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太平御覽   》 捲八百一十九 ◎布帛部六      李昉 Li Fang

  ○綿
  《說文》曰:纊,絮緼也。
  《禮記·玉藻》曰:纊為繭,緼為袍。(衣也,著之異名也。纊,謂今之新綿也。緼,謂今纊及舊絮也。)
  又《喪大記》曰:屬纊以俟絶氣。(纊,今之新綿,易動搖,置口鼻之上以為候。)
  又《內則》曰:婦事舅姑,左佩紛帨、右佩箴、管、綫、纊,施鞶帙。
  《左傳·宣下》曰:楚子伐蕭,蕭潰。申公巫臣曰:"師人多寒。"王巡三軍,拊而勉之,三軍之士皆如挾纊。(纊,綿也。言悅以忠寒也。)
  謝承《後漢書》曰:徐稚不就諸公之闢。及有喪者,萬裏赴吊。常於傢預炙雞一隻,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曝乾。至門,以綿絮置水中,候有酒氣,以雞置前。祭畢便去。
  范晔《後漢書》曰:張奐遺命曰:"吾前後仕進,十腰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通塞,命也;始終,常也。但地下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綿纊,牢以釘密,為不喜耳。今幸有前穿,朝殞夕下,橫屍露床,幅巾而已。"
  《晉陽秋》曰:有司奏,依舊調房子、睢陽綿,武帝不許。
  《宋書》曰:郭原平孝行既著,高陽許瑤之罷建安郡丞,還傢,以綿一斤遺之,不受。瑤之乃自往曰:"今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耳。"原平乃拜而受之也。
  又曰:朱百年隱居山陰,傢室素貧,母以鼕月亡衣,並無絮,自此不衣綿帛。嘗寒時就孔凱宿,衣悉裌布。飲酒醉眠,凱以臥具覆之,百年不覺,引臥具去體,謂凱曰:"綿定奇溫。"因流涕悲動,凱亦為之傷感。
  《齊書》曰:阮孝緒年十六父喪,不服綿纊;雖蔬食,有味,亦吐之。
  《英雄記》曰:呂布為曹公所攻甚急,乃求救於袁術。術先求布女,布恐術為女不至故不遣救也,即以綿纏女身,縛着馬上,夜自送女出與術。太祖守兵相觸,格射不得過,復還城。
  《語林》曰:謝萬就人乞裘,雲畏寒。答曰:"君妄語,正欲以為豪具耳。若畏寒,無復勝綿者。"以三十斤綿與謝。
  陸氏《異林》曰:鍾繇常數月不朝,或問其故,雲:"常有好婦來,美麗非凡。"問者曰:"必是鬼物,不可不殺之!"婦人後往,不即前止戶外。繇問:"何以?"曰:"公有相殺意。"繇曰:"無此。"勤勤呼之乃入。繇有不忍心,然猶斬之,傷腳。婦人即出以新棉拭血,竟路。明日,使人尋跡,至一大塚,木中有好婦人,形體如生人,着白練丹綉兩當,傷一腳,以兩當中綿拭血。
  酈善長《水經註》曰:房子城西出白土,細滑如膏,可用濯綿,霜鮮雪曜,異於常綿。世俗言:房子之纊也,抑亦類蜀郡之錦得江津矣。故歲貢其綿,以充禦府。
  ○絮
  《史記》曰:人有上書告周勃反,下廷尉薄,太後以為無反事。文帝朝,太後以冒絮提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北軍,此時不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也?"帝乃出之。
  又《貨殖傳》曰:絮千乘傢。
  《漢書》曰:帝以公主為老上單於閼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說傅公主。說既至,因降單於,單於愛幸之。其得漢之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褲皆裂弊,以示不如旃裘堅善也。
  司馬彪《續漢書》曰:光武建武二年,野蠶成繭,民收其絮。
  《東觀漢記》曰:建初二年,詔齊相其止勿復送冰紈、方空縠、吹綸絮也。
  《漢舊儀》曰:皇后親蠶,還獻繭。凡蠶絲絮,織室作祭服,其皇帝得以作縷縫衣,皇后間以作巾絮而已。
  《魏志》曰:曹公定鄴,臨祠袁紹墓,哭之流涕。慰勞紹妻,還其傢人寶物,賜雜繒絮,廩食之。
  《吳書》曰:顧悌,字子通,父亡,孫權作布衣一襲,皆擘絮着之,強令悌釋服。
  《晉中興書》曰:王敦害周顗,籍其傢,政見素簏數枚中有故絮也。
  《晉書》曰:佛圖澄腹傍有一孔,常以絮塞之。每夜讀書則披絮,孔中出光,照於一室。
  《宋書》曰:顔竣丁父憂。起為丹陽尹,遣中書捨人戴明寶抱竣登車,載之郡捨。賜以布衣一襲,絮以彩綸,遣主衣就衣諸體。
  又曰:阮長之,元嘉十一年,除臨海太守。在官常擁敗絮。
  《齊書》曰:江革補國子生。王融、謝朓嘗行還過候革,時大寒雪,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嗟嘆久之。
  又曰:卞彬《蚤虱賦序》曰:"餘之多病,起居甚疏。縈寢敗絮,不能自釋。"
  《莊子》曰: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糹闢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糹闢絖,不過數金;今一朝鬻技百金,請與之。"
  《淮南子》曰:藡苗類絮,而不可以為絮。(藡苗,藿秀也,楚人謂藡。又讀音敵。)
  《古今註》曰:元帝永光四年,東萊郡東牟山有野蠶為繭,繭生娥,蛾生卵,卵着石。收得萬餘石,民人以為絲絮。五年,長安雨絮,垣屋上皆白,民衣之。
  《管寧別傳》曰:管寧性至孝,恆布裳貉裘,惟祠着單衣絮巾也。
  《吳越春秋》曰:吳王將死,曰:"吾以不用子胥言,以至於此。死者無知則已,死者有知,何面目見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博物志》曰:蜀人以絮巾為帽絮。
  裴淵《廣州記》曰:蠻夷不蠶,采木綿為絮。
  盧毓《冀州論》曰:房子好綿,地産不為無珍也。
  皇甫規《與馬融書》曰:與被絮一雙,以通微心。
  陸雲《與兄機書》曰:一日案行,視曹公器物,見拭目黃絮有垢黑,目淚所沾污。
  《孝子傳》曰:閔子騫幼時為後母所苦,鼕月以蘆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後知之,欲出後母。子騫跪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父遂止。
  《世說》曰:王文度在西州,與林法師講,韓、孫諸人並在坐。林公理每欲小屈,孫興公曰:"法師今日似着弊絮在荊棘中,觸地挂閡。"
  ○牽離
  《說文》曰:絓,繭滓絓頭也,一曰牽離。
  《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幙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也。
  ○紈
  《釋名》曰:紈,煥也,細澤有光煥然也。
  《漢書》曰:齊俗作冰紈。(容如冰也。)
  又曰:齊韓延壽衣黃紈方領。
  又曰:白縠衣表,薄紈之裏,天子之服也。
  《東觀漢記》曰:楚王英奉送黃縑三十五匹、白紈五匹入蜀,楚相以聞,詔書還蜀縑紈,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
  《漢舊儀》曰:乘輿冠,高山冠,飛羽之纓幘,赤丹紈裏。
  《範子計然》曰:白紈素,出齊、魯。
  《王子年拾遺記》曰:瀛洲有金巒之觀,中有瑤幾,覆以雲紈之素。
  繁欽《定情詩》曰:何以合歡欣?紈素三條裙。
  ○組
  《說文》曰:組,綬屬。其小者以為纓也。
  《禮記·檀弓上》曰:有子蓋既祥,而絲屨組纓。
  《禮記·玉藻》曰: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玄冠丹組纓,諸侯之冠也。
  又曰:弟子縞帶,並細約,用組。
  又曰: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緇組綬,世子佩璆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珉而緼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綬。
  又《少儀》曰:國傢靡弊,則車不雕幾,甲不組滕。(幾,附纏為沂鄂也。組,滕以飾。)
  《左傳·襄三年》曰:楚子重伐吳,為簡之師。剋鳩茲,至於衡山,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
  《史記》曰:秦王子嬰係頸以組,降沛公軹道旁。
  《漢書》曰:錦綉纂組害女工。
  《穆天子傳》曰:天子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
  又曰:盛姬之喪叔,贈用茵組。(茵,褥也。叔,姓,穆王女。)
  《墨子》曰:昔楚莊王鮮冠組纓,絳衣博袞,以治其國。
  《韓子》曰:吳起示其妻以組,曰:"子為我織組,令如是組。"妻織組,果善。吳起曰:"非戒也!"使之衣而歸。妻兄請之,起曰:"起傢無虛言。"
  《呂氏春秋》曰:邾之為甲,常以帛。公息忌謂邾君曰:"凡甲所以為固者,以滿竅也。今竅滿矣,而任力者半組,則不然,竅滿則盡任力矣。"邾君以為然,曰:"將何所得組?"公息忌對曰:"上用之,則民為之矣。"邾君曰:"善。"下令,今官為甲必以組。公息忌知說之行也,令其傢皆為組。人有傷之者,曰:"公息忌之所以欲用組者,其傢多為組也。"邾君不悅,於是乎止官無以組。邾君有所尤也,為甲以組而便,公息忌雖多為組,何損?以組不便,公息忌雖無為組,亦何益?為組與不為組,不足以纍公息忌之說。用組之心,不可不察。
  劉梁《七舉》曰:華組之組,從風紛弦。
  應璩《報燕中尉樊彥皇書》曰:登輿北,踐燕路,方當化銀龜以為黃,變青組以為紫。
  又《報平陸長賁瑋伯書》曰:從此辭矣,何敢復飛蟬於惠文,鳴玉於縞組哉?
  ○納
  《魏武令》曰:吾衣皆十歲也。歲歲解浣補納之耳。
  《魏志》曰:太祖幃帳壞即補納。
  汲太子妻李氏與夫書曰:並緻納一端。
  《宋書》曰:徐逵之尚會稽長公主。初,武帝微時,貧過甚,常自新洲伐荻,有納布衣襖等,皆是敬皇后手自作。武帝既貴,以此衣付主,曰:"後世若有驕奢不節者,可以此衣示之。"主子湛之,為大將軍彭城王義康所愛,與劉湛之等頗相附。及劉湛之得罪,事連主子。文帝大怒,將緻大辟。湛之憂懼無計,以告公主。公主即日入宮,及見文帝,因號哭下床,不復施臣妾之禮,以錦囊盛武帝納衣擲地,以示上曰:"汝傢本貧賤,此是我母為汝父作此納衣。今日有一頓飽食,便欲殘害我兒子!"上亦號哭,湛之由此得全。
  《南史》曰:齊張欣泰為直閣步兵校尉,領羽林監。欣泰通涉雅俗,交結多是名素,下直輒着鹿皮冠,納衣錫杖,挾素琴。有以啓武帝,帝曰:"將傢兒何作此舉止?"
  又曰:沙門寶志在建康,寶亮欲以納被遺之。未及有言,寶志忽來,牽被而去。
  《陳書》曰:大軍侵魏,造陝城,魏兵大合,輕騎挑戰。侯安都睜目橫矛,單騎突陣,四嚮奮擊,左右皆披靡,殺傷不可勝數。於是衆並鼓噪俱前。魏多縱突騎,衆軍患之。安都怒甚,乃脫兜鍪,解所帶鎧,惟着絳衲兩襠衫,馬亦去具裝,馳入賊陣,猛氣咆勃,所嚮無當其鋒者,莫不應刃而倒。
  ○綸
  《釋名》曰:綸,倫也,作之有倫理也。
  《說文》曰:綸,糾青絲綬也。
  《禮記》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後漢書》曰:《仲長統書》曰:"井田之變,豪人貨殖。館捨布於州郡,田畝連於方國。身無半通青綸之命,而竊三辰竜章之服。"
  《續漢書·輿服志》曰:百石青紺綸一采,宛轉繆織長丈二尺。
  《東觀漢記》曰:建初二年,詔齊相其止勿復送吹綸絮。
  鄭玄註《禮記》曰:綸,今有秩嗇夫所佩也。
  《鄴中記》曰:石虎皇后出,女騎一千,鼕月皆著紫綸巾。
  《齊書》曰:徐竜駒常住含章殿,著黃綸帽,被貂裘,南面嚮案,代帝書敕。
  《世說》曰:謝萬詣簡文,無衣幘可前,簡文曰:"但前,不須衣幘。"即呼使入,萬著白綸布而前。既見,共談移日。
  孟達《與諸葛亮書》曰:貢白綸帽一,以示微意。
  ○縞
  《尚書·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厥篚玄、纖縞。(玄,黑繒也。縞,白縞也。二物皆當細也。)
  《毛詩·緇衣》曰:出其東門,有女如雲,縞衣綦巾,聊光我雲。(願室傢得相樂。)
  《禮記·王製》曰:殷人{曰籲}(況羽反。)而祭,縞衣而養老。
  又《玉藻》曰:朝服之以縞也,自季康子始也。
  《左傳·襄六》曰:季札聘於鄭,見子産,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産獻紵衣焉。
  《史記》曰:新城三老董公說漢王以義帝死故。漢王遂發喪,臨三日,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攻殺,大逆無道,寡人親發喪。"諸侯皆縞素歸漢。
  《韓子》曰:魯人身善織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縞欲冠之也,而越人被發。欲無窮可得乎?
  《淮南子》曰:鈞之縞也,一端以為冠,一端以為絑,冠則戴之,絑則履之。
  司馬相如《子虛賦》曰:被阿緆,揄紵縞。(阿,細繒。緆,細練也。緆音錫,揄音臾。)
  曹洪《與魏文帝書》雲:我軍入漢中,若駭鯨之决細網,奔兕之觸魯縞,未足以喻其易也!
  ○絺綌
  《說文》曰:絺,粗葛也。綌,細葛也。縐,絺之細者也。
  《尚書·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厥貢????、絺。
  《周禮·地官下》曰: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於山農。
  《禮記·月令》曰:孟夏之月,天子始絺。
  又《麯禮上》曰: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副,折也。既削又四折,乃橫斷而巾覆之。)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華,中列之,不四折也。)
  又《麯禮下》曰:縝絺綌不入公門。(縝,單也。必表而出,為其褻也。)
  又《玉藻》曰:浴用二巾,上絺下綌也。
  又《檀弓》:縣子曰:"綌衰穗裳,非古也。"(非時尚輕涼,慢禮。)
  《毛詩·關雎·葛覃》曰:葛之覃兮,施於中𠔌。維葉莫莫,則刈是獲。為絺為綌,服之無攵。
  又《緑衣》曰:絺兮綌兮,凄其以風。(凄,寒風也。《箋》雲:絺、綌所以當暑也,以待寒,喻失所。)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又《君子偕老》曰:蒙被縐絺,是紲袢(反蕃反。)也。
  《論語·鄉黨》曰:當暑縝絺綌,必表而出之。(縝,單也。暑月,單衣葛,為其形褻也,必有以表之,若今單衣也。)
  《漢書》曰:江都王建謀反,與閩越通。越遺建荃葛。(服虔註曰:細葛也。)
  《東觀漢記》曰:耿純,字伯山。率宗族賓客二千人,皆繒襜絺巾,迎上於費。上大悅。
  又曰:馬嚴為陳留太守。嚴病,遣功曹史李龔奉章詣闕。上親召見龔,問疾病形狀,以黃金葛絺賜嚴。
  又曰:黃香為郎,召詣安福殿,賜錢三萬,黃、白葛各一端。
  《魏武封魏王詔》曰:今以君為魏王,青、絳、皂、黃、白葛各二匹,越葛一端往,欽哉!
  《吳歷》曰:孫策送華歆還洛,並送布越香葛。時多盜賊,歆渡牛渚,悉封還諸物。
  《江表傳》曰:魏文帝遣使於吳求細葛。君臣以為非禮,欲不與。孫權敕付使。
  《梁書》曰:任昉卒後,子西華鼕月着葛帔練裙。道逢平原劉孝標,泫然矜之,謂曰:"我當為卿作計。"
  《後周書》曰:賀蘭祥,梁雍州刺史。嶽陽王蕭詧欽其節儉,乃以竹屏風、絺綌之屬及經史贈之。祥雖違其意,取而付諸所司。太祖後聞之,並以賜祥。
  《隋書》曰:袁充少警悟。年十餘歲,其父黨至門,時鼕初,充尚衣葛衫。客戲充曰:"袁郎子絺兮綌兮,凄其以風。"充應聲答曰:"惟絺與綌,服之無攵。"以是大見嗟賞。
  《穆天子傳》曰:天子筮獵革澤,其卦遇《訟》。逢公占之。賜之駿馬十六,絺紵三十篋。
  《帝王世紀》曰:堯見舜於二宮,設饗禮,逆為賓主,南面而問政。然後賜以絺衣琴瑟,必築宮室,封之於虞。
  《韓詩外傳》曰:孔子南遊楚。至阿𠔌,有處女佩璜而浣。孔子曰:"彼婦人可與言矣。"抽絺綌五兩,以授子貢,曰:"善為之辭,以觀其辭。"子貢曰:"吾,北鄙之人也,將南適楚。於此有絺綌五兩,吾不敢,置之水浦。"婦人對曰:"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資財,棄之野鄙。吾年甚少,何敢取之?子不早去,竊有狂夫守之者矣。"
  《說苑》曰:綿綿之蔓,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良工不得,枯死於野。
  服虔《通俗文》曰:細葛謂之翅。
  稽康《高士傳》曰:善捲曰:"予立宇宙之中,鼕衣皮毛,夏服綌葛。"
  劉禎《瓜賦》曰:承之雕盤,幂以纖絺。
  夏侯孝若《大暑賦》曰:珠汗沾夫絺葛。
  左思《吳都賦》曰:焦葛升越,弱於羅紈。
  庾翼《與燕王書》曰:今緻細練十端、竹練三端。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曰:服絺綌之涼者,不苦盛暑之鬱悒。
  段氏《蜀記》曰:邛州鎮南蕉葛,上者一匹直十千。
  《諸葛恢表》曰:天恩罔極,特賜纖絺、細竹。
  《顔測集·大司馬江夏王賜絹葛啓》曰:冰紈風綌,事膺盛服。
  《太平御覽》 宋·李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 ◎天部一捲二 ◎天部二捲三 ◎天部三
捲四 ◎天部四捲五 ◎天部五捲六 ◎天部六
捲七 ◎天部七捲八 ◎天部八捲九 ◎天部九
捲十 ◎天部十捲十一 ◎天部十一捲十二 ◎天部十二
捲十三 ◎天部十三捲十四 ◎天部十四捲十五 ◎天部十五
捲十六 ◎時序部一捲十七 ◎時序部二捲十八 ◎時序部三
捲十九 ◎時序部四捲二十 ◎時序部五捲二十一 ◎時序部六
捲二十二 ◎時序部七捲二十三 ◎時序部八捲二十四 ◎時序部九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