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83節:秦氏之喪的不解之謎(7)
崔耀華 Cui Yaohua
脂曰:“檣者,舟具也。所謂人生若泛舟而已,寧不可嘆!”“出在潢海鐵網山上”:脂曰:“所謂迷津易墮,塵網難逃也。”——即在茫茫人生道路上,“恍惚”“若不係之舟”。往往難於把握方向而墜入迷茫之中。塵世中有種種拘束,如同魚在網中,故稱“塵網”。對脂批從老莊觀念解之:人生難定,易被塵世所誤。
10.“棺材”、“原係忠義王老千歲”所用,“因他壞了事”:脂曰:“‘壞了事’等字毒極,寫盡勢利場中故套。”“壞了事”暗喻勢利場中政治鬥爭而獲罪。影射秦氏之死如王爺“壞了事”那種朝中黨派的紛爭所致。
11.賈政勸賈珍:“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殮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脂曰:“政老有深意存焉。”——賈政,儒之典型人物,對“秦”代表的思想,絶對會持反對態度。
12.“此時賈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脂曰:“‘代秦氏死’等句,總是填實前文。”)——指“憂憂之士”的丈夫對秦氏代表的思想之忠、之傾心、用心之極。
13.會芳園是秦氏精神的象徵,後來會芳園成為“大觀園”的基礎。所謂秦氏之死,是超脫於凡俗之外的意思,是蹈於鐵檻之外的意思。
14.秦氏和賈瑞同時而死,賈瑞死於“臘盡春回”之時。秦氏死在“鼕去春回”,正是元春所生之時(元月初一)。從老莊生滅轉化的概念而言,在此之前對元春生活一字未露,秦氏死而元春出焉。這就是王蒙先生發現的元春出世前,為何對她在宮中的生活一字未露的根本原因。
六、“協理寧國府”是以法治世
鳳姐屬於“從那正邪兩賦而來之人”。鳳姐應屬邪者、惡。即屬始皇、王莽、曹操體係人物。鳳姐“愛弄權”、“威重令行”、“好機變”、“好機殺之術”、“集權於一身”、“專橫跋扈”、“愛用酷刑”、“心狠手辣”、“逞強好鬥”、“重上下之分,親親恩恩絶矣!”——所有歷史上法傢思想特徵在鳳姐身上可說表現得淋漓盡致,讀“紅樓”如讀《史記》和諸“志”,千古之教盡收眼底。
王蒙先生的慧眼靈心,說鳳姐“協理寧國府”“本意是為了管好秦可卿的喪事,離開辦事……又……帶來許多樂趣,逞強的樂趣,耍威風的樂趣,鬥智鬥力的樂趣等等,於是,手段變成了目的。”(《紅樓啓示錄》)其實,作者寫鳳姐“協理寧國府”,處處句句緊扣鳳姐以王者之法而治世的主題。
1.王夫人怕鳳姐“料理不開”,賈珍說:“我包管必料理的開……從小兒大妹妹玩笑着就有殺伐决斷,如今出了閣,……越發歷練老成了……除了大妹妹再無人了……衹看死了的份上罷!”說着滾下淚來。
“殺伐决斷”:非一般傢常之用語,字裏透着勢利場爭鬥中一種重大决策的驚天之句。故脂曰:寫出“阿鳳身份”。“越發歷練老成了”:這是官場中常用語,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寓春秋之筆也。故脂曰:“有筆力!”“看着死者的份上”、“再無”別人可承此任:一則點出秦、鳳關係;二則說明賈珍對法治寄以厚望。
2.書中寫道“看着鳳姐出神。那鳳姐素日最喜攬事辦,好賣弄才幹,雖然當傢妥當……未辦過婚喪大事,恐人還不服,還不得遇見這事……心中早已歡喜。……鳳姐道:‘有什麽不能的!’……”(脂曰:“王夫人是悄言,鳳姐是響應……(鳳姐)已得三昧矣。”)——“出神”:判斷、深思、沉着、老練也。“喜攬事”、“賣弄才幹”:故,鳳姐喜攬事賣弄才幹,是世之梟雄。
3.賈珍把寧府領取東西的“對牌”給鳳姐,“鳳姐不敢就接牌,衹看王夫人。”(脂曰:“凡有本領者斷不越禮。接牌小事而必待命於王夫人者,誠傢道之規範,亦天下之規範也。看是書者不可草草從事。”)
法傢“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看似是寫“傢道”之規,實則寫“天下之規範也!”看《紅樓夢》的人,對此不可草草當作無關重要之事去看也!從此可看出法傢的思想觀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第1節:出版前言 | 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 | 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 | 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 | 第16節:一事兩面(1) | 第17節:一事兩面(2) | 第18節:一事兩面(3) | 第19節:一事兩面(4) | 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 第20節:一事兩面(5) | 第21節:一事兩面(6) | 第22節:一事兩面(7) | 第23節:一事兩面(8) | 第24節:一事兩面(9) | 第25節:一事兩面(10) |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 | 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 | 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 | 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