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新解:何新全新诠释古代经典   》 第69节      何新 He Xin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①。”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②。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③。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④。
  ①此章言兵法也。主,先举兵叫主。客,后应兵叫客。
  帛书《老子》甲本注:“按古代起兵伐人者谓之客,敌来御捍者谓之主。银雀山汉简有‘为人客则先人作’,及‘主人逆客于境’之语,故‘进寸’指客,‘退尺’指主,此句犹言吾不为客而为主,与上句义正相反。疑上句是用兵者之言,自此句以下是老子之方。一说:主,兵主,见《管子》之七法、兵法、地图等篇。帛书《十六经·顺道》:‘不广其众,不为兵邾(主),不为乱首,……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文子·道德》:‘作难结怨,为兵主,为乱首,……大人行之,国家灭亡。’即老氏‘不敢为主’之意。严遵注‘吾不敢为主’谓‘不为倡也’,注‘而为客’谓‘后民行也’,得其义。与此句不矛盾。”
  ②行(读航),行列,军阵。排好阵列却似没有阵列。
  攘臂,见38章注。攘无臂,扬臂出击,似若未扬。
  执无兵,持兵却似未持兵器。
  ③丧,傅本、范本、帛书《老子》甲乙本作“亡”。
  ④抗,王弼注:“抗,举也。”唐李荣注:“两边举兵,名曰抗兵;多少均齐,故云相若。”言两军实力相当,悲愤一方必胜。俞樾曰:按“哀”字无义,疑“襄”字之误。《史记》:“梁惠卒,襄王立,襄王卒,哀王立。”据《竹书纪年》无哀王,顾氏《日知录》谓“哀”“襄”字近,《史记》误分为二人。又按秦哀公、陈哀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皆作“襄公”,是二字之相混久矣。襄者之讹字。《周官·保氏职》郑注“襄尺”,《释文》:“襄音,本作。”是古“襄”、“”通用。上文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敢进寸而退尺”,即所谓让也。故曰:“抗兵相加,者胜矣。”因知“襄”为“哀”,故学者失其解耳。
  朱谦之按:俞说迂曲,且改字解《经》,而武内义雄从之。易顺鼎曰:“‘哀’即‘爱’,古字通。《诗序》:‘哀窈窕而不淫其色。’‘哀’亦当读为爱。‘抗兵相加,哀者胜’即上章‘慈,以战则胜也’。”蒋锡昌曰:“《说文》:‘哀,闵也。’闵者,即六十七章所谓‘慈’也。此言两方举兵相当,其结果必慈者胜。六十七章所谓‘慈,以战则胜’也。”二说义优。证之以31章“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哀礼处之”,皆古用兵精言,知“哀”字并不误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新版序序(1)序(2)序(3)序(4)序(5)序(6)序(7)序(8)序(9)序(10)序(11)
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第10节第11节第12节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