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皇家医事 》
清末无嗣闹“宫荒”(3)
屈维英 Qu Weiying
笔者认为,“清宫三代无婴啼”的一个共同原因可能与近亲结婚有关。纵观中国历史,开国皇帝登上龙位后,一般都采取让利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因而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皇帝选后纳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圈子,致使子女既多且壮。但到了晚清,皇族害怕大权旁落,又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净,便将皇帝的选后纳妃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圈子内,从而导致近亲结婚,失去繁育优势。
从晚清最后三位皇帝来看,同治皇帝载淳的父亲是咸丰皇帝,母亲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同治驾崩时没有子嗣,慈禧便册封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为帝,是谓光绪帝。载湉的父亲醇亲王是咸丰的七弟,而其母亲又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子。因此,光绪帝既是慈禧太后婆家的侄子,又是慈禧太后娘家的亲外甥。光绪去世后,慈禧太后怕皇权旁落,又将三岁的溥仪扶上皇位,是谓宣统皇帝。宣统是醇亲王载沣的儿子,载沣又是光绪皇帝的弟弟。由此可见,清代后期的通婚圈越来越校
现代医学证明,“亲上做亲”式的近亲结婚,由于容易造成“致病基因的相遇(纯合)”,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导致不育症、痴呆、早夭等,还能造成多种遗传性疾病,诸如色盲、血友并苯丙酮尿症、鱼鳞癣、多指、并指、上睑下垂、先天聋哑,以及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小睾症、两性畴形等等。据医学专家统计,人类遗传病种已超过4000种,其中相当一部分与近亲结婚有关。专家们通过计算指出,只要禁止亲近结婚,就可以使先天性聋哑患儿减少20%,使黑蒙性白痴减少60%,使色素性干皮症减少50%。有鉴于此,目前大多数国家禁止近亲结婚,这一措施必将大大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延长人类寿命。
清宫三朝闹“宫荒”的原因,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人认为是太监们搞的把戏。要弄清这个问题,还要从皇帝怎样“幸宫”说起。
据史书记载,清朝入关后吸取了历史上一些帝王因沉缅女色而亡国的教训,并以明代嘉靖皇帝险些被嫔妃们勒死于寝宫的案例为警示,自顺治朝开始加强了后宫的管理,严禁皇帝与后妃同室而眠,同桌而餐——除去大典、年节等特殊情况。如果皇帝需要“幸宫”,事先要将后妃的名牌摆好,然后由太监将沐浴好的后妃用毯子裹好背进皇帝寝宫。完事后,皇帝必须传太监将后妃背走。临走前,太监要轻轻地问皇上“留不留”?如果皇上说“留”,就要把该后妃的姓名、受幸时间记在《幸宫簿》上,待有孕后备查;如果皇上说“不留”,太监则用手按压后妃肛脉,使“龙精”尽出。肛脉即后股穴,古时行房后压迫此穴可避孕,称“点穴避孕”法。
因此,也有人推测,清末三个皇帝均无子嗣,很可能与太监安德海、李莲英有关——为了让他们的主子慈禧太后长期专权,太监们对皇帝的话阴奉阳违,将该留的偷偷“点”掉,使皇帝及后妃们梦断敬事房!
相关链接
近亲结婚,导致后代的死亡率高,并常出现痴呆、畸形儿和遗传病患者。这是由于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获得了较多的相同基因,容易使对生存不利的隐性有害基因在后代中相遇(即纯合),因而容易出生素质低劣的孩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五六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随机婚配(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两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体(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而使后代遗传病(如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并无脑儿、癫痫等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皇家医事》目录 | 作者自序(1) | 作者自序(2) | 作者自序(3) | 清代对太医院的完善 | 种痘战胜天花恶魔(1) | 种痘战胜天花恶魔(2) |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1) | 为儿童种痘防治天花(2) | 活血化瘀广泛运用(1) | 活血化瘀广泛运用(2) | 帝王也需用猛药(1) | 帝王也需用猛药(2) | 医疗护理方法多(1) | 医疗护理方法多(2) |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1) | 医药理论建树卓越(2) | 药材地道要讲究 | 地道药材为什么疗效好 | 重视未病控病情(1) | 重视未病控病情(2) | 中医治西人 | 中西医药的主要差别 | 临终救命生脉散(1)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