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类 《诗经》心得   》 第82节:第七章(10)      Liu Xuyi

  忠臣,意味着一个好官首先是要忠于职守的。忠臣并不一定要忠于皇帝,而是要忠于皇帝的事业。在古代,国家社稷就是皇帝的事业。那些一味听从皇帝命令的官不一定就是忠臣,那些敢于逆颜犯上的官往往还是忠臣。这样的官也是好官。
  好官的标准不是哪一个说了算的,而是历史形成的。三千年前第一位直接赞美好官的诗就是《羔裘》。
  你看他,穿着严肃的朝服,这朝服是油亮的黑色羊皮裘衣,与五常中的智慧相对应,又与五行中代表生命之源的水相对应,犳皮制成的袖子十分夺目;他神情庄重,他步履从容,他身板挺直,仪表威严,有不怒而威之势。他一出现在朝堂的门口,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一在朝堂中站定,大堂里就迅速静了下来。
  历史上这样的好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这么无比高大的。
  他是谁呀?
  他呀,不仅非常仁厚,而且十分善良。
  他呀,不仅是个君子,而且是个志士。在国家危难、国君蒙尘之际,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忠贞不渝。
  历史上这样的好官,在人们的口碑中就是这么伟大。
  很有意思的是,《诗经》中这样的好官也似乎不多见。可见,在当时也是新闻。
  很有意思的是,如今要是想听到人们对某个官员的称赞的话,那只有去看新闻联播了。
  他是谁啊?这么幸运?
  若是问他的姓名,可诗歌毕竟不是史书,他的名字在史书里是这么写的:古之君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精英。
  他呀,站起来顶天立地,诱之以财他不屑;诱之以色他不顾。从不在财色面前屈节折腰。
  他呀,在百姓利益面前,力主正义,奸佞之人都害怕他一身勇力。他正直无私,有口皆碑。他呀,在百官眼里是擎天的柱子,在国君心里是左右的膀臂。
  有意思的是,你越这样说,我越觉得是在借古讽今哪。
  举目四望,朝野上下,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好官、君子?
  你看我们的邻国齐国吧。齐国是个大国,人才还不济济吗?可你看看人家的相国管仲吧。管仲登坛拜相,使齐国称霸于诸侯,不可不谓齐国的君子吧。然而他小时候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经常多吃多占,这是君子的所为吗?后来给鲍叔牙做事,越做鲍叔牙越穷,这算是尽善其事吗?他三次参军入伍,三次逃跑回家,搁到现在,就是逃兵。即便是在民主的美国,即便是美国的总统,人们都在追查他当年逃避兵役的故事呢?这样的人怎么还称得上君子、好官呢,还怎么能够让他赫赫然立于庙堂之上呢?
  世上哪有你说的好官、君子?你所说的都不过是一种理想。
  是的,好官、君子或许只是一种理想。
  但我猛然想起《笑傲江湖》中岳不群说过的一句话:“自君子的眼中看出来,天下滔滔,皆是君子。自小人的眼中看来,世上无一而非小人。”
  这番话,话虽浅白,其意深矣。什么时候新闻联播里面不再把好官当做新闻了,什么时候不再有人说好官不过是一种理想了,世道就不同了。
  有女同车:郑国的国人是多么的势利眼呀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郑风·有女同车
  姜家出美女,这几乎是《诗经》时代公认的事实。
  姜家财大势大,是春秋时代的大国,这也是人们公认的事实。
  鲁、卫、宋、晋、郑等国都以能娶到姜家美女为幸事,甚至有诗言道:“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前往求亲的车队也在姜家门口排起了长队,然而,偏偏有一个青年不买账。
  他就是郑国的公子忽。公子忽是郑庄公的长子。庄公在位的时候,把弟弟段赶到共做寓公去了,开始寻求诸侯国中的小霸地位,因而跟周天子发生了矛盾。平王开始想办法削夺庄公在朝中的职权。他先是起用了虢公忌父,与庄公平起平坐,引起了庄公的不满。庄公便质问天子是不是准备以虢公来取代自己,但这时的周天子还不太敢一下子得罪庄公,许多方面还得依靠郑国的支持,为了平息庄公的愤怒,平王推却说没有这回事,竟然把王子狐打发到郑国去,郑国也把公子忽送到天子身边,相互之间交换人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郑交质”。周平王死后,桓王即位,直接让虢公辅政。于是周郑交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第一章(1)第2节:第一章(2)第3节:第一章(3)第4节:第一章(4)
第5节:第一章(5)第6节:第一章(6)第7节:第一章(7)第8节:第二章(1)
第9节:第二章(2)第10节:第二章(3)第11节:第二章(4)第12节:第二章(5)
第13节:第二章(6)第14节:第二章(7)第15节:第二章(8)第16节:第三章(1)
第17节:第三章(2)第18节:第三章(3)第19节:第三章(4)第20节:第三章(5)
第21节:第三章(6)第22节:第三章(7)第23节:第三章(8)第24节:第三章(9)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