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龙卧紫禁城   》 第82节:第七章 有清盛世太子窝火(10)      李涛 Li Tao    姜晓东 Jiang Xiaodong

  土石长城破落了,万众一心的民族长城建了起来。清廷靠着这些边疆的少数民族,抵御了对大清国土虎视眈眈的沙俄。
  当时统领俄国的是彼得大帝,他和康熙一样是幼年即位,一样依靠一群少年夺回实权,一样是雄才伟略,一样将国家推向盛世。二人曾在黑龙江一带正面交锋,签下了《尼布楚条约》。只是彼得大帝看到了西欧工业的强大,为沙俄带来了有如朝阳的曙光,而康熙一生兢兢业业,却只为大清带来了落日前的辉煌。
  在安抚汉人民心,平定三藩时,还有一件事让康熙介怀,那就是台湾。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明天启元年(1624年),荷兰人侵占台湾。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又将台湾从荷兰人手里夺了回来。郑成功去世时,台湾的荷兰人早就被赶跑,中原地区的抗清斗争日趋缓和,人们正逐步接纳大清这个新的统治者,而台湾依旧在海上傲然自立。吴三桂发动叛乱时,管理台湾的是郑成功的后人郑经,他拒绝向清政府臣服,还和吴三桂联合起来,在海上予清军打击,并一度攻占了潮州、漳州、泉州、惠丰等沿海城市。郑经的部队,在所攻占的地方劫掠杀戮,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那时的康熙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平定三藩上,军备不足,况且从草原而来的清兵对海战非常陌生,打起来没有多少胜算,暂时放缓了收复台湾的问题。康熙要求负责台湾问题的大臣对待郑经以招抚为重,不要轻易地出兵剿杀。郑经一看清廷对自己不那么强硬,便更加嚣张,先是提出要让台湾像琉球、朝鲜那样成为大清的属国,又放言绝不剃发易服,不久,还要求清政府用漳州、泉州、潮州、惠丰等地来交换台湾,甚至要求清政府为郑家军提供粮饷。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台湾的郑氏家族乱成了一团,而清朝则平定了三藩,国力大振。康熙适时地发出了进军台湾的命令,让郑氏家族措手不及,在郑氏眼中,康熙一向对台湾懒理懒问,不那么上心。郑氏家族怎么也想不到,康熙竟然会用如此强硬的手段收复台湾。清朝的一些大臣也对收复台湾没什么信心,忙不迭地上奏"台湾必不可取"。海上风大浪急,波涛莫测,一个浪打来就有可能吞噬人的性命,清军太缺乏海上作战的经验了,拉这么长的战线到台湾,很可能有去无回。在很多清臣看来,清朝已经是泱泱大国了,何必劳心费力地攻打台湾?台湾不过是海上的一个小岛罢了,大清多台湾不多,少台湾不少,实在无须为这样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地方耗费兵力。
  在此之前,贝勒赖塔曾奉康熙之命招降台湾,在招降书里,赖塔将郑氏家人与历史上不肯投降汉朝,跑到海上居住的田横壮士相提并论。还对郑氏家人信誓旦旦,只要郑家人能够息兵,保证边境安定,"不必登岸,不必剃发,不必易衣冠",至于是否称臣入贡,也完全凭郑氏家人的心情。反正大清不惜台湾这个"海外一弹丸地"。
  赖塔按照康熙的意思,对郑氏家族进行让步,但他却完全不理解康熙的心意。康熙在台湾的归属问题上从没有做出丝毫让步,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就明确地指出,郑经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住在台湾就不剃发,那么又有什么证据能证实郑氏家族是真心实意地归顺了大清?台湾人都是闽人,台湾的情况和朝鲜、琉球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鉴于藩镇之乱,康熙确实对郑氏家族做出了让步,同时康熙更清楚大清江山寸土不让的道理,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海上的祸患不消除,大清的百姓便没有好日子过,台湾的问题不解决,沿海的官兵民众就没有休息的时日。康熙不管大臣如何反对,一声令下,挥兵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浩浩荡荡地奔赴变幻莫测的大海。统领这支清军的是台湾降清将领郑芝龙和内大臣施琅,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熟悉台湾地区的水情,清楚郑氏家族的用兵特点,施琅是福建人,从小在海边长大,智勇双全。更重要的是,郑芝龙和施琅都非常支持康熙的出兵举措。施琅赴任前,康熙在内廷召见了他,嘱咐施琅到了台湾后,一定要尽心尽力,和当地的官员一到努力,平定海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前言第2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1)
第3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2)第4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3)
第5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4)第6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5)
第7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6)第8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7)
第9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8)第10节: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乐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第1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2)
第1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3)第1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4)
第15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5)第16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6)
第17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7)第18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8)
第19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9)第20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0)
第21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1)第22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2)
第23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3)第24节: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两登大宝(14)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