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臺灣現代民歌三十年:遙遠的鄉愁   》 第81節:第五章 鄉愁(11)      公路 Gong Lu

  在至今發行的三十多張唱片中,角頭音樂推出過陳建年、董事長樂團、波賓樂團、恆春兮、夾子電動大樂隊、好客樂隊、廖士賢等多張唱片,歌手包福佬、客傢、原住民、琉球人等,音樂風格上則以民謠與搖滾(包地下樂團)為主。成立近十年,角頭音樂多次獲得入圍臺灣金麯奬及年度十大專輯的專業肯定,從另一角度顯現出臺灣主流之外的另類文化的發展空間。
  回憶剛成立的那個鼕天,角頭舉辦了一場名為"華山論BAND"獨立樂團演唱會。張四十三說:"我們搭了兩個舞臺,分為北角頭與南角頭,讓兩個樂團同時演出,感覺有點像是早期廟會前的戲班在拼戲。也許是上了癮,我們開始尋找臺灣縱貫綫那夢中的音樂角頭。從卑南山野的初春到北大武山的深秋,從都會邊緣的熙攘矮巷到被繁華遺忘的部落,從猶如鐵工廠般的錄音室到天地無界的大地。這些樂手,大都身處各地角落以角頭自居,我的意思是,他們都有很強烈的創作風格及視野。他們的音樂更如百花齊放,森羅萬象。" "1999年,我們陸陸續續把這些成果作一係列的出版,角頭唱片獨有的25cm×25cm包裝,把音樂專輯的創作動機,結合人物、風土和音樂,作多面嚮的延伸。專輯內文像一本人物特寫,記錄一個音樂人的音樂歷程、思想背景,佐以人文攝影,完整呈現一個創作者乃至整個創作團隊的故事。不僅是一張專輯唱片,它也是一本多角度的人文報道雜志。可以在唱片行買到它,當然也可以像收集雜志般地訂閱它,我們2-3個月會出版一張,直到我們做不下去。" 角頭音樂一直以本土文化為使命,完全放棄主流音樂的宣傳渠道,而是以鋪貨、收賬、盤點的方式在臺灣四十個角頭專櫃行銷。當前角頭每年以出版六張專輯為目標,在這樣的年産量裏,部分是角頭從策劃、錄音、混音、後製全部一手包辦的"自製片",例如陳建年、紀曉君的專輯;另一種合作模式,則是與樂手分工,直接采用他們錄好的母帶,角頭衹負責後續的設計、美編、發行、宣傳事宜,例如好客樂隊與濁水溪公社的新專輯,都屬這種合作模式。
  角頭另一特殊處,是不簽長期經紀約,而衹針對每次作品發行時和歌手簽單張合約。"訂長期合約,最後常變相地鉗製歌手的發展,再說我們也沒有能力長期照顧他們。"張四十三說,"合約內容與歌手版稅,一定白紙黑字清楚載明,不能因為是非主流,就讓人傢吃虧。"角頭與樂手基本是夥伴關係,即使主流唱片來挖,張四十三也覺得無妨,誠心祝願他們能有更好的發展。"很多人喜歡角頭替歌手巴奈出的專輯,卻不知道主流唱片公司曾簽了她六年,卻連一張專輯都不願意出。人的一生,能浪費幾個六年?"事實證明,不少曾被主流唱片挖角的獨立音樂人,最後還是選擇回到角頭,繼續他們的音樂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推薦序一 喚起民歌時代的心中夢想第2節:推薦序二 唱過一個時代第3節:推薦序三 民歌,啊!民歌!
第4節:推薦序四 回到少年中國的路第5節:推薦序五 島嶼的寬度第6節:跋 給孤獨的孩子們
第7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1)第8節:自序 永遠的未央歌(2)第9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1)
第10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2)第11節:前言 反省的年代(3)第12節:第一章 往事(1)
第13節:第一章 往事(2)第14節:第一章 往事(3)第15節:第一章 往事(4)
第16節:第一章 往事(5)第17節:第一章 往事(6)第18節:第一章 往事(7)
第19節:第一章 往事(8)第20節:第二章 盛開(1)第21節:第二章 盛開(2)
第22節:第二章 盛開(3)第23節:第二章 盛開(4)第24節:第二章 盛開(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