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81節:臘月京城有鮮花(2)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窮人們點綴陋室春色,另有一套極省錢甚至不花錢的辦法。喜看青蔥緑葉,則以清水泡盤兒麥子或蒜瓣兒,並用紅紙條攔腰一圍,自有催人奮發的勃勃生氣。想着鮮花,則種幾棵"死不了",碧緑的小碎葉,粉紅的小碎花,那濃濃的春意,一發便不可收拾。
  早在元朝,北京就有了花木業,歷明、清數百年,一直很興旺。有名的花鄉十八村,位於北京南郊豐臺一帶。這裏得天獨厚,酸性沙質土壤,溶肥滲水,適於花木生長,因此出現了很多花農。
  北京氣候,一年有四五個月溫度偏低,花農就創建了"花洞子",即現在的溫室。嚴鼕季節,室外天寒地凍,室內溫暖如春,照樣培育鮮花。衆多花農,各有所長,各有絶招,互相競爭,爭奇鬥豔,促進了品種培植和質量提高。趙傢樓村的牡丹,能控製在春節時開花,而這時的溫度一般在攝氏零下十五度上下。樊傢村呂傢專養黃月季,開花早,花形好,香味濃,技壓群芳。潘傢廟村龐傢,挖溝種植玉蘭三百六十株,上建高大玻璃棚,玉蘭長到三丈餘,直徑六七寸,為華北獨有;當時衹有廣東有這樣高大的玉蘭。寵傢玉蘭花開時,一挑插花五六十斤,每斤賣銀洋六元。
  花鄉十八村花木業的興盛,與北京是幾百年的國都有着直接關係。首先,皇宮中需要大量名花異草。慈禧太後喜愛佛手,大太監李蓮英常親到以培植佛手著名的馬傢樓村盧傢選購,有時一次買幾十斤,一斤價白銀五兩。
  皇親國戚、達官顯宦、富商大賈聚集京都,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喜慶壽宴、送禮行賄,都不惜重金購買名貴花卉。過春節,不僅要買單株的梅花盆景,還要買鬆、竹、梅同植於一盆的"歲寒三友",玉蘭、迎春、牡丹合植於一盆的"玉堂春富貴";過中秋節,要買桂花;婚嫁要買石榴,取"榴開百子"、人丁興旺之意;辦喪事者,要買用鬆柏枝和白色花朵紮成的"鬆鶴"、"鬆鹿"之類,後來則改為花圈。
  清末民初,清朝的遺老遺少,賞花之興不減當年,雄厚傢底足夠開支。北洋政府的官僚、軍閥,附庸風雅,購買名花,亦不惜重金。在北京居住的外國人增多,花農適應其愛好,培植鬱金香、石竹等外國花草,或紮成花籃、花束,賣給花廠子,供外國人選購、崇文門因地處東交民巷附近,這種洋花廠子有六七傢之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