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林四娘      蒲鬆齡 Pu Songling

  青州道陳公寶鑰[1],閩人。夜獨坐,有女子搴幃入。視之,不識;而豔絶,長袖宮裝[2].笑雲:“清夜兀坐[3],得勿寂耶?”公驚問:“何人?”
  曰:“妾傢不遠,近在西鄰。”公意其鬼,而心好之。捉袂輓坐,談詞風雅,大悅。擁之,不甚抗拒。顧曰:“他無人耶?”公急闔戶,曰:“無。”促其緩裳,意殊羞怯。公代為之殷勤。女曰:“妾年二十,猶處子也,狂將不堪。”狎褻既竟,流丹浹席。既而枕邊私語,自言“林四娘”。公詳詰之。
  曰:“一世堅貞,業為君輕薄殆盡矣。有心愛妾,但圖永好可耳,絮絮何為?”
  無何,雞鳴,遂起而去。由此夜夜必至。每與闔戶雅飲。談及音律,輒能悉宮商[4].公遂意其工於度麯[5].曰:“兒時之所習也。”公請一領雅奏。
  女曰:“久矣不托於音[6],節奏強半遺忘[7],恐為知者笑耳。”再強之,乃俯首擊節[8],唱伊涼之調[9],其聲哀婉[10].歌已,泣下。公亦為酸惻[11],抱而慰之曰:“卿勿為亡國之音[12],使人悒悒[13].”女曰:“聲以宣意,哀者不能使樂,亦猶樂者不能使哀。”兩人燕昵,過於琴瑟。
  既久,傢人竊聽之,聞其歌者,無不流涕。夫人窺見其容,疑人世無此妖麗,非鬼必狐;懼為厭蠱,勸公絶之。公不能聽[14],但固詰之。女愀然曰:“妾,衡府宮人也[15].遭難而死,十七年矣。以君高義,托為燕婉,然實不敢禍君。倘見疑畏,即從此辭。”公曰:“我不為嫌;但燕好若此,不可不知其實耳。”乃問宮中事。女緬述[16],津津可聽。談及式微之際[17],則便咽不能成語。女不甚睡,每夜輒起誦準提、金剛諸經咒[18].公問:“九原能自懺耶[19]?”曰:“一也。妾思終身淪落,欲度來生耳[20].”又每與公評騭詩詞[21],瑕輒疵之[22];至好句,則曼聲嬌吟。意緒風流[23],使人忘倦。公問:“工詩乎?”曰:“生時亦偶為之。”公索其贈。笑曰:“兒女之語,烏足為高人道。”
  居三年。一夕,忽慘然告別。公驚問之。答雲:“冥王以妾生前無罪,死猶不忘經咒,俾生王傢。別在今宵,永無見期。”言已,愴然。公亦淚下。
  乃置酒相與痛飲。女慷慨而歌,為哀曼之音,一字百轉;每至悲處,輒便嗚咽。數停數起,而後終麯,飲不能暢。乃起,逡巡欲別。公固輓之,又坐少時。雞聲忽唱,乃曰:“必不可以久留矣。然君每怪妾不肯獻醜;今將長別,當率成一章[24].”索筆構成,曰:“心悲意亂,不能推敲[25],乖音錯節,慎勿出以示人。”掩袖而去。公送諸門外,湮然沒。公悵悼良久。視其詩,字態端好,珍而藏之。詩曰:“靜鎮深宮十七年,誰將故國問青天[26]?閑看殿宇封喬木,泣望君王化杜鵑[27].海國波濤斜夕照,漢傢蕭鼓靜烽煙[28].紅顔力弱難為厲[29],惠質心悲衹問禪[30].日誦菩提千百句[31],閑看貝葉兩三篇[32].高唱梨園歌代哭[33],請君獨聽亦潸然[34].”詩中重複脫節,疑有錯誤。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青州道:即青州巡道(後簡稱道員)。清分一省為數道,由布政司統領。陳寶鑰,字緑崖,福建晉江人,康熙二年(1663)任青州道僉事。
  [2]宮裝:宮女的裝束。裝也作“妝”、“”。
  [3]兀坐:獨自端坐。
  [4]悉宮商:明辨通解五音。,辨明。悉,瞭解。官商,指宮、商、
  角、徵、羽,為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的音級,稱“五音”,亦稱“五聲”。
  [5]工於度麯;善於製作新麯。度麯:製作新麯,或指依譜歌唱。
  [6]不托於音:不藉助樂麯來表達感情,意謂不演奏樂麯。《禮記·檀弓上》:“孔子之故人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於音也。’”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無“不”字。
  [7]強半:大半。
  [8]擊節:用手或拍板來調節樂麯。此指以擊手為拍節。
  [9]伊涼之調:謂悲涼之調。伊、涼,唐代二邊郡名,即伊州、涼州。天寶後多以邊地名樂麯。西京節度蓋嘉運所進伊州商調麯,你伊州麯;西涼都督郭知運所進麯,稱涼州麯。《涼州》麯,又稱《涼州破》,本晉末西涼羌族改製的中原舊樂。其麯終入破,驟變為繁弦急響破碎之音,哀婉悲惻,所以下文稱其為“亡國之音”。
  [10]哀婉: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無“哀”字。
  [11]酸惻:悲有,凄惻。
  [12]亡國之音:本謂國之將亡,音樂也充滿悲涼的情緒。《禮記·樂記》:“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睏。”此指林四娘所唱聲調悲哀。
  [13]悒悒:心情鬱悒不暢。
  [14]公不能聽: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不”作“固”。
  [15]衡府:衡王府。衡王,朱,封於青州(今山東益都縣)。詳前《王成》註。
  [16]緬述:猶憶述。
  [17]式微之際;衰敗之時。《詩·邶風·式微》:“式微式微,鬍不歸?”
  朱熹註云:“式,發語詞;微,猶衰也。”
  [18]淮提、金剛諸經咒:準提,又作準胝、尊提,佛教菩薩名,為梵語音譯,意譯為清淨,為佛教密宗蓮花部六觀音之一,三目十八臂,主破衆生惑業。有唐善無畏譯《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金剛,佛經名,後秦鳩摩羅什譯,又稱《金剛般若經》,或《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為我國佛教南宗主要經典。此指準提、金剛諸佛經的經文與咒文。咒,佛傢語,即咒陀羅尼或陀羅尼,指菩薩的秘密真言。
  [19]九原:猶九泉,指地下。懺,懺悔,佛教名詞。詳《僧孽》註。
  [20]度來生:佛教謂以行善信佛解脫今生睏厄,使自己得以超度,求得來生的幸福。度,度脫,超度解脫。
  [21]評騭(zhì至):評定。
  [22]瑕輒疵之:不完美之處,就指出它的毛病。瑕,玉上的赤色斑點;玉以無瑕為貴,故以瑕喻指事物的缺點、毛病。疵,小毛病,此謂指出毛病。
  [23]意緒風流:情緻優雅。
  [24]率成:謂不加思考,倉促成篇。率,率然,不加思考。
  [25]推敲:斟酌字句。唐代詩人賈島,在京師途中,於驢背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後句是下“推”字,還是下“敲”字,開始拿不定,兩手比劃着往前走,恰遇當時任京兆尹的韓愈。韓愈說:“‘敲’字佳。”事詳《全唐詩話》。後遂以喻指對詩文字句的斟酌、探求。
  [26]“靜鎮”二句:謂自己遭難而死已十七年,人們對亡去的故國已經淡忘。靜鎮深宮,安靜地禁閉於幽深的衡王故宮,指埋身地下。故國,指明
  衡王的封國。
  [27]“閑看”二句:謂看到密林深處的衡府故宮,不禁引起對衡王的深切懷念。封,封植栽培,意謂長滿。喬木,枝幹長大的樹木。君王化杜鵑,化用蜀王杜字化杜鵑的故事。《太平御覽》一六六引《十三洲記》:“當七國稱王,獨杜宇稱帝於蜀,……望帝(即杜宇)使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禪冷,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又云:“杜宇(望帝)死時,適二月,而子規鳴,故蜀人憐之。”子規,即杜鵑,其鳴聲哀切動人。此藉蜀人對望帝的懷念,喻己對衡王的懷念。
  [28]“海國”二句:謂近海地區的抗清鬥爭業已風平浪靜,漢傢臣民也歌樂升平,忘記了烽火兵燹。海國,近海之國。此指南明政權。清兵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之後,明宗室相繼在南京、閩中、梧州等沿海地區,建立南明政權,但因其內部腐敗,相繼為南下清兵所擊敗,至清康熙初年最後為清所滅亡。蕭鼓,蕭和鼓,古樂器。烽煙,同“烽燧”。古代邊地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烽;晚間舉火,叫燧。
  [29]厲:厲鬼,惡鬼。《左傳·昭公七年》:“今夢黃熊入於寢門,其何厲鬼也?”
  [30]禪:梵語“禪那”的省稱,意譯“思維修”,靜思之意。問禪,指探求佛理,以求徹悟。
  [31]菩提:佛教名詞。為梵語音譯。意譯為“覺”、“智”、“道”,佛教用以指一種徹悟成佛的境界。佛祖釋伽牟尼在畢鉢羅樹下覺悟成佛,佛傢遂稱該處為菩提場,該樹為菩提樹。此處以菩提指佛,誦菩提,即誦佛號。
  [32]貝葉:印度貝多羅樹的葉子,漚後可代紙寫字,印度多用以抄寫佛經,故佛經也稱“貝葉經”。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之三》:“貝多,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終鼕不凋。……貝多是梵語,漢翻為葉,……。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33]梨園:唐亥宗訓練樂工之處,其址在長安宮苑中。《新唐書·禮樂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愛法麯,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稱梨園弟子。”此蓋以梨園指宮中樂麯。林四娘蓋為衡府歌伎,故云。
  [34]潸然:流淚的樣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