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七編 雄關要隘(7)
董耀會 Dong Yaohui
賀蘭山最著名的關口是哪座?
巍巍賀蘭山,從阿拉善高原到銀川平原,綿延數百裏,群峰疊嶂,尤其賀蘭山東側,以斷層臨接銀川平原,更是陡峭難攀。這裏的長城並非人們所熟知的那樣,為一脈相承的墻體,而多是在山峪峽𠔌內外可通步騎之處,斬山削壁,修墻建關。在賀蘭延綿數百裏群峰之中,有衆多的關口,但最著名的是寧夏永寧縣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交界處的賀蘭山三關口。
三關口又稱赤木口,位於賀蘭山中部,東北距銀川約40公裏,銀川至巴彥浩特的公路正由三關口而過。
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關口處陡然平緩下來,關口地勢十分開闊,此關自古即為阿拉善高原進入寧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註意三關口的防務。據載:僅一次修關就派了4000多名軍夫。平常這裏駐守一名遊擊將軍,統千軍以防之。
據《嘉靖寧夏新志》載,三關口為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從東嚮西設關三道。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墻相連接,夯土城墻起於北側山上,過關後嚮南蜿蜒而去。過頭道關順公路嚮西約2.5公裏即為二道關,今僅關口南側的山頭上殘存一座夯土墩臺。過二道關順路嚮西,山𠔌漸趨狹窄,約2.5公裏後,便僅為兩壁相夾一道,十分險要,此處便是第三道關。修銀巴公路時,此關的最後一些遺址也被廢掉了。
三關口作為內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寧夏平原主要通道,歷史上曾有很多戰事發生在這裏。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時,就是把三關口作為突破口的。當時三關口稱剋夷門,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這裏,蒙古軍同西夏軍展開大戰,最後驍勇善戰的蒙古軍攻占此關,兵鋒直指西夏都城興慶府。明代這裏更是烽火不斷。到了清朝同治年間,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鬥爭中,三關口也是回民起義軍與清軍屢次爭奪的戰場。
長城全綫現存最完整的關城是哪座?
嘉峪關,是明萬裏長城西端終點,也是長城衆多關城中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處。關城雄峙在祁連山和馬鬢山之間,兩側城墻橫穿戈壁,與兩山相連,為控扼河西走廊交通咽喉,自古為軍事要地。1372年明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率兵進軍河西。他沿途巡視,最後看中了嘉峪關依山傍水,四面地域開闊,最宜建關的險要地形奏朝廷棄敦煌不守,而築嘉峪關城。
嘉峪關城平面為梯形,西頭大,東頭小。由內城、外城等一係列建築組成。
內城:即關城的心髒。在明代,內城設有軍事指揮機關。開始設守備司,後來設遊擊將軍府。還設有檢驗出入關證件的機關,建有嘉峪公館。也有倉庫、夷廠。所有軍火武器、糧秣均置於內城。內城外緣周長640米,東城墻長154米,西城墻長166米,南北城墻長各為16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墻分兩次築成。1372年初築土城時,用黃土夯築高約6米,夯土層12至14釐米。1539年加固關城時,除維修6米以下部分外,又加高約3米,外側用土坯壘砌,中間填以砂石混合黃土。少數增高的墻身也有夯築的。增高9米,加上垛墻總高10.7米,底基厚6.6米,上寬2米。頂部用磚鋪。外側有青磚砌垛墻,高1.7米。城墻內側有磚砌宇墻,高30釐米,厚34釐米。內城有東西二門,東門上楣刻“光化門”,西門上楣刻“柔遠門”,兩門均有磚砌拱券門洞。門洞長20.8米,寬4.2米。門洞基礎和地面均用長方形石條襯砌,兩門均安鐵皮包釘黑漆雙扇門。二門之內北側靠城墻建青磚斜坡馬道,上至城頂。坡下有磚木結構的門樓和照壁。馬道斜長22.2米,寬2.7米,外側有護道墻。馬道下原有成排的拴馬樁。二城門之上均建有城樓。樓高約17米,為三層三檐木結構的歇山頂式建築。底層面寬三間,進深兩間,一二層四周有廊,立紅漆明柱各18根。第二層的明柱之間有木格花欄桿環繞。第三層,四周為木格花窗。樓中繪有飛天、山水、花草等圖案。樓內有木欄桿樓梯,可供攀登。樓的頂脊裝獸形瓦,頂蓋灰瓦。南北城墻無門,墻頭居中築敵臺,上有敵樓。敵樓面積38.2平方米,為一層三間。樓外帶明柱通廊。城墻四角各建方形角樓一座,角樓亦稱戍樓,為哨位。樓高出城墻5.4米,為二層磚砌單間式,底面積29.7平方米。下層嚮城內開券門,另三面開券式窗。由內可登樓,樓上為平臺,臺四周設垛口,形如碉堡。
外城:關城之東、南、北三面有黃土夯築的圍墻,稱外城,明嘉靖年間修。其西端與羅城南北兩端相接,並在此連接長城,與長城成犄角之勢。東部圍墻沿岩崗邊緣築起,圍一廣場。外城全長1263米,殘高3.8米,基厚2.3米,上闊0.65釐米。外城圍墻有383米殘缺,1981年已補築。外城門聳立在城東北的高崗,稱東閘門。門洞高4.2米,寬3.8米,長10.6米,兩側用石條砌基,磚砌壁,壁嵌36根方木支柱,上搭方木棚架。門頂建有門樓,面寬三間,進深兩間,紅漆明柱,上蓋灰瓦,裝脊獸。
登上關樓遠望,長城似竜,戈壁如海,塞外風光,盡收眼底。嘉峪關已成為長城西端的標志景區。
齊長城穆陵關在什麽地方?
齊長城穆陵關在山東臨朐城南約45公裏,它處在齊長城中段要衝即《周禮》所載“青州之鎮”的沂山地域,被稱為“齊國咽喉”“齊南天險”。穆陵關從周起歷代均十分重視,由於其歷史久遠,關樓和關下建築幾經修復,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