳴音,徒有姿色之美,服飾之盛;下兩句“彼美孟薑,洵美且都”,則是寫齊女之美且賢。
  這種說法其實是不通的,一則公子忽早多年前就娶了陳媯,娶陳媯之時,根本沒有文薑之事,又不是因為公子忽拒絶了文薑之後再娶的陳媯。二則文薑實無美德。
  我以為,《有女同車》寫的便是一場虛擬的婚禮。詩人想像公子忽與文薑的婚禮場面,前四句是寫文薑的姿色與服飾之美,後兩句是寫文薑的賢與德。言下之意是說,這樣美貌而且賢德的女子你公子忽捨棄不娶,結果害得自己失去了一個好的靠山。可想而知,鄭國的國人也是多麽勢利眼啊。
  有人覺得這個文薑實在稱不上有美德,詩人怎麽會歌頌她呢?於是提出這裏的美女不是文薑,而可能是文薑的妹妹。因為齊國曾兩次提出要把女兒嫁給公子忽,第二次提出來的時候沒有點明是文薑。這種說法也是不通的,一則從《左傳》所載的語境來看,第二次提出“請妻之”的時候雖然沒有點明是文薑,倘若換了一個人的話,文中自然應有所交代;二則,是詩確實寫的是“孟薑”,即文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二章(1)
第9節:第二章(2)第10節:第二章(3)第11節:第二章(4)第12節:第二章(5)
第13節:第二章(6)第14節:第二章(7)第15節:第二章(8)第16節:第三章(1)
第17節:第三章(2)第18節:第三章(3)第19節:第三章(4)第20節:第三章(5)
第21節:第三章(6)第22節:第三章(7)第23節:第三章(8)第24節:第三章(9)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