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李連傑傳   》 第83節:《英雄》綉球(5)      廖小東 Liao Xiaodong

  這樣,根據李連傑等大腕們的意見,劇本再次被修改。7月末,劇本改後。
  八月份,《英雄》轉移戰場到達敦煌,李連傑第一次到這兒,對這兒的西部風情十分感興趣,乘影片還沒有他的鏡頭時,也忙裏偷閑,到莫高窟遊玩,他怕遊客會把他認出來,戴上墨鏡,叫保鏢遠距離跟着他。
  一身便裝的李連傑看上去神采奕奕,和電影中的角色一樣帥氣十足,他對古代能工巧匠們的手藝贊嘆不已,於是摘下來想仔細瞧個究竟。但一摘下眼鏡便有人認出他來了,遊客便大呼小叫起來,引來等他等得心焦的便衣記者。忙了好一陣子,纔由保鏢的保衛下鑽進一輛高級轎車。他鑽進轎車後仍聽到記者相機不停的咔嚓聲。
  李連傑還沒有走,就看到張曼玉的轎車來了,看來她也是來湊熱鬧的。
  師妹張曼玉則是第二次來敦煌了,她主演重要角色“飛雪”。她第一次來是拍徐剋的《新竜門客棧》,張曼玉在片中扮演風情萬種的黑店老闆金香玉。片中她賣酒的“黑店”現在仍賣着青稞酒。李連傑對她說:“張老闆,酒一碗!”又打趣地說:“都說亂世莫談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深。”這一句話是影片中有名的臺詞。
  張曼玉馬上糾正他,說:“這句話是梁傢輝對林青霞說的,不是對我金香玉說的。”
  說罷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完成敦煌的所有拍攝後,《英雄》劇組移師進入內蒙古的鬍楊林,拍攝飛雪與如月為情决鬥的場面,在鬍楊林拍了10天後,進入主戰場進行拍攝,那就是九寨溝。
  10月8日,衆“英雄”在張藝謀這個元帥的指揮下,千裏躍進九寨溝,並安營紮寨。此時天氣已進入初鼕時分,正是拍攝的好天氣,天空澄清,萬裏無雲,這樣的氣候膠片的感光度也好了起來。
  令人心煩的是進駐九寨溝箭竹海以來,許許多多的影迷涌入現場看明星,雖然有武警在離現場的幾百米外勸阻,但他們仍不死心。27日拍片的時候,不少瘋狂的影迷嚴重幹擾了劇組的正常拍攝,他們站在路口大聲地喊,“李連傑!梁朝偉!”“別擋我,我要李連傑!”李連傑手一揮,整條山道便響起尖叫聲。在拍片間隙,影迷不顧一切地衝上來索要簽名,氣得張藝謀拿着對講話機對負責保衛的人喊:“攔住,怎麽搞的,不要拍戲了。”武警那一天纍得幾乎要趴在地上,他們說,這比訓練還要辛苦。
  在箭竹海拍的戲主要是講“無語”與“殘劍”、“飛雪”的恩怨情仇。這裏設計了許多精彩的打鬥,在整部電影中對情節起啓承轉合的作用。下面介紹一段精彩畫面及拍戲場面:
  碧空如洗,靜靜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覆蓋青苔的水中小亭,躺着一位藍衣女子。“殘劍”怒氣衝天,拔劍揮去,“無語”遭突然一襲,但身手敏捷,避開劍鋒,騰空而走,“殘劍”也騰空追趕,兩人在空中打得難分難解,然後“殘劍”功力不支落入水中,藉水面反而躍起,“無語”則貼着水面飄飛,最後兩人從空中一起掉入水中,而涼亭上受傷的“飛雪”哀怨地看着兩位頂級高手的廝殺。
  拍戲的時候,兩臺吊車把李連傑和梁朝偉高高吊在水面上,兩人劍拔駑張,空氣中也彌漫着火藥味兒,而躍入水中的場面則由替身完成。
  拍這段戲拍得很辛苦,銀幕上播這些武打鏡頭衹有短短的幾分鐘,而拍它們則花了五六天時間,張藝謀在這段戲中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拍攝方法,遠景與近景想結合,去掉中景。所以,要不就在湖面上飛,要不突然切入到細節上去,通過一個很小的東西來表現武者高超的技藝。這樣一來,細緻的部分就要求做得很完美,增加了拍攝的難度。
  其次,是等時間等得辛苦。在九寨溝湖面上拍兩個高手對决時,為了求得完美,要求湖面上的水波平如鏡,但是湖上的水非常奇怪,在十一點鐘的時候就會有微波,到了一點的時候纔會恢復平靜。所以衹能利用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一點到四點的時間拍攝。除此之外,有時為了等一束適合畫面的光綫,又要等兩三個小時。劇組的總攝影師杜可風是個有趣的老頭,愛喝啤酒,在現場還不忘帶上一瓶啤酒,不時地呷上幾口。在等待的時候,他偷空跑回車裏,把瓶裝的藍劍啤酒往自己空了的礦泉水瓶裏倒,然後樂顛顛地一路小跑回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出生(1)第2節:出生(2)第3節:出生(3)第4節:出生(4)
第5節:出生(5)第6節:出生(6)第7節:出生(7)第8節:棄武從影(1)
第9節:棄武從影(2)第10節:棄武從影(3)第11節:棄武從影(4)第12節:棄武從影(5)
第13節:棄武從影(6)第14節:師哥迎娶小師妹(1)第15節:師哥迎娶小師妹(2)第16節:師哥迎娶小師妹(3)
第17節:師哥迎娶小師妹(4)第18節:師哥迎娶小師妹(5)第19節:師哥迎娶小師妹(6)第20節:師哥迎娶小師妹(7)
第21節:師哥迎娶小師妹(8)第22節:事業愛情雙豐收(1)第23節:事業愛情雙豐收(2)第24節:事業愛情雙豐收(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