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禅里禅外悟人生   》 第82节:弘一法师书简(14)      李叔同 Li Shutong

  去冬沪变时,曾致明片,未审收到否?画集资料想尚未辑就,无足介意也。因现在诸物昂贵,亦甚难出版,泉州米价将至三百,火柴每一小盒二圆,其他可知,贫民苦矣!朽人幸托庇佛门,食用无虑,诸事丰足,惭愧!惭愧!
  拙书二纸,乞随意结缘,略陈不宣。
  音启四月七日
  丏尊居士道鉴:
  惠书诵悉。问答一册已收到,承询所需,至用感谢。朽人近居普济寺中,所有用款皆由寺中支付。寺中住持兼任南洋寺务,故常寄款资来,以助寺用。画集缘资五百圆,亦其所募集也,故尊处施资,现不需用,乞勿寄下。谨谢,并复不宣。
  五月十二日音启
  丏尊居士道鉴:
  久未致讯,至念。上月徙居山中,距邮政代办所八里,投信未便,故诸友无音问也。兹拟向佛学书局请经,附一笺乞转送,并乞由晚晴会施洋三十圆附递,费神,至感!
  山乡风俗淳古,男业木土石工,女任耕田挑担,男四十岁以上多有辫发者,女子装束更古,岂惟清初,或是千数百年来之遗风耳。余居此间,有如世外桃源,深自庆喜!
  开明出版拙书“华严集联”及“李息翁法书”,乞各寄下三册,以结善缘,感谢无尽。惠书乞寄‘厦门转惠安县东门外黄坑铺港仔街回春号药店刘清辉居士转交净峰寺弘一收’。
  演音疏
  丏尊居士文席:
  前复函及写件想已收到,兹寄上致子恺居士一笺及写件一纸,乞便中转寄。又与李圆净居士一笺,乞便中托陈旡我居士转交,迟迟无妨也。谨恳不宣。九月十二日音启
  丏尊居士道鉴:
  战事纷起,沪上尚平安否?为念。画材数则附奉上,以备采择。以后倘有他处赠与朽人资财者,乞代辞谢,因现不需用也。稣典居士乞代致候。不宣。
  十一月七日音启
  近作附录:南闽道耆宿七秩寿联——“老圃秋残犹有黄花标晚节。澄潭影现仰观皓月镇中天”。
  丏尊居士文席:
  今日已六十矣!今岁拟多写字结缘,便中乞惠施廿金,以备购宣纸及其他需用。拙书一纸,附奉慧览,不宣。
  己卯元旦晨演音启
  近来身体较前强健,齿力、目力皆佳,足力更健,无异少年,但精神颇呈老态耳。知念附闻。
  丏尊居士文席:
  朽人世寿周甲已过,拟自下月中旬始,至农历明年辛巳除夕止,掩室静修,须俟壬午元旦乃可与仁等通信也。仁者通信之处倘有变动,乞于辛巳十一月写交李圆净居士转送。谨陈不宣。
  九月三十日音启
  丏尊居士慧览:
  惠书诵悉一一。
  子恺处已久不通信,闻友人云:彼之通讯处为重庆沙坪珼国立艺术专校。(据彼八月廿五日之信云云。)闽中平静如常,仁者能入闽任职,则生活可无虑矣!
  泉州物价之昂,自昔以来冠于全闽,但米价每石亦仅一百七十元左右。其他闽中产米之区,如漳州及闽东等处,则仅五十元左右,泉州街市无乞丐,(另设乞丐收容所)物价亦不甚昂,华侨家族生活亦大致可维持,因努力种植,生产量甚富也。统观全闽气象,与承平时代相差无几。朽人于十四年前,无意中居住闽南,(本拟往暹罗至厦门而中止)至今衣食丰足,诸事顺遂,可谓徼幸,至用惭愧。唯从前发愿编辑律宗诸书,大半未成就,拟于双十节后,即闭关著书,辞谢通信及晤谈等事,以后于尊处亦未能通信。仁者欲知朽人之近状者;乞常访问上海慕尔鸣路一百十一衖六号大**书局陈旡我居士,及彼处同住之陈海量居士,因泉州诸僧常与海量通信,彼深知朽人之近状也。朽人近作,履载觉有情半月刊中,(旡我所办)乞仁者定此月刊一份,(自今年正月始尤善,每年一圆余。)即可常阅览朽人之近作也。苏慧纯居士亦为海量之旧友,仁者能常与海量晤谈,当获益匪浅也。(指导生活,安慰心灵。)不宣。十月一日音启
  附呈相一纸,为去秋九月所摄,佛名二纸,乞结缘。
  丏尊居士文席:
  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达不宣。
  音启
  前所记月日系依农历,又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1节:目录第2节:序言一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1)
第3节:序言一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2)第4节:序言二 弘一大师书画金石音乐展弁言--赵朴初
第5节:序言三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朱光潜第6节:序言四 弘一法师之出家--夏丏尊
第7节:佛法大意第8节:佛法十疑略释(1)
第9节:佛法十疑略释(2)第10节:佛法宗派大概(1)
第11节:佛法宗派大概(2)第12节:佛法学习初步
第13节:佛教之简易修持法第14节:常随佛学
第15节:切莫误解佛教(1)第16节:切莫误解佛教(2)
第17节:切莫误解佛教(3)第18节:切莫误解佛教(4)
第19节:切莫误解佛教(5)第20节:受十善戒法
第21节:授三皈依大意第22节: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1)
第23节: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2)第24节:改习惯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