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艳情 五美緣全傳   》 第八十回 受皇恩一門富貴 加封贈五美團圓      佚名 Yi Ming

  話說林元帥聞報:“離了鎖陽城衹有三十裏之路”,傳令安營,埋鍋造飯。衆將各飽食一頓,上帳聽令。林公嚮兩邊說道:“本帥奉旨徵西,以救定國公回朝,今日欲破此圍,必須一陣成功。望衆將軍努力前去,以助本帥一陣,馬到成功!”衆將齊齊打躬道:“聽元帥軍令。”林公傳令:“馬將軍何在?”馬雲上前道:“末將在此。”林公道:“馬將軍,令本部人馬,衹聽號炮一聲,殺奔東門。”馬雲應聲:“得令。”去了。林公又叫:“常將軍何在?”常萬青上帳打躬。林公道:“帶領三千人馬,衹聽號炮一響,殺奔西門。”常萬青應聲:“得令。”林公又點:“湯將軍何在?”湯彪答應上帳。林公道:“與你三千人馬,聽吾號炮一響,殺奔南門。”湯彪得令去了。林公又道:“爾等衆將俱隨我本帥去殺奔北門。”吩咐已畢,拔寨起營,聽得號炮一響,衆軍大喊一聲,如山崩地裂之聲。旗幡招展,號令森嚴,一個個頂盔貫甲,挂鐧垂鞭,各按方向殺人。
  且說馬雲殺奔東門,手執大刀,正遇番將哈哩哈阻住去路,喝道:“至此休要撒野,某傢在此等候多時。”馬雲也不答話中對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及門徒的思想介紹最為詳荊對,舉刀就砍。哈哩哈舉械相迎。兩人鬥了百十回合,不分勝敗。馬雲大怒,賣了一個破綻,一刀將哈哩哈砍去半截。馬雲大喊一聲:“孩子們,隨俺快踹番營。”衆軍吶喊一聲,跟定主將,殺到城中。
  且言定國公因聞城外殺聲震地,忙到城樓觀看,衹見西北東南喊聲連天,知是救兵到來,急忙將城門開了知識是天賦的或與生俱來的。柏拉圖的“回憶說”、笛卡爾的,四面總見裏外夾攻,殺得番兵屍積如山,血漬成河。
  且說林璋率領衆將殺奔北方,哪知就是西涼王的大寨,有多少人馬紮住在此。小番報道:“呈上郎主,今有南蠻踹營。”這西涼王有一女兒,名喚飛英公主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問題上,,生得面如西子,更且有萬夫不當之勇,聽得南蠻踹營,披挂整齊,叫道:“父親放心,有孩兒保駕。”正說之間,衹見林元帥兵將一擁而來,把番將兵衝作幾段。
  卻說馮旭正遇西涼王拍馬來迎。馮旭見他身穿金甲竜袍,知是西涼王,想道:“待俺生擒此人,豈不稱為大功。”想罷,把馬一催義到共産主義的過渡時期經濟、政治的特點,分析了這個過,追趕前來。又見那人身旁轉過一員女將,年紀不過十七、八歲,金甲紅袍,桃花馬,綉鸞刀,鶯聲燕語,說道:“來將莫要逞兇,快通名姓。”馮旭道:“吾乃大明武宗皇帝駕下新科狀元、林元帥麾下前部先鋒馮旭是也。”飛英聽說是天朝狀元,生得這般美貌,早動嫦娥愛少年的心腸,暗想道:“若得此人配為夫婦,也不枉為人生天地之間。”喝道:“南蠻,放過馬來。”馮旭耳聽此言,舉槍就刺。飛英舉起綉鸞鋼刀相迎。二人打馬交頭而過。將軍二人圓眼雙睜,各自認定兵器來戰。戰了五七個回合、三四個照面,馮旭看見不濟,虛晃一槍,敗下。飛英道:“南蠻休走。”拍馬追來。堪堪趕上,挂下鋼刀,伸過手,提過馬鞍橋去,生擒活捉。來到番營,吩咐番將將馮旭綁了。
  西涼查取敗殘人馬,升了寶帳。飛英叫道:“父王在上,孩兒生擒南蠻在此。”西涼王聽了大喜,吩咐推過來。馮旭來至帳前,立而不跪。西涼王道:“你今被擒不確定的、不可調和的混沌,嚮確定的,調和的分化狀態的,還不跪下求生。”馮旭道:“我乃天朝狀元,怎肯屈膝於你番奴。”西涼王大怒,吩咐推出斬首。飛英叫道:“刀下留人。父王在上聽稟,孩兒若殺此人,久已殺了多時。”西涼王見公主如此說法,心中暗自明白,吩咐推轉過來,親解其縛,延入帳中坐下。飛英早自回避。西涼王道:“方纔孤傢誤犯虎威。”馮旭道:“被擒之將,理該斬首,反留賜坐,不知有何臺諭?”西涼王道:“孤傢衹生一女,年方十七,尚未擇婚。今狀元來到敝地,意欲招贅成婚,兩國和好,不知尊意允否?”馮旭道:“君命在身,怎敢先圖伉儷。”西涼王道:“孤傢預遣使臣一人前去天朝,通其媒的,兼可代為作伐,不致使狀元有背聖恩,有負君命便了。”
  按下馮旭不表,且說林璋與衆將進城,齊齊參見定國公。查點人馬,單單少了馮旭,心中好不着急險主義策略,否認黨的領導作用以及利用合法鬥爭的必要性,,差人打探,並無蹤跡。過了一宵,忽報西涼王遣使前來,求見定國公。傳令:“開城,着他進來。”潘使即喚至帳中,禮畢,說道:“小臣乃西涼王駕下,官拜丞相之職,名喚惜別,特奉我主之命來呈,求婚配之喜。我主生有一位公主,年紀及笄,昨將馮狀元擒去,欲招為婿。馮狀元道:‘今有君命在身,焉敢先行自為匹配。’我主故遣小臣親詣帳前,叩問明悉。倘蒙千歲允成,情願獻上降表,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兩國永遠和好。”定國公大喜,款待來使,旋即吩咐道:“可將馮狀元先送回來,我去準備花燭。汝主親送公主到我帳中,成其親事。”番使辭去。
  不一時,馮旭回來,相見定國公,叩拜禮畢,又與諸將見禮。國公笑謂馮旭道:“狀元打點做新人。”馮旭謝了定國公。忽報番王親送公主鑾輿前來圍的變化,一定條件下的普遍規律會變成特殊規律;反之亦,定國公着諸將相見迎請。鑾輿已到,賓相贊禮,請出新人。馮旭身穿大紅,頭戴烏紗,與新人交拜天地,然後拜見西涼王,又拜定國公。大擺筵席,款待西涼王。酒終席散,將漢狀元送入洞房,成其夫婦。正是: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這一夜恩愛,實非尋常可比。
  過了三朝,定國公傳令班師凱旋。西涼王獻上降書、降表、奇珍異寶,聊為投誠納幣之供。馮旭拜別嶽父,飛英拜別父王。西涼王好不悲傷。自古道:“女生外嚮”,話不虛傳。
  按下不表西涼王這邊,後來也沒有交待了,再言公主同了丈夫回朝交旨。衹聽得三聲大炮,元帥率領衆軍起身,得勝回朝。正是:
  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聲。
  大兵在路非止一日,那一天,到了京城。人馬紮住,三聲大炮,安下營寨。定國公帶領隨徵衆將入朝見主,獻上降書、異寶、立功勞簿。天子看了大喜,將功勞細細看了一遍,傳旨:“隨衆將暫行回營,候朕加封。”定國公領衆將回營。
  次日,聖旨到來。擺下香案,跪拜已畢,欽差宣讀諭旨,其詔內有雲:
  天子徵伐,惟在元戎;臣子藎忠,全憑瀝膽。爾定國公徐弘基、兩路元戎林璋合奏西涼王願將親女飛英叩懇天朝許配先鋒臣馮旭,自此兩國和好,各不相爭,聯已允其所奏。但讀攝服用,烏息幹戈環境日後;眼看邊靖,自緣兵將以輸忱。爾等收服不法之徒,寡人久享平成之福。各宜褒奬,用表奇勳。今交戰功加封名姓爵秩詳載於左:
  徐弘基加俸米三萬,仍襲定國公,世襲罔替,並賜蟒衣一襲、玉帶一圍。
  常萬青原任開國公之子,仍襲父職,並踢蟒衣一襲,世龔罔替。
  林璋着特授文華殿大學士,並踢蟒衣一襲。
  湯彪之父湯英教子有方,着升武英殿大學士,並賜蟒衣一襲。
  湯彪着升為兵部上書。
  馬雲着授為保駕將軍。
  馮旭着升為禮部尚書,並賜內帑銀五千兩為畢婚之費。
  錢林、朱珏俱着升為翰林院侍讀學士。
  衆人齊在午門前山呼謝恩,各歸本職。
  看官,你道為何出了兩個大學士之缺?原來文華殿大學士瀋謙因二子俱死於非命,鬱悶在心,遂成不起之癥,個月身亡。武英殿大學士花榮玉見邊報風聲,知林璋已救定國公於鎖陽城中,不日班師回朝,怕徐、林二傢會面,無顔相對,且恩眷勢在必隆,自覺形穢,兼之陷害不着,愈思愈恨,因此染成一病,告老回傢,死於半路。故將兩相〔缺〕情由交待明白。
  單言馮、錢、朱三鼎甲上表辭歸養親,而馮旭又另將“月英、落霞因男妝私逃,偕行遠路,辛苦非常,翠秀持斧殺姦,不避顯戮,皆緣臣下身受無限苦楚。今臣蒙恩,不次之擢,優渥頻加。臣忍以糟糠發妻、萍蹤義妾,忘其顛沛,沒沒無聞,故特疏縷陳陛下,乞陛下俯準,給假回鄉,侍老養〔親〕,成就婚姻,更求榮褒婦職。”天子閱畢奏章,竜顔喜道:“我朝卿棟梁之才,又得貞烈貞靜之女,真乃我朝之隆慶也。朕準給假一年,歸裏完娶。事畢回朝,以勸襄贊。所封卿的妻妾事實、品第悉於後:
  錢月英苦守母兄之命、媒妁之言,改妝履險,終成美志。封為純貞一品夫人。
  趙翠秀鬆亭一語,終身倚之,胸懷義志,千古不磨,誅姦膽壯,足邁英豪。封為純烈二品夫人。
  錢落霞隨主改妝,不辭跋涉,滅寇逞兇,終歸清侈。封為純謹三品淑人。
  姚蕙蘭願隨寒土,能識英雄,斧劈□姦,自甘刑法。封為純勇四品淑人。
  哈飛英身産邊地,情囿英年,拋離父母,喜近不顔。封為純恪五品宜人。”
  天子封畢,馮旭謝恩,偕錢、朱二翰林出朝,打點起身。
  復有武英殿大學士湯英拜煩文華殿大學士林璋作伐,將女兒湯秀貞招錢林為婿。錢林允諾,擇吉下聘。秀貞過門,翠秀一同到京。請了湯英到來,將翠秀接過門,與馮旭同了姚蕙蘭及飛英公主相見。馮旭拜謝代夫伸冤之恩。
  擇日起程長行,離了京師,往登州前進,接取錢月麯與落霞。姐妹相逢,大哭一場,各訴離別之苦。常國公與錢林商議,就在登州擇日花燭。馮旭大喜,準備筵席款待。常國公、錢、朱三人臨晚送入洞房,頭一日與錢小姐成親,第二日翠秀,第三日落霞,第四日蕙蘭,第五日飛英。可憐馮旭死裏逃生,吃盡千辛萬苦,如今方享受五位天人之福。住不多日,辭謝常公,同錢、朱二人望杭州而來,逢州過縣,自有地方官迎接。
  堪堪到了杭州,早有地方官起造尚書府,現成人夫轎馬前來迎接。錢林、月英才知母親過世,先自回傢,在靈前大哭。不一時,馮旭與衆夫人俱各拜靈,閤家大哭,復番治喪開吊,擇日入祖塋安葬。
  馮旭回到傢中,同了衆位夫人俱到地藏庵拜奠母太夫人。衆人靈前大哭一場。請僧超度,然後治喪開吊。閤城文武官員並多宦人等俱來叩吊。正是: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處深山有遠親。
  真是車馬臨門,將老夫人送入祖塋。
  杭州百姓衹見錢、馮二傢興旺,無人不為他稱快,俱雲忠良之後,自有上天憐佑,而花文芳強悍行兇,父子俱亡,絶無繼嗣。
  再言花太師夫人間得馮旭、錢林兩傢衣錦還鄉,自己兒子被殺,太師悔恨嚮日所為,緻充途中因病而亡。夫人在傢備禮,往兩傢謝罪。馮、錢二人雖痛恨其非,但憐其夫亡子喪,不肯拒絶,仍以鄉黨伯母之禮待之。那花老夫了見了月英並翠秀,就想起自傢兒子,不覺流淚,回傢一病身亡。其貨産業俱被傢奴分散。此表人行惡之極。
  閑言少敘,且言馮旭為殯葬母親之事整整忙了兩個多月,方纔安閑。不覺光陰迅速,堪堪一年限滿,帶了五位夫人,同錢林、朱珏協同進京復命,永保山河,勤勞國政,矢忠赤膽,襄贊綸扉。又上兩疏保薦孫文進、季坤二人。天子準奏,升了孫文進順天府知府,季坤升了遊擊。
  這馮旭以恩報恩,後來五位夫人俱生貴子,永享朝廷厚祿,世代公卿,子孫綿綿不絶,科第連連。有詩為證:
  一生忠直有收成,世代綿綿作宰卿。
  試看義芳姦惡報,少年遭戮喪其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一回 錢月英酬神還願 馮子清誤入桃園
第二回 贈金扇馮旭得意 拜天地翠秀許婚第三回 遊西湖林璋遇故 賣寶劍馬雲逢兇
第四回 馬雲大鬧五柳園 湯彪仗義贈金帛第五回 真才子走筆成章 假斯文揉碎肚腸
第六回 姚夏封廣陵風鑒 常萬青南海朝山第七回 朱翰林代為月老 馮子清聘定月英
第八回 魏傢婦人前賣俏 花文芳黑夜偷情第九回 魏臨川於中取利 花文芳將計就計
第十回 書房內明修棧道 墻頭上暗渡陳倉第十一回 武宗爺親點主考 花榮玉相府詳夢
第十二回 林正國觸姦投水 徐弘基進香還朝第十三回 定國公早朝上本 林正國權為西賓
第十四回 魏臨川暗使毒計 馮子清明受災殃第十五回 春英無辜遭毒手 季坤黑夜暗行兇
第十六回 花文芳面囑知縣 孫文進性直秉公第十七回 三學生員遞公呈 知縣緝拿魏臨川
第十八回 孫文進復審人命 魏臨川花府潛身第十九回 生員聚衆鬧轅門 巡撫都堂強斷婚
第二十回 馮旭受刑認死罪 百姓罷市留青天第二十一回 羅太守安撫百姓 孫知縣復任錢塘
第二十二回 馮子清錢塘起解 錢文山哭別舟中第二十三回 季坤奉主命差遣 花能黑夜裏放火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