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82節:江漢湯湯,問鼎中原唱大風(11)
劉緒義 Liu Xuyi
厥貉之會和"田孟諸",是楚國城濮敗北後霸業復盛的表現,說明楚國仍是左右中原局勢的主要強國。
公元前615年(楚穆王十一年),《左傳·文公十二年》記載:"群舒叛楚,夏,子孔執舒子平及宗子,遂圍巢。""群舒"按杜預所說就是東夷的一個血族相同、居地相近的群體。包括舒鳩、舒蓼、舒庸、舒鮑、宗、巢等偃姓部落和小國,其地望約在今安徽六安市東北地帶。令尹成嘉(子孔)率軍鎮壓,執舒君,進而攻打巢國,楚國勢力進一步嚮江淮地區發展。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卒。子旅即位,他的即位,標志着從此,楚國歷史上乃到春秋歷史上一位最有為的國君開始了登上了政治舞臺。這就是楚莊王。
要認識這個人,我們先來講兩個故事。
一是"問鼎中原"。
魯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領兵至洛水,在周天子腳下耀武揚兵,檢閱部隊。剛剛即位的周定王不知道這個嚮來不順從的楚子到底要幹什麽,於是派王孫滿去慰問楚軍,實際上是探探楚國的虛實。王孫滿就是崤之戰以前在成周北門之上觀秦國之兵,並認為秦軍無禮,判定秦軍必敗的那個童子。楚成王風光了一陣子,還覺得不過癮,正好天子派人來了,於是就想趁機嚮周天子挑釁一下。
在閑談之際,楚莊王裝做不懂而好奇,嚮王孫滿詢問周天子的那個寶貝九鼎到底有多輕多重多大多小。
鼎是青銅器中最重要的一種,最先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一般來說鼎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兩類,又可分有蓋的和無蓋的兩種。有一種成組的鼎,形製由大到小,成為一列,稱為列鼎,列鼎的數目在周朝時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等級。列鼎通常為單數。有的學者根據文獻及考古發現九鼎應為諸侯之製,七、五鼎為卿大夫,三、一鼎為士級,天子之製為十二鼎,是雙數,但至今未見周天子之陵墓,故這個記載是否正確還有待證實。但也有學者認為,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隨着這種等級、身份、地位標志的逐漸演化,鼎逐漸成為了王權的象徵、國傢的重寶。統治者往往以舉國之力,來鑄造大鼎。《周易》中有"鼎卦",象徵革故鼎新,卦象十分吉祥,亨通。《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九鼎的來歷,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島,並在上面鎸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傢和權力的象徵,因而"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5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嚮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嚮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结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
既然九鼎是天子的神器,作為諸侯的自應不能心有邪念。如果說一般人問問倒也罷了,但是楚莊王來問,就有了另外的含義。最明顯的就是周天子是王,你楚子也稱王,本身就是一個僭號,此時再來問鼎,豈不有取而代之之心?
所謂言為心聲,王孫滿何等聰明的人物,一眼就看穿了楚成王的用心。但礙於面子身份又兼楚王勢大,不敢發作。但他直截了當地告訴楚莊王:"在德不在鼎"。這五個字也可謂一言九鼎。因為春秋時期儘管周德已微,但名義上仍然是諸侯之主,人們普遍認為,國傢的強大在於施德政,而不是某種器物。然後他又歷數了九鼎的光輝歷史。他說夏禹實施德政,各地諸侯都把自己那裏的奇異之物繪製圖,獻給朝廷,九州島的長官也把金屬製品上貢。於是夏禹就把這些金屬品做成九鼎,上面鑄出各種奇異之物的形狀。這樣,百姓在山川林澤就不會碰到妖怪,不會遇到不順利的事。因此上下和睦,都可以受到上天的賜福。夏桀昏亂,九鼎就遷到商朝。商紂暴虐,九鼎又遷到周朝。有美德的時候,鼎小也是很重的;背離德行的時候,鼎大也是很輕的。而且上天保佑有德行的人也是有限。成王定鼎於郟(辱耳)之時曾經占卜,結果說可以傳三十代,歷七百年。於今"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成王聽他上了這一大段政治理論教育課,也無話可說。大道理都講到這個份上了,再說他也並不是真正想滅掉周王室,再看王孫滿也不是個孬種,天子身邊還是有能人的,憑自己眼下的勢力還無法跟周天子爭天下,況且天下還有那麽多的諸侯虎視眈眈着呢?於是收兵而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