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运动 》 從雅典到北京 》
第82節:北京起跑(8)
戴維·米勒 D.W.Miller
國際奧委會也因反對的浪潮而陷入尷尬處境中。國際奧委會協調委員會主席丹尼斯o奧斯瓦爾德及奧運執行長費利,2007年初訪問倫敦表示,國際奧委會對倫敦的籌備情況表示滿意,並且信心十足,但他們沒有關心上議院公佈的數據。在這組數據中,奧組委浪費公衆資源的程度可以與那個註定成為失敗的千禧穹頂相比。隨後,監督奧運會場館設施建設的奧運交付管理局不得不表示,自從2004年的預算出爐後,不斷增加的建築成本使奧運會的操作預算上升到50億美元以上。文化及體育部部長泰薩o喬維爾女士(Tessa Jowell)繼續追查政府的不明支出。2012年倫敦奧運會會徽的問世又引發了更大的反對浪潮。從內閣到倫敦市最低等的酒吧,所有人都認為這個會徽"幼稚"。不可否認,第一眼看到這個圖案時,的確讓人感到它不知所云。這個圖案雖然在開始的幾周引起了這麽多的公衆關註,但它在公衆反對聲平息之前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大衆傳播功能。正如某公司所說的:"我們要用40年的時間才能取得如此多的關註,而這個會徽卻在1個星期內完成了我們40年的工作。"為了表示支持,國際奧委會主席說道:"人們要動一些腦筋才能辨認出這組數字(2012),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我不明白,為什麽這麽多人不喜歡這個會徽……人們會慢慢地習慣,而我也相信,它不會成為2012年開幕式的熱門話題。"他繼而補充道:"我所收到的工作進展報告顯示,倫敦頭兩年的工作比此前任何一個主辦城市,包括北京,都要優秀。"作為運動員、管理者或者政客,塞巴斯蒂安o科深諳公衆批評之道,他埋頭工作,不理會所有的爭論。
無論在都靈鼕奧會以及雅典奧運會上遭遇什麽睏難,不管在溫哥華和倫敦的積極籌備中出現什麽難題,都會出現抱負不凡的繼承者,他們將得到主要來自亞洲和中東的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倫敦會發現,他們將史無前例地第三次踏上奧林匹剋舞臺,雖然財政的競爭不斷升溫,但他們的當選來得正是時候。從倫敦身上,我們可以知道,在和平昌進行激烈的經濟競賽之後,索契會取得競選的勝利。而卡塔爾多哈在2006年末第15屆亞運會上的表現,也同樣奪目。在這次亞運會上,極度奢華的開幕式以及高質量的場地設施,都很好地證明了海灣地區的石油財富,多哈也嚮國際奧委會傳達了最清晰的信息:看清21世紀亞洲的真實面貌,調節自身以適應海灣石油的力量,適應中國、印度人口的力量,適應亞洲體育文化,並放棄整整一個世紀以來以歐洲為基礎的機構立場。亞奧會主席謝赫o艾哈邁德傾盡全力地對多哈亞運會予以支持,這場耗資40億美元的亞運會是那些有意主辦奧運會的候選國傢的奢華演習,而這場巨資打造的亞運會必將加大那些有能力申辦奧運會的國傢與政府力量不足的傳統體育小國之間的差距。鑒於多哈亞運會的開幕式如此壯觀,北京開幕式籌備組高級成員陳維亞坦陳:"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們將全面審視他們的技術設施。這屆亞運會比雅典奧運會出色,多哈嚮全世界展現了最好的一面。"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預測:"開幕式的質量將是中國能否舉辦高層次體育競賽的决定性標志。"雖然卡塔爾人口不足100萬,其中大部分是移民工人,但無論它需要的是人還是觀衆都可以進口。卡塔爾真的那麽出色,可以成為奧運會的東道主嗎?在這個讓人睏惑、以金錢為尚的世界,沒有什麽事是不可能的。亞奧會主席謝赫o艾哈邁德在科威特的成員大會上表示,卡塔爾完全有能力舉辦一場奧運會。
因此,多哈在2007年進入2016年奧運會候選城市名單,並不出人意料。其他候選城市還有巴庫(阿塞拜疆)、芝加哥、馬德裏、布拉格、裏約熱內盧和東京,到2008年,7個候選城市會縮減為4個。人們很感興趣,多哈能否使4個奪標熱門--芝加哥、馬德裏、裏約熱內盧和東京--中的某一個被淘汰,或者成為第5個候選城市。2009年在哥本哈根第121屆奧林匹剋全會上將得出最後的結果。印度恰好被擋在7個候選名額之外,這使印度的國傢奧委會官員很沮喪。他們的經濟增長速度和中國一樣快,而他們的人口總數將在2020年超過中國。在2014年亞運會的主辦權競爭中,韓國仁川許下了財政承諾,致使印度在這場競爭中敗北。在那之後,印度國內陷入了混亂之中。當時,新德裏一度是奪標熱門。而很具諷刺意味的是,仁川的實力因為平昌提出申奧而受到了間接傷害。
在2007年上一屆國際奧委會組委會會議上,除了對瓊斯進行紀律處分外,反貪污安全委員會主席孔當(Lord Condon)在國際板球會議上的緻辭中還提醒所有人警惕非法賭博的威脅。羅格也認為,國際奧委會應該充分瞭解這個威脅,並且有必要做好預防措施。
羅格的聲譽及國際奧委會主席的任職期限很大程度上將取决於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尤其是如果他有意參加2009年競選,爭奪下一個4年的任期。2009年的選舉將遵循新的憲章條款。羅格任職期間,沒有一日安寧,始終被無數問題所睏擾。但這份工作就是如此。儘管對雅典奧運會以及後來的都靈鼕奧會表示滿意似乎是他必要的職責,也是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保持樂觀態度的責任,仍然有一些國際奧委會成員感受到,這兩次奧運會缺少一些東西。美國前橄欖球球星斯特維力剋直率地表示:"我感到,這兩屆奧運會缺少某種特別的東西,而我們必須嘗試把這個東西重建起來。"如果羅格想繼續任職,那麽他必須在哥本哈根大會上獲得委員的支持,儘管在過去的歷史中,從來沒有在職的主席遭到委員反對的情況。到2009年或2013年,誰可能成為他的接班人呢?當然,有很多的候選人可供選擇。龐德可能再次參與競爭,而另外兩個最有可能出現的競爭者是托馬斯o巴赫(Thomas Bach)和理查德o卡裏翁(Richard Carrión)。托馬斯o巴赫是1976年奧運會擊劍冠軍,德國的律師;而理查德o卡裏翁則是波多黎哥的銀行傢。他們都不會反對羅格,但巴赫要參加2013年競選會遇到一個問題,屆時他已經是60歲高齡,雖然薩馬蘭奇在1980年當選時也60歲,但60歲還是稍稍顯得晚了些。對於理查德o卡裏翁來說,中美洲的委員可能會仔細考慮是否投他一票,而他也需要獲得其他陣容,比如亞洲的支持。雖然沒有公開表示,但從羅格派遣巴赫領導多個重要委員會這一點上,可以察覺支持他的大有人在。
儘管由古老、充滿智慧以及神秘的亞洲民族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正在籌備中,還是有人不斷挑剔中國的人權問題,但是抵製行為是極不明智的。1976年、1980年及1984年的奧運會之後的狀態足以證明,抵製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對蒙特利爾、莫斯科以及洛杉磯奧運會的抵製絲毫沒有撼動政治世界,相反卻毀壞了一場體育盛宴,牽連了一些無辜的運動員,而預定的商業和文化合約根本沒有受到影響。體育運動是一些政界人士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以簡單利用的工具,一些名人會嚮中國在某些國際事務中的政治立場提出抗議,但羅格一再重申:"不管什麽事件,無論是達富爾的災難還是人權事件,會因為抵製而得到解决嗎?相反,奧林匹剋會使中國嚮全世界打開國門,接受25 000名新聞代表的細察。我們會目睹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
外國評論認為,成千上萬的外國遊客能夠打開中國人民的眼睛,使他們關註世界。不可否認的是,引起人們同樣關註的是警力及安檢、對外國遊客以及正常活動自由的監管。這些安全工作都是北京防止可能的恐怖襲擊的必要工作。另外一件事情是,中國的藥物控製在中國運動員(他們不可避免地成為奧運會最大的參賽隊伍)身上是否有效。藥檢委員會的負責人趙建宣佈在奧運會進行前一年,將進行多達1萬例檢查。與此同時,因陪同中國代表團參與20世紀90年代初的申奧工作而聞名世界的中國奧委會官員屠銘德承諾:"這次奧運會將是一次純潔的奧運會,至少對於中國運動員是如此。"
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北京奧運會都會在對運動員傑出表現的歌頌中進行,都會在中外交往更加緊密的禮贊中上演。中國是一個逐漸強大的國傢,而北京奧運會將發現並減少各個國傢的違規事件,且能使世界人民明白:體育讓所有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這兩種情操都是人性的基礎,也是解决暴力的基礎。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里程碑。
王承教等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何振梁序言 | 第2節:中文版序言 | 第3節:羅格序言 | 第4節:初創(1) | 第5節:初創(2) | 第6節:初創(3) | 第7節:來自希臘的導師(1) | 第8節:來自希臘的導師(2) | 第9節:雅典(1) | 第10節:雅典(2) | 第11節:雅典(3) | 第12節:遠見傢(1) | 第13節:遠見傢(2) | 第14節:巴黎(1) | 第15節:巴黎(2) | 第16節:冷戰,熱吵(1) | 第17節:冷戰,熱吵(2) | 第18節:冷戰,熱吵(3) | 第19節:普萊西德湖(1) | 第20節:普萊西德湖(2) | 第21節:莫斯科(1) | 第22節:莫斯科(2) | 第23節:莫斯科(3) | 第24節:改革(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