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秋水堂论金瓶梅   》 第八十三回 秋菊含恨泄幽情,春梅寄柬谐佳会      田晓菲 Tian Xiaofei

  (第八十三回 秋菊含恨泄幽情,春梅寄柬谐佳会)
  金、瓶、梅这三人中,春梅的性格,和其他的两个女主角--金莲、瓶儿--十分不同:春梅是一个独立于爱情的女性。瓶儿痴情,对西门庆可谓死心塌地地爱恋,花子虚、蒋竹山都不曾拴缚住她的身心,最终还是以西门庆为医她的药。金莲的感情需要更是强烈,人们只看见她淫的一面,其实性的要求往往遮掩的是心理上依赖男人的要求。金莲表面泼辣,但实际上不能离开男人而存在,她的泼辣和强硬也都是倚仗着男人对她的宠爱,但看西门庆死后,她就已经完全受制于月娘。春梅的泼辣虽然看起来与金莲一模一样,但是春梅其实相当独立坚强。她对男人,除了性的要求之外,似乎一概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死难拆的感情,也就是说,她从来没有真的爱上过什么人,如金莲、瓶儿那样的,她和西门庆'陈敬济的关系,都是因为金莲的中介才一开始的。后来,她心心念念牵挂着陈敬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金莲的怀念,而不是因为她爱上了敬济,像韩爱姐那样。我们试看她做了夫人之后游旧家池馆,对当初待她极为无情的月娘不念旧恶,都是出于怀旧情绪,既不是什么"衣锦还乡"的浅薄炫耀,更不是说她骨子里多么有"奴才性",如有些评论家所批评的那样。
  对潘金莲的深厚情谊,与她的怀旧情绪,是春梅惟一的感情需要,惟一多愁善感的地方。对男人,她基本上抱有的是"享乐主义"态度:有呢,便供我追欢取乐;没有呢,我也绝不为相思所缚。看西门庆在时,如果去和如意儿睡觉,临行时,金莲便百般叮嘱,百般吃醋,春梅却说:"由他去,你管他怎的?一倒没的教人与你为冤结仇,误了咱娘儿两个下棋。"(七十五回)上一回中,在那个炎热的夏夜,春梅对金莲说:"娘不知,今日是头伏,你不要些凤仙花染指甲?我替你寻些来。"金莲问她:"你那里寻去?"春梅道:"我直往那边大院子里才有。娘叫秋菊寻下柞臼,捣下蒜。"这段小小对话,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却揭示了数事:一、令我们看到春梅的性情。绣像本评点者批道:"春梅颇有情兴。"这种情兴,是一种与取媚于男人全不相干的生活情趣,是精神上独立自足的表现。二、我们看到金莲与春梅的不同:金莲不仅不知今日是头伏,而且也不知到哪里才能找到凤仙花。金莲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男人,都必须和一个男人互相生发才显出她活泼泼的美与生命:在这部书里,我们看到过多少次她掐花、答花、赠花--瑞香花,石榴花,玫瑰花,桃花,还有珠宝之花如翠梅花锢儿--但是无不是为了取悦于一个男子,无不是发生在一个男子面前。当真好像古诗里说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非无膏沐,谁适为容?"梳洗打扮,全都是为厂给一个男子看见。春梅却不同:金莲不知道今日是头伏,她知道,可见西门庆虽死,日月对春梅来说并不就此变得模糊一片;金莲不知道哪里有凤仙花,她知道,可见春梅留心已久、眼里看得到花光春色,不是只看得到男人。
  这段对话,还如张竹坡所说,揭示了"瓶儿之院,荒芜久矣,闲中点出凄凉"--但是更显示出瓶儿之院虽已荒芜,春梅却曾光顾,否则何以知道那边有凤仙花开?春梅又何以光顾瓶儿荒芜的院落?是否将来游旧家池馆的预演?春梅感怀凭吊往事的体现?春梅的确不俗,而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她有"人生在世,且风流了一日是一日"的人生哲学(八十五回)?因为春梅清楚地看到了盛衰无凭,看到了一个美色佳色从受辱(别忘了西门庆在瓶儿房里的第一夜一直用春梅伺候)到受宠、到死亡、到丧礼盛大、到庭院荒芜的全部过程。因为没有个人的利益纠缠在里面,像金莲对瓶儿受宠的吃醋,对瓶儿之死感到的痛快,所以春梅看瓶儿的生与死,可以得到更深刻的教训。金莲完全沉浸在眼前的悲欢,而金莲眼前的悲欢又都决定于一个男子的情爱,比如此回,春梅为金莲和敬济穿针引线,金莲对春梅感激涕零。春梅答道:"娘说的是那里话,你和我是一个人。爹又没了,你明日往前后进,我情原跟娘去,咱两个还在一处。"从这段对话,我们分明看到金莲只知和敬济偷情,但是却从未想过将来是否要"往前进"嫁人。春梅数语,不仅显示了对金莲的一腔深情厚意,而民最主要的是给我们看到春梅早就考虑过对未来的打算安排,不像金莲只知道沉溺于眼前的恩爱得失。但春梅真正的"气象",却在于她隐隐地看破了人生的短暂,荣华的虚浮,· 情爱的不可依恃--虽然她的对策,也只能是"且风流了一日是一日"这样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
  从吴神仙的相面,我们知道春梅是一个从小无父无母又无亲人的孤儿。她在做月娘的丫鬟时很不得意(那时连雪娥都可以"在灶上把刀背打她") ,后来给了金莲,金莲对她很好,"以国士待之",而春梅便"以国士相报",成为金莲平生第一知己--比如从她携带酒食来看望安抚潘姥姥,又对潘姥姥讲出一番话来替金莲辩解,我们便知道她既深深地了解和同情金莲,又能够理解和同情潘姥姥的委屈。再转过来看金莲,我们便知道金莲对春梅的相知远远不如春梅对金莲相知之深。比如金莲和敬济偷情,开始还要瞒着春梅--不仅小量了春梅的聪明机灵,而且也小量了春梅对她的理解、容恕与忠诚。
  词话本此回,写春梅以红娘自任时,金莲表示感激,有一句"我的病儿好了,替你做双满脸花鞋儿;"绣像本无。这样的话,未免太低估了春梅,也低估了金莲。何况"满脸花鞋儿"更是不伦不类--这是谢秋菊的礼,岂是谢春梅的礼乎。
  又,春梅走到印子铺叫门,唤敬济赴约,绣像本比词本多出"悄悄"和"低声"四字,写出行踪之隐秘小心。绣像本作:敬济刚躺下,听见有人叫门,"声音像是春梅,连忙开门"。词话本作:"忽见有人叫门,问是哪个,春梅道:是你前世娘,散相思五瘟使。"两相比较,绣像本好得多:敬济的机灵--听出是春梅的声音--又因为"低声"而听不清楚,都写了出来;词话本不合常识,哪里有私下传信而隔门如此问答、不怕别人听见看见者?何况春梅的答话轻薄油滑,完全不像是春梅的口气。
  又,词话本作金莲托春梅传简,敬济看了之后向春梅深深唱喏,说道:"我并不知他不好,没曾去看的,你娘儿们休怪。"绣像本无书简,只是口信,更没有上面这两句话。盖敬济与金莲间阻,明明是因为月娘防范严紧,而敬济此话倒好像可以自由来往;金莲相思病,明明是因为敬济不能来才得的,这里敬济的话完全因果颠倒。词话本常常有小节上的逻辑不通、前后不一致处,这种地方只会显得作者粗陋,往往用一些传统俗套情节和语言来随手应付,不顾上下文衔接,很影响小说的艺术性。绣像本则除了那补人的五回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这样的逻辑破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作者简介前言
第一回 西门庆热结十弟兄,武二郎冷遇亲哥嫂第二回 俏潘娘帘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贿,设圈套浪子私挑第四回 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
第五回 捉奸情郓哥定计,饮鸩药武大遭殃第六回 何九受贿瞒天,王婆帮闲遇雨
第七回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杨姑娘气骂张四舅第八回盼情郎佳人占鬼卦,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九回 西门庆偷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皂隶第十回 义士充配孟州道,妻妾玩赏芙蓉亭
第十一回 潘金莲激打孙雪娥,西门庆梳笼李桂姐第十二回 潘金莲私仆受辱,刘理星魇胜求财
第十三回 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第十四回 第十四回花子虚因气丧身,李瓶儿迎奸赴会
第十五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第十六回 西门庆择吉佳期,应伯爵追欢喜庆
第十七回 宇给事劾倒杨提督,李瓶儿许嫁蒋竹山第十八回 赂相府西门脱祸,见娇娘敬济销魂
第十九回草里蛇逻打蒋竹山,李瓶儿情感西门庆第二十回 傻帮闲趋奉闹华筵,痴子弟争锋毁花院
第二十一回 吴月娘扫雪烹茶,应伯爵簪花邀酒第二十二回 蕙莲儿偷期蒙爱,春梅姐正色闲邪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