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 》 “人与熊猫”史诗巨作:熊猫史诗 》
第82节:我的故事四 共生共长的土地(1)
方敏 Fang Min
我的故事四 共生共长的土地
一、匹夫有责
满天的朝霞,染红了滴翠的青山,润湿的屋瓦,老板娘的笑脸。
早餐是一大碗面条,青灵灵的豌豆尖,圆鼓鼓的荷包蛋,还加上一勺香喷喷的猪油,再配上一盘脆生生的泡菜,美得我呀,吃了今天还想明天。
“今天不走了吧?”老板娘看着我。
“不走了,冲你的面条也不走了。”
“冲我的面条?冲戴丽吧?”老板娘嘴巴不饶人。
不走了,兴致也来了,就想去转转。小杨说,硗碛乡有几个藏民,救过一只熊猫叫张嘎。
张嘎
沿着青衣江逆流而上,就是硗碛乡,是藏民聚居的地方。
硗碛乡有个硗碛镇,依山傍水,有藏民开的商店、饭馆、农家旅店,铺面都不大,却琳琅满目。街道不长,也不宽,寥寥的外来游人,浓浓的藏乡风情,恬静温馨的氛围,古色古香,韵味悠长。
硗碛镇边上有个小山包,耸立着一座纪念碑。巍巍然,似刺天的宝剑。登山远眺,就是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举世闻名的长征,曾在这里留下足迹,纪念碑的底座上就有记载:
夹金山海拔4000余米,气候严寒,空气稀薄,是中国工农红军当年25000里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中央红军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之后,迅速向夹金山方向前进,6月7日抵灵关,9日达宝兴,11日进硗碛寨,经过7天7夜的急行军,18日全部离开宝兴县境,胜利越过夹金山抵达懋公县。其间,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率领中央纵队于14日越夹金山,当晚在达维举行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庆祝大会……
历史的脚步总是匆匆,转眼就是70年。当年转战南北打江山的先辈,已经坐上了江山,而且多半作古,只留下一段感天动地的颂歌,在人间流传。不过,我现在的心情没有那么厚重,只想去藏乡转转,听听熊猫张嘎的故事。
硗碛乡夹拉村和平组有60多户人家,鳞次栉比的灰瓦屋顶,错落在半山坡的绿树丛中。清晨刚下过大雨,一路泥泞,一路清新。
运气不错,因为下雨,四个当事人都在,不一会儿就聚到宽敞的阳台上:母亲植春玉,四五十岁,长圆脸,被日月镀得紫红,笑起来像经霜的大枣。侄女杨德英,三十来岁,又大又圆的脸,饱满红润,笑起来像熟透的柿子。女儿王洪霞,二十出头,红扑扑的脸蛋,透着青春,笑起来像苹果,怀里还抱着个不满周岁的“小苹果”。女婿杨清松最清秀,细细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笑起来又似象牙芒果。
女婿最先开口,慢声细语:“那是2001年5月10号,我们到张嘎山去挖野菜,就在竹子林林头,看到一个小熊猫儿,走不动了,睡在那儿,看到我们也不跑,像是病了。”
母亲接着说,轻言轻语:“我们离得有三四十米,看了半个小时,看它妈妈回不回来。”
小杨插话说:“熊猫还小,七八个月,还在吃奶。”
侄女很爽朗,大声大气地说:“后头,我们几个就把它装到背篼头背回来。有四五里路,山路很陡,轮着背。”
女婿:回来就把生鸡蛋捣烂,还有竹子叶子喂它,它都不吃。
女儿:就在这个阳台上,还喂苹果。
母亲:后来就给保护区打电话,他们就来了。看见它发高烧,流清鼻涕。
小杨:是感冒,很严重。
侄女:先头听说有奖金,一个人一块钱,后来也没给。
一块钱还买不来一根雪糕,是个象征。但既然有承诺,就应该兑现,特别是对这些淳朴的藏民。
小杨有些尴尬:“是吗?我回去查查。”
既然如此,我还得给小杨打圆场:“一块钱,一花就没了,可你们救了熊猫,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所以我才来采访。”
“大枣”笑了,厚重;“柿子”笑了,灿烂;“苹果”笑了,香甜;“芒果”也笑了,清新。
“大枣”说:“熊猫比人值钱。”
“柿子”说:“背熊猫的背带都留给保护区了。”
聊得开心,我又打趣说:“这可是纪念品,将来要进熊猫纪念馆,还要写上,这是某年某月某日,谁谁谁抢救熊猫张嘎时用的背带,青史留名。”
香香甜甜,脆脆生生的“水果”们又一起笑了起来。笑声引来另一位藏族妇女,抱个奶娃娃,月子里的脸,笑起来像多汁的鸭梨,说:
“前几天,就在后山,发现一个老熊猫,没得病,挺好的,我爸爸就把它往山上赶。山上头有竹林,熊猫是珍稀动物,我们都晓得。”
“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王开良。”
张嘎和遥远一起,都去了成都金塘动物园展出,乡民们再难见到。但是,他们讲起来,还是亲切,笑起来,还是开心。
早就知道,宝兴不但熊猫特别多,而且民风淳朴,救护熊猫的事,司空见惯。我还听说,宝兴的熊猫特别好看,黑白分明,嘴短脸圆,眼圈又大,特别招人喜欢,所以,很多风光片都到宝兴来找熊猫演员。
可惜,我晚了一步,没看见遥远拍片。那是一部再现历史的电视片,说戴维神甫在野外看见一只大熊猫,就雇人去捕捉,又让它坐在自己的滑竿上,抬着回去。演那只大熊猫的就是遥远。
不用说,那只大熊猫,就是NO.1大熊猫。可是,演她的老祖先,遥远行吗?
“怎么不行?我在旁边,导演要求遥远做什么,我就跟她说,她就懂了,很有悟性。”小杨说,“在这之前,中央电视台拍过一个儿童片,叫《熊猫,老人和小孩》,说深山里,一个老人救了一只熊猫。也是遥远拍的,演老人的就是李武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 |
|
|
第1节:楔子(1) | 第2节:楔子(2) | 第3节:楔子(3) | 第4节: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一 九十万年前·小种时代(1) | 第5节: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一 九十万年前·小种时代(2) | 第6节: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一 九十万年前·小种时代(3) | 第7节:花耳朵家族的故事一 九十万年前·小种时代(4) | 第8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1) | 第9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2) | 第10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3) | 第11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4) | 第12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5) | 第13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6) | 第14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7) | 第15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8) | 第16节:我的故事一 发现及其后果(9) | 第17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1) | 第18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2) | 第19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3) | 第20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4) | 第21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5) | 第22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6) | 第23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7) | 第24节:我的故事二 濒危物种(8)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