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红色后代的苏联印记 》
“什么叫吃饱?”
赵嘉麟 Zhao Jialin
葛万青 Ge Moqing
就在毛岸英这封信发出后不久,5月15日,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需要,并考虑到国际形势和国际工人运动所发生的变化,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这份标志着共产国际宣告自身历史使命结束的文件于22日在《真理报》上刊登。
共产国际解散后,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日常生活保障由苏联红十字会负责。以前由于有来自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因此儿童院的情况还能勉强维持,但现在则是完全陷入了困境。
同苏联居民一样,儿童院也实施了食品定量的制度:学前班的孩子们由于年龄太小,因此院方尽量照顾到,而大班和学龄班孩子的食物定量为每天500克面包——这已经是对于儿童院孩子的优惠了,一般的苏联孩子的定额为每天300克面包。
个别体质差的学员由于营养不良,患上了淋巴结核、沙眼、浮肿等疾病。学龄班的中国女孩——10岁的张兰就患了颈部淋巴结核。为了治病,班主任谢柳金娜陪她到市医院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理疗。时间一长,淋巴结逐渐由硬变软。一次洗澡时,淋巴结被碰破了,血一下子流了出来。但张兰没有告诉别人,自己用水简单地冲洗了一下。过了一段时间,血不流了,伤口自行愈合,只是脖子上留了一块无法消除的疤痕。
同时,张兰的双腿出现浮肿。让她最难受的是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起床时,腿一着地便感到钻心般的疼痛;而睡觉前要脱掉长筒袜。由于浮肿的地方开始渗出脓血,把袜子粘到了腿上,所以每次脱袜子时就像剥皮一样痛。儿童院的医生达维多娃检查后,给她开了增加营养的食谱:每天早餐增加一小块黄油——这已经算是很大的照顾了。
每当红十字会偶尔来送水果的时候,厨房里立刻会有孩子们排上长队。因为他们心疼果皮被扔到垃圾桶里,一定要把它们及时截住,拿来充饥。
吃饭的时候,孩子们总是用舌头将碟子上沾的汤汁舔得干干净净。男孩子们经常喊吃不饱,总是去排队要求加餐。但多数情况下,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一位德语老师在吃饭时还说:“什么叫吃饱?就是当你还有一口面包吃的时候,这就叫吃饱。”
而心细的女孩子把自己剩下的一口饭,像抹着大蒜的面包皮之类的东西,偷偷留下来带出食堂,想等到饿劲上来后救急。但多数情况下在走廊里就被男孩抢劫一空了。
到后来,个别淘气的男孩越来越过分,竟然在吃饭的时候钻到女生饭桌底下,然后就敲敲女同学的腿,让她们把面包皮递下来。多数女生由于胆小,害怕淘气的男孩会打她们,所以只得乖乖照办。
一天,学前班的于彬正和同伴们一起吃午餐,就觉得自己的小腿被抓了一下。
于彬心想:该不是那些喜欢欺负女孩们的小强盗吧。她不动声色地掀开桌布一角一看:嘿,一个金色头发的小男孩正朝她挤眉弄眼,还挥着拳头,意思是“快把吃的给我,否则我就要你好看!”
于彬当时火“腾”地一下上来了,但她并没有报告老师,而是打算自己教训一下这个“淘气包”。就当小男孩再次敲她腿的时候,于彬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脚用力一踢。
就听“嗷”的一声,蹲在桌子底下的小男孩一下子窜了出来,一只手捂着屁股,
表情痛苦不堪。由于自己理亏,他也没有向老师报告,自己一瘸一拐地走出了食堂。
看到“捣蛋鬼”这副狼狈的样子,于彬和其他女孩顿时“哈哈哈”地笑出了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刘少奇挥别子女(1) | 刘少奇挥别子女(2) | 蒋介石派来了大飞机(1) | 蒋介石派来了大飞机(2) | 与周恩来夫妇同行(1) | 与周恩来夫妇同行(2) | 迪化巧遇小伙伴(1) | 迪化巧遇小伙伴(2) | 任弼时“赔不是” | 贺子珍的遭遇(1) | 贺子珍的遭遇(2) | 毛氏兄弟(1) | 毛氏兄弟(2) | “沉睡”的列宁(1) | “沉睡”的列宁(2) | 革命后代的“避难所”(1) | 革命后代的“避难所”(2) | 革命后代齐聚一堂(1) | 革命后代齐聚一堂(2) | 天堂般的生活(1) | 天堂般的生活(2) | 难学的俄语 | 毛岸英的疑惑 | 邓颖超“打前站”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