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81節:第七章 有清盛世太子窩火(9)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當時,有人曾作詩諷刺那些為清廷效力的漢族學者,說他們"當年深海為周粟,近日翻思吃滿糧"。但是,看着康熙如此誠懇地接受漢文化,漢族文人很難不被感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農歷十一月初二到金陵,即今天的南京,親自拜遏明孝陵,那天有不少金陵人都跑來觀看,甚為驚奇。當天上午,康熙還率領大臣侍衛對明孝陵行了三跪九叩大禮,以示對朱元璋的尊敬。很多在場的百姓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
  康熙精心看管着明孝陵,江南地區的抗清思想漸漸弱了下去。《禮記》中有言"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康熙要將大清丟掉的民心收攏回來,要讓那些懷戀着明朝的漢人接受滿族。儘管不是所有漢人都放棄了抗清鬥爭,但康熙為大清奠定的盛世基業,已經足夠說明他在收買人心上的成就。
  英雄不問出處,英明的君主也是如此,前明南明都已是過眼雲煙,清朝的皇帝正在為百姓的幸福生活努力。大傢看到了康熙的誠意,也接受了他和他的王朝。多年之後,康熙感嘆,漢人真的很難治理,漢人的心思難以捉摸,未必能一心一意忠於清朝,即便清朝如今已進入承平之世,還是不能忘記當初的危難。
  早在鏟除鰲拜時,康熙就曾下命令北京地區的滿人將所侵占的漢人房屋悉數物歸原主,那時,康熙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徹底結束了長達幾十年的圈地活動,昭告天下"民間開墾田地,永不許圈占"。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將抓捕逃人的兵部督捕司改成刑部督捕司。這一年沒有一個官員因疏忽追捕逃人被彈劾下臺,也沒有一個人因窩藏逃人獲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又宣佈"永不加賦",並取消新增人口的人頭稅,廣大農民歡呼雀躍。
  收買漢人的心,收買大清的民心,貫穿了康熙的整個政治生涯。
  康熙的身上流着漢人、滿人、蒙人的血,他敬重漢族學者,飽讀儒傢經典,靈活地運用着漢人的治國之術。同時,他又尚武剛強,貪戀着雄健的草原文化。康熙曾親自率着滿蒙騎兵,在京城以北的大草原上策馬狂奔,丈量土地,修建了寬300裏,長200多裏的木蘭圍場。
  康熙不想這些貴族沉溺於安逸的生活,也不想他們忘記滿人當初是以怎樣驍勇剽悍的姿態奪取了江山。平定三藩後,康熙每年都要帶着滿蒙貴族到木蘭圍場打獵騎射,康熙晚年曾得意洋洋地告訴手下,從小時候算起,自己總共打下135衹老虎,132衹野豬、90頭狼、20衹熊……在康熙的影響下,木蘭秋狩成為一種制度延續下來。
  滿漢文化在紫禁城中交融碰撞,迸發着活力
  康熙愛狩獵,卻沒有因沉溺狩獵而失政,他成功地賦予了狩獵以積極的政治意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下令在離木蘭圍場不遠的熱河,即今天的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這一方面便於自己狩獵纍了休息,一方面也可更方便地接待少數民族貴族。當時的北京,還時不時會受到天花的滋擾,很多少數民族貴族因此對進京面聖感到恐懼,害怕被傳染上天花。而有了避暑山莊,他們不用遠赴北京,也可見到皇帝,況且,避暑山莊實在是個美妙的地方。這裏樹高林深,幽靜清雅,鹿呦馬嘯蟲鳴交織一起,讓人的心情格外舒暢,康熙每年都有很長的時間在避暑山莊處理朝政,避暑山莊無疑是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是紫禁城的延伸。
  多年之後,康熙的孫子乾隆也愛上了避暑山莊,他往往在農歷五月初一到此理政,直待到過完了重陽節纔走。乾隆曾感慨,秦朝人靠修長城來防止外敵,結果防得越嚴,外患越厲害,就因為秦人不知道"既來之則安之"的道理。康熙拒修長城而建避暑山莊,在避暑山莊大擺宴席犒勞那些前來覲見的少數民族貴族,和他們一起看摔跤,品美酒,賞玩珍奇寶物。所謂四海皆兄弟,長城南北本就不應有內外之分。
  對東北的少數民族,康熙推行起鄉姓製;對內蒙古的少數民族,他推行起盟旗製;對西北的惠布,他實施伯剋製;對西藏地區,實施噶廈製。正所謂"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要利用少數民族的力量,卻不可改變他們的習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