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名家点评《金瓶梅》风月往事   》 《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傅光明 Fu Guangming

  二
  怎么来评价一部作品在文学史、小说史上的地位呢?这不是贴几条标签就能说明白的问题。真正考察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看它继承了什么,有什么创新,对后世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应该从这样的逻辑来看作品的价值和地位。
  (一)继承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它绝非从天而降,它有开创,也有继承。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大家一翻开《金瓶梅》就看到了,它首先就对《水浒传》实行“拿来主义”,这不就是一种继承么!书中写的西门庆、潘金莲,都是《水浒传》里的人物,甚至把《水浒传》里的一些故事也拿过来用了,反正那时候也没有版权法。它对于《水浒》的继承至少在形式上是很明显的。这个问题明朝人就已经看到了,最早确认《水浒》对《金瓶梅》的影响或说《金瓶梅》对《水浒》的继承的人是袁中道,他讲了非常明确的一句话:“《金瓶梅》配《水浒》,以为外典。”这是说《金瓶梅》是配合《水浒传》的外典。袁中道一句话就把两部作品的关系说清楚了。所谓“外典”,一般的用法是把它和“内典”相对,宗教人士把佛经称为内典,把佛经以外的书包括儒家的书都称为“外典”,这是一般的用法。但“外典”也指某一作品关系密切、互相关连的另一作品。袁中道所云,实即此义。大家看《金瓶梅》开始写的,就是《水浒传》的故事,特别是词话本《金瓶梅》,其前十回写的都是水浒故事,包括武松打虎的前前后后。
   另外,还有一些《水浒传》的人物,在《金瓶梅》中也公然出现了。《金瓶梅》里有宋江,有清风山的三个寨主,矮脚虎王英、燕顺、郑天寿,还有什么殷天锡、施恩,这些都是水浒人物,《金瓶梅》毫不客气地“拿来”用了。《金瓶梅》的有些情节就是《水浒》的故事,《金瓶梅》不过略作而已变化。大家看第86回,吴月娘到庙里烧香碰到坏人,把她弄到清风山,那个好色的王英想把吴月娘霸占为压寨夫人。在场的宋江就劝王英不要这样,还并答应王英将来一定给他介绍一个好对象。王英虽不高兴,但迫于宋江的压力,就把吴月娘给放了。这个故事不就是《水浒传》里的故事么,只是《水浒传》里的那个女性不是吴月娘,是清风寨刘知寨的夫人。清风寨的知寨不是一文一武么,武的是小李广花荣,文的就是刘知寨,那个女性就是刘知寨的夫人。当时也是这样一个情况,王英要把她留下做夫人,宋江劝他放人,而且也答应王英将来我一定给你找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后来宋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一丈青扈三娘嫁给了王英。因为宋江说了话了,所以王英就把刘知寨的夫人放了。这个情节和《金瓶梅》里写的几乎是一回事儿,仅仅是人物有些变化。所以《金瓶梅》里是毫不客气的借用了前人的东西。到了87回,武松杀嫂祭兄的情节也都是《水浒传》里的,只不过是把武松杀嫂的情节和前面西门庆、潘金莲、武大郎的故事分开了,把他们三个人的放在前10回,把武松杀嫂放在87回。可见对《水浒传》的“继承”是非常明显的。
   除此以外,《金瓶梅》直接用了宋元话本的东西。宋元话本,为什么叫宋元话本呢?是因为其中有一些话本流传至今,我们很难确认是宋代的还是元代的,反正今天看到的大量是元人刻本,所以一般就称为宋元话本。《金瓶梅》里直接用宋元话本的,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第34回,这里边的情节我极简单来说两句。西门庆当了提刑副千户,他审问犯人,要动刑拷打。有一天,他从衙门回来跟李瓶儿讲,李瓶儿就劝他不要干这种事。这时候西门庆就给李瓶儿讲了一个案例,说有一个陈家的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对门住着一家姓阮的,这家有个年轻小伙子叫阮三。阮三看上了这个女孩,相思成病,就托尼姑庵里的一个姑子,想趁陈家母女到庵里烧香的时候,去和她相会。尼姑贪财就办了这件事,把陈家的母女约到尼姑庵,又约了阮三到尼姑庵。年轻的男女就相会了,谁知阮三一下子就死在这女孩身上了。西门庆办理此案,对尼姑痛打二十大板,责令还俗,陈家母女每人一拶,二十敲。所谓拶,就是用竹子棍夹手指头,是很残酷的一种刑。这个阮三在和女孩子交媾的过程中一命呜呼的案子,就是宋元话本中的一篇叫《戒指儿》的故事。《金瓶梅》就把它拿来,让西门庆当自己经历的案例来讲。还有第73回,吴月娘请薛姑子来讲“宝卷”,“宝卷”是说唱佛经故事的一种文体。这一次薛姑子讲的是“五戒禅师私红莲”。薛姑子把这个当佛经故事讲给吴月娘听,但这个故事——有的学者查过现存的“宝卷”的目录,并没有提到这个故事,而《清平山堂话本》里却有五戒禅师这个故事。说一个修行很深的高僧,有一天打坐时听到一个小孩的哭声,就让手下一个和尚到门外去看,原来是个被遗弃的婴儿,就把这个小孩抱回来了。他手下这个和尚法名叫一清,一清就把这个捡到的小女婴养大了。捡到小女孩时五戒禅师是29岁,等到小女孩养到16岁的时候,五戒禅师才四十多岁,后来五戒禅师居然就把这个小女孩收到自己房里了,破戒了!而后五戒禅师就死了。死了以后,又转世投生,就是后来宋代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时跟五戒禅师一起的师弟明白五戒已经破戒了,所以就劝解他,但是五戒不听。 五戒死了以后,这个师弟也坐化了,这个人后来托生为宋代的高僧佛印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薛姑子讲的这个故事不是“宝卷”里的,而是《清平山堂话本》里的《五戒禅师私红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金瓶梅》的作者之谜(2)《金瓶梅》的作者之谜(3)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4)《金瓶梅》的作者之谜(5)《金瓶梅》的作者之谜(6)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7)《金瓶梅》的作者之谜(8)《金瓶梅》的作者之谜(9)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0)《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1)《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2)
《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3)《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4)《金瓶梅》的作者之谜(15)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1)《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2)《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3)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4)《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5)《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6)
《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7)《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8)《金瓶梅》中女性人物的不同命运(9)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